也就是说,需要时间去检验这个设备是否达到使用寿命标准。没有达到标准的部件,就意味着大量人力物力不必要的浪费。
军队的钱也不是凭空来的,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军队能负担得起三天两头的用大型机器检查装备,甚至更换装备配件,这样的话不需要打仗,仅仅是后勤补给就能让一个国家的财政破产。前苏联就是一个比较接近的例子。
虽然苏联的解体是因为大量的资金用于军事,人民生活水平无法得到保障,再加上北约的所谓“皿煮”宣传攻势,综合产生的结果。但是经济上的因素与苏联在军事装备上的研发思想有着不小的关系。
苏联的装备给人们的感觉是皮糙肉厚,易于大规模生产,但这不代表这些装备的使用寿命会很长很长。
越是耗资巨大的装备越是如此,战斗机引擎就是之一。
美军对引擎的使用寿命要求是3000小时,而苏联人的规定则是300小时,甚至是100小时。因为他们研究发现,一台引擎在战场上的生存时间根本撑不过300小时,所以在设计引擎时,苏联设计师降低了制造引擎材料的要求以及减少了一些检修、维护方面的设计。这样的结果就是,他们设计出了完全“苏联风格”的引擎。
推重比出色,因为减少了维修方面的设计,降低了重量,推重比自然就高;易于大规模制造,因为材料要求低、减少维修等方面设计后减少了引擎复杂程度,制造起来一个月上百台不是梦想。
这些设计,在战时是极好的,可是这是冷战……几十年的时间双方根本就没有打起来。
当人类有了核武器后,更加的害怕战争,尤其是两个都有核武器的国家。
那么这时,苏联人设计的弊端就开始凸显出来。
材料要求低,导致引擎故障率居高不下;没有预留检修、维护设计,导致坏了的引擎要么返厂大修,要么换个新的,而按照战斗民族的性格,肯定是选择了后者。就这样,几百万美元就给花出去了。
这仅仅只是一台引擎,冷战时期,苏联有超过一万架作战飞机,若要保持最低70的完好出勤率,就意味着苏联一年要将十几亿美元砸在生产引擎上。这对于经济本身就不是很好的苏联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特别是在八十年代中后期,陷入阿富汗泥潭的苏联军费开支呈指数增长,又要兼顾国内装备的正常使用,财政完全无法负担,最终引发了国内被掩盖的各项矛盾,走向了解体。
正是吸取了苏联的教训,一直跟着苏联老大哥走弯路的,在八十年代后期开始,将各项装备的使用寿命问题当做装备采购考核之一。不过这就意味着,有了新的材料新的设计,这些无疑,都是需要大量的实验数据和时间来检验的。
战机上一个最普通的蒙板都需要千次的试验,就更别说战机的主骨架了。并且往往试验的时间都非常的长,有的测试短则数千小时,长则数万小时,而一年只有8700多小时。测试时还必须走走停停,以调整被测试部件的状态,甚至有过测试上万小时再从新来过的案例。而且这些测试,大多都是军队在勒紧裤腰带渡过“困难”时期的时候进行的。这个时候想要同时测试都做不到,只能一个一个来,因为军队没钱,军工也没钱。
这一时期,除了战略级别的装备研究没有落下外,其他的研究都是能慢就慢。
像现在这样,马上就为一架战机做应力性测试,在那个时期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仪器,全国就只有不到十台,必须先将战机运到某个能做测试的基地之后才可以检测。
不得不说,现在真的是一个好时代。
泡沫水有着良好的导电性,会影响仪器的检测,岳鲁带着队员用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才将战机清洗干净并完全烘干。
蒙板缝隙中和机体内的一点点水渍都有可能会影响到测试的结果,所以他们完全不敢大意,整架战机从头到脚被烘干机吹了一遍。在确定了没有问题后,岳鲁等人才开始真正的检测。
战机被检测,战机驾驶员同样也在被检测。
孙韶峰忍受着全身传来的酸痛感,被这些白大褂们从一个房间推到另一个房间,病床每一次的减速和加速,都让他感觉后悔来到这个世界上。现在孙韶峰的肌肉神经极其的敏感,任何一点小小的移动都能将疼痛传递到他的大脑。
不过孙韶峰还是硬气,从头到尾都没有吭一声,也许,是因为他吭不出来吧。
虽说做了很多检查,但是时间并没有用去多少,也就是十分钟左右的样子。
战场上一切都在要求速度,也要求着军医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做最多的事情,时间就是生命。例如这里的核磁共振仪和ct就被整合到同一台设备上,两种检查一起做,时间节省的不仅仅是一半。
于是就看到,这一边的屏幕里是一副人体全身骨骼图像,另一边则是全身器官图像,孙韶峰整个人在一张床上就被完完全全的看透了。
也正是因为这样,在做完一系列检查后,孙韶峰进入减压室的时间刚刚好。如果再不进入减压室,这货真的会有爆血管的可能。
透过窗户
喜欢海洋战略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