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来自农村的人

首页 >> 玄幻小说 >> 我是一个来自农村的人(章节目录)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iuu123.com/46850/

历史由来 十(1/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1/2)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历史由来(十)

没有办法,在那个年代只要能生存,什么事都会去做,上娃子父子每天这样背着沉重的煤,走在狭小的路时,虽然每走的一步都是那么的艰难,但是想到自己的婆娘和俩儿子时,他就觉得很满足,每一次背到城里的煤都能卖到一个大洋。

相信在那个时候的人对袁大头都不会很陌生吧!

俗话所说的“袁大头”,指的是民国三年(1914年)开始铸造的有袁世凯头像的银元。这种银元在抗战前曾广泛流通,此后也长期存在,是近代中国币制变革中的一个重要角色。

“全国骚然,危亡立见”——币制改革势在必行

袁世凯继任大总统后,继续谋求币制改革。1912年秋,政府在财政部下设币制委员会为筹议币制机关,还聘请了正在访华的荷兰货币金融学博士卫斯林为名誉顾问。曾被清政府度支部聘为顾问的卫斯林向币制委员会提出了《中国币制改革刍议》,主张在采用金汇兑本位制之前,应暂时并用金汇兑本位和银本位两种制度。1913年春,币制委员会设专任委员,详细讨论币制改革方案,在金、银、金银并用三种意见中争论不休。最后,币制委员会拿出的报告书中,还是将金汇兑本位制列为首选,而弊多利少的银本位制则被弃置一旁。

1913年秋,币制委员会撤销,币制改革问题移交国务院会议继续讨论。时任国务总理兼财政总长的熊希龄对币制改革十分热心,他认为采用金本位乃世界大势所趋,中国也必须以此为最终目标,但是又认为目前不易办到,应根据国内习惯,先用银本位来统一货币,等将来商业发达之后再改行金本位制。按照熊希龄的解释,虽然银本位不好,但“恶本位胜于无本位”,实行银本位制是推行金本位的必然前提。在他的推动下,袁世凯政府最后于1914年2月公布了《国币条例》及实施细则,规定国币以一元银币为主币,总重七钱二分,成色九零,即含库平纯银六钱四分八厘,其成色与法定成色之公差不得超过千分之三。国民可以将生银交托政府代铸一元银币,每枚收铸费库平六厘。

为了能实行国币条例,袁世凯政府又于1914年3月8日设立币制局,任梁启超为总裁。梁启超在旅居日本时就认识到整理货币、流通金融为中国救亡图强之第一义,把币制改革看得相当重要,当时刚从司法总长位上辞职的他对袁世凯政府仍抱有幻想,所以欣然接受了币制局总裁一职,希望在币制改革上有所建树。梁启超于3月10日开局就职,以满腔热情撰写和起草了一大批改革币制金融的条例、办法和文章。在币制改革的观点上,梁启超与熊希龄意见一致,即先用银本位作为过渡,整理并统一国内货币。

整理货币的关键是经费问题。当时袁世凯政府正以币制改革为名向四国银行谋求“币制借款”,但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各国忙于战事,无心理睬,币制改革前途暗淡。此时梁启超仍充满信心,认为大款无望,小款也可。他准备一边铸造新国币,一边以此为准备发行兑换券,而发行兑换券只需有一半或三分之一的准备即可,两年内约可铸造主币4亿元,辅币6亿元,再发行兑换券8亿元,到1916年末全国通用货币可达14亿元,新币制基础即可大定。他向袁世凯提出,只要有500万镑,够六个月运用,随借随还,两年内即可将国内硬币和纸币整理完毕,而且还可以有数亿元的铸币余利与保证准备发行的兑换券,以应国家需要。然而这有着美好前景的建议却并未打动袁世凯,梁启超屡谏不听,心灰意冷之下自劾而去,币制局也旋于1915年2月被撤。财政部在接收币制局之后,重新设立币制委员会,继续讨论有关币制的重要问题。

废“龙”驱“鹰”——“袁大头”一统币市

在此期间,新币铸造计划并未停止。财政部准备按照《国币条例》,令tj造币总厂及南京、武昌等造币厂开铸国币一元银币,但是负责发行的中国银行、交通银行认为新币与旧币成色不同,价格自难统一,推行不易。按规律,新币成色若高于旧币,反易被旧币驱逐,清末发行的大清银币就因此被大量熔毁。当初制订《国币条例》时,以为可以获得币制借款,能够迅速回收旧币,改铸新币,所以规定新币价值较高,现在既然借款无望,也只能加以变通。于是财政部议决改从原北洋造银元标准,成色八九,公差仍为千分之三。这一改动虽与《国币条例》不符,但它使新币可以分期、分区陆续推行,是新币发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与此同时,新币式样亦经大总统袁世凯核准,新银币一面摹镌大总统袁世凯侧面肖像和造币年份,另一面雕印嘉禾花纹,中间刊有一圆、中圆、二十分、五分等字样。1914年12月24日,tj造币总厂首先开铸新银主币,接着南京、武昌等造币厂也开始铸造,1915年1月新币开始发行。新银元因有袁世凯头像,一般称为“袁像币”,又有“袁大头”、“袁头”、“大头”、“袁像”等俗称,且各地俗称不同,在西安称之为“大头洋”,在成都、cq称之为“人头洋”,万县俗称“老壳”,长沙俗称“光洋”。虽然“袁大头”银元上标有铸造年份,但并没有每年启用新钢模铸造。后来tj造币总厂按规定赶制注有“中华民国八年造”字样的祖模,因受一战影响钢料缺乏,一再辗转迁延,等到祖模设计

喜欢我是一个来自农村的人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状态提示:历史由来 十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1/2)
返回顶部
站内强推 天启风云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鉴宝大师 传承基地 欢想世界 巨星从创造营开始 永恒圣王 乡村小傻子 重生初中校园:超级女学生 仙路争锋
经典收藏 雪鹰领主 大主宰 天火大道 巫神纪 全能游戏设计师 天域苍穹 星星之火,可以撩你 斗罗之我是素云涛 斗罗之无敌宗主 明末传奇之钢铁脊梁
最近更新 梦界创生 快穿之永世相随 君少心头宝,夫人哪里跑 蓝色风雨恋 北里志 剑绝九天 桃花源 都市狂少 长纤劫 女配一路碾压
我是一个来自农村的人 曌芯 - 我是一个来自农村的人 全文阅读 - 我是一个来自农村的人 txt下载 - 我是一个来自农村的人 最新章节" - 好看的玄幻小说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