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刘启生日当天还是请所有太子相关人士吃了顿饭。
终于熬到宴席结束,迫不及待的太子殿下送走了爹娘祖母弟弟等一众人,准备搂着爱妃去歇息。
这时候就见晁错急匆匆赶过来,对刘启行礼道:“殿下,臣近日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一条计策,特意完善之后才敢在今天拿来见殿下。”
刘启沉默了三秒,展现出了难得的自制力。他挥了挥还没来得及换下的宽大袍服袖子,对晁错道:“随我来书房吧。”
王致在一旁暗暗看着,抢先一步带人跑回书房里间,备好茶水糕点点上灯,摆好靠枕准备偷听。
她已经在她启哥脸上看到了类似于“再没有实质性建议我就戳死你”的表情。当然刘启对外展露的还是端庄温文的面无表情。而晁错同志一脸激动,亦步亦趋跟在他后面。
这次他提出的是“徙民实边”之策,也就是鼓励人口向边境迁徙定居,平时发展生产,遇到匈奴攻打来就形成抵御匈奴的力量。
这政策秦时就有,但秦二代而亡,也没看出其实际效果,反而因戍边政策激起了陈胜吴广之乱,直接引发了秦朝的覆亡。
刘启听他陈述完政策却没有马上答话,眼中浮现几分兴味:“晁令又凭什么认为这政策可行呢?”
晁错这回倒学会了察言观色,他跟在刘启身边也有多年,如今看刘启这神色知道他是比较满意,连忙细细解说起来:“禀殿下,古有大禹治水,可见堵不如疏。以臣之见,秦策有两点不足,其一是秦时一味追求向外扩张,没有扎实发展戍边之地的生产与建设;其二秦时戍边之人多为有罪之人,戍边往往被视为惩罚。而边境苦寒,条件艰苦,这些人又往往有去无回,自然去的是心不甘情不愿,往往激起戍边人暴动,更谈何发展生产。”
刘启点点头:“那晁令所献之策又有何改进?”
晁错对答道:“不过改为以利诱之罢了。徙边之民可以买爵位,光耀门楣;政策上再给予边境民众税收和财政补贴,鼓励他们发展生产;凡是迁去之人都可以获得土地;戴罪之人若愿意前去戍边便可免去罪责……”
晁错越说越是兴奋,最后堪堪打住道:“当然这还只是臣初步的想法,未必成行。”
刘启却不在意,循循诱之,和晁错主臣二人讨论得越发深入而细致。
王致躲在里面悄悄听,第一次惊觉她家启哥年龄不大但实在厉害。这一场对论虽然主要是晁错在说,但细细听来其实一直是她启哥在做主导,越到后面,晁错其实是跟着刘启的思路走了,但听起来那些对策又都是晁错提出的。
晁错同志灵感连连,彷佛再次发现了自身潜能,整晚滔滔不绝,脸都微微涨红,德发进来倒了四五次水,他都浑然不觉般一饮而尽。
刘启要的只是自己想要的结果,他发挥身边人最大的价值,却永远不和他们抢功劳。
因为他是储君,未来的一国之君。每一件事都是他的臣下做的,每一项功劳都是他的臣下立的,而建下的开明盛世,汗青史书之上,每一项功绩也都是他的。
王致拥着被子,恍然惊觉。突然想起刘启第一次对他表明身份时说的那句话。
他说:“致儿,你记住,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朝堂内外,皆为臣属。”
心下突地涌上一股酸涩又自豪的情感。她下了床,扒在门边悄悄往外看,年轻的储君跪坐了将近一整夜,身姿依旧挺拔如松,偶尔开口,淡定自如地评析着晁错的策论。
仿佛是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意识到,她嫁的这个人,注定不凡。
直到天泛起鱼肚白,晁错才兴奋地告辞离去。
刘启站起来,整整衣襟,如往常般向内室走去,就见王致闭着眼靠在软垫上歇息,但明显没有睡着,听见他进来的声音就缓缓睁开了眼睛。
琉璃般的黑眼珠雾煞煞的,脉脉瞧着他,还有几分不甚清醒。
刘启却精神,和臣下聚精会神谈论了整夜也没见疲惫,弯下腰轻轻亲亲她鼻尖,沉声问:“今天怎么没睡?”
王致晃晃脑袋,站起身来给他脱了外衣,没答话,搂着他腰往床上拉,迷迷糊糊道:“你还能再睡一会儿,赶紧睡吧。”
“恩。”刘启也没再问,顺势倒下,习惯性地把人搂在怀里,身边人的身子被被子捂了一晚上,暖暖软软的,也不嫌弃他坐在外面吹夜风,身上带着量意,乖乖贴着他不动。脸蹭着他的颈窝,熨帖又熟悉。他绷了一晚上的脸终于放松下来,唇角向上,隐隐溢出一个快慰的弧度。
王致嘟囔了一下,在刘启脖子处蹭蹭脑袋,觉得一晚上迷迷糊糊就是不安分睡不着的心终于踏实了。也不嫌弃床小拥挤,很快进入梦乡。
————————
几日后,晁错接连上了以鼓励边境移民发展生产来积极抵御匈奴为中心思想的《守边劝农疏》和《募民实塞疏》,具体陈述了其守边劝农之策和募民实塞之法,得到文帝嘉奖和部分采纳。
而随着新年将近,宫中也热热闹闹地布置起来,同时也昭示着另一件事——各地藩王诸侯也要到长安朝见了。
这日王致正在宫中宅着,就见杏花匆匆过来,悄声向她禀报道:“娘娘,奴婢方才从德发那里知道的消息,说是殿下被皇后叫了去,皇后说殿下大婚已有数月,如今宫中依然空虚,要选两个侍女给殿下。”
王致还没反应过来,心说封建
喜欢景后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