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的军情及讯息,如雪片般飘来。
汉中的争夺战,唐军在优势的军力及李靖的卓越指挥下,可说是连战皆捷,已取得压倒性的胜利;而魏军仅能依赖张、乐进及曹洪三名经验老到的将领奋勇抵抗,将主力部队全都集中在上庸、新城一带,试图负隅顽抗,确保一席之地,等待许昌的援军。
由李靖率领的唐军主力部队以雷霆万钧之势,从西北方迫至,而长孙无忌的大军则从东面逼近,使得魏军面临到双面作战的困境;当曹魏诸将得知唐军从东西两方面夹击,清楚形势不如人後,唯有善加利用险峻的地势坚守城池,犹能暂时与唐军形成对峙之局。
在战略上而言,张诸将采取以守代攻的策略绝对正确,不管唐军实力有多么强大,魏军要守三、五个月应该不难;只可惜,由於消息不灵通之故,他们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而不自知,那就是不知道合肥正遭受到南宋的猛烈攻击,且洛阳也受到唐军李绩的威胁;换句话说,许昌已自顾不暇,焉能援救汉中的孤军。
消化完所有情报後,诸葛亮淡然问道:「汉升,对岸状况如何?」
黄忠欣然答道:「可能南宋带给东吴的威胁实在太大了,对岸的吴军已全部移防到前线,成为一处不设防的区域。」
诸葛亮有感而发地道:「显然皖口战况吃紧,东吴只好迫不得已地调动所有军队固守柴桑、豫章的最後一道防线,终於有背水一战的体认。」
接著沉声叹道:「唉!希望公瑾可以沉得住气。」
闻弦歌之雅意,黄忠忙道:「张将军的两万大军,已从江陵出发,预定明天会到;另外,襄阳的一万人马在关将军带领下,应该快到了;再加上江夏的守军约两万人,我们可以支援东吴的总人数约在五万人左右。」
据柴桑传来的消息显示,东吴可以集中的军马当在十万人以上,其中水师约占半数;也就是说,蜀汉与东吴双方可上战场的兵力顶多十五万之谱,要守住柴桑、豫章这道防线应该不难,却无力反击南宋。
诸葛亮随口问道:「南宋的兵力如何?」
黄忠略为犹豫地道:「末将不太清楚!倒是南宋兵力的多寡传闻纷纷,最高达百万之众,最少的也有三十万,只是难以证实吧!」
诸葛亮追问道:「汉升,你个人以为呢?」
黄忠坦然答道:「末将认为宋军人数应该不会太多,顶多不超过三十万。」
对於黄忠的臆测,诸葛亮狻感兴趣,洒然问道:「何以见得!」
黄忠神情自若地分析道:「若情报正确的话,南宋可以同时兵分两路,一路进击皖口,一路兵临合肥,且都取得相对的优势,应该不只是单靠人数取胜而已,主要是依赖主帅的领导及谋略的运用;另外,听说岳飞旗下的岳家军是擅长以寡击众、以少胜多的无敌劲旅,所以其部队应是重质不重量,贵精不在多才对!」
听完黄忠的分析後,诸葛亮语气肯定地道:「很好!汉升的分析相当精辟,本人深有同感;不过,之前我们曾听云长说及,南宋统帅岳飞是凌公子推崇倍致的名将,其英勇事迹可以流传千古当非偶然;所以,个人认为南宋攻打皖口的兵力应该不会高於二十万人。」
话虽然这么说,唯诸葛亮心中想著,希望前去皖口察探军情的赵云能够平安地归来,以解开南宋岳家军的神秘面纱。
蓦地,门外足音响起,军士传呼道:「关将军到了!」
诸葛亮与黄忠两人闻言相视而笑,觉得来的正是时候。
位於蜀汉与东吴两国交会的江夏郡,在三国时期是兵家必争之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而在唐朝与南宋两个朝代,江夏偏处南方,重要性则远不如襄阳。
关羽从襄阳南下江夏,除了带领万名精锐战士外,同时,并有以李淳风为首的唐朝特使团同行。
当诸葛亮与黄忠两人知道有唐朝专使来访时,咸认为意义非凡。
议事厅内,纵非冠盖云集,亦不遑多让。
经过庞统的介绍後,诸葛亮对唐朝特使李淳风格外留意,心中直觉後者修为不俗,应该是个胸怀韬略、腹藏机谋的高人;当然也没有遗漏掉程知节,觉得此人外表看似不起眼,狻有乡野莽夫的味道,但可以荣任专使身份,绝非泛泛之辈,因此不能等闲视之。
从长安出发开始,李淳风一路上就想像著自己心中崇拜偶像诸葛亮的神韵,终於在江夏城如愿以偿;当他能够亲眼目睹羽扇纶巾、身披鹤氅的诸葛亮时,前者心中的兴奋,实非任何言语可以形容一二。
诸葛亮邀请贵客入席,诚挚地道:「两位大人远道而来,孔明未能亲到襄阳恭迎大驾,深感歉意!」
李淳风神情愉悦地回应道:「丞相言重了!由於时间急迫,我方未能事前知会贵国,请下原谅在下不请自来!」
相互寒暄後,关羽首先将襄阳城附近的局势详尽说明,再接著表明唐朝专使拜访的目的,让诸葛亮有心理准备。
诸葛亮点头表示满意关羽的报告,接著大有深意地问道:「李大人,下对目前的局势看法如何?」
李淳风先与程知节交换意见後,率然答道:「天下纷乱伊始,晚辈犹未能掌握到最新状况,如有说错,尚请各位见谅!」
看到与会诸人点头示意後,李淳风坦然续道:「当今天下大势,除了贵国境内平静如常、领域完整,算是得天独厚外,不管是汉中、中原,还
喜欢时空错乱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