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宗听了很高兴,立即起驾返回长安。但他并未免除所过地方租税,而且也造成了农收被影响,张九龄后来又对此事进行进谏。
唐玄宗由此愈恶张九龄,而亲近李林甫。
后来,玄宗听说边将牛仙客领朔方节度使有政绩,欲加“实封”。张九龄不赞成,对李林甫说:“应该封赏立大功的名臣名将,在边将中稍优秀些,难道就要考虑加封吗?我要与公一起去跟皇帝争一争。”约李林甫一起去。
李林甫当面表示同意,但张九龄在皇上面前,力争时只是傻笑,不置一词。私下里又将张九龄廷争的话偷偷告诉牛仙客。牛仙客受他的煽动,面见皇上,哭求辞官。
玄宗又欲擢仙客为相。张九龄认为仙客“目不知书”,不能当宰相。
李林甫退而奏言玄宗说:“但有才识,何必辞学,天子用人,何有不可?”又奏“仙客宰相才也”,“九龄文吏,拘古义,失大体”。
玄宗耳软,赞赏李林甫识大局,顾大体,日益疏远张九龄。
随后发生的一件事,使李林甫刁难二相的阴谋得逞。
户部侍郎萧灵,原由李林甫引荐。此人不学无术,竟对中书侍郎严挺之读“伏腊”为“伏猎”。严挺之又问一遍,萧灵还是读“腊”为“猎”。严挺之深为遗憾,堂堂侍郎官居然不认“腊”字。严在闲谈中,讲给了张九龄听,萧灵被张九龄贬了官。李林甫知道后,暗自怨恨严挺之。
而严挺之一贯鄙薄李林甫。“非公事,不私选其门”。就此把柄,林甫寻衅诬奏严捷之徇私。挺之获罪,张九龄出面为之辩解。
玄宗早疏远了九龄,因而怀疑九龄拉帮结伙,罢了他与裴耀卿二人的左右丞相之职,专听信李林甫。
张九龄,裴耀卿二人,被称为唐玄宗时期的二贤相。李林甫虽同为宰相,但他才能不及人,不是设法提高自己的能力,赶超他们,而要把他们拉低跟自己一般平或更低,实在不行就加以人身攻击,毁灭才能的载体,这是中国数千年来奸佞小人惯用的伎俩。
但李林甫登相位不久,由于张九龄“以才鉴见推”,在文学上为皇上所依重,林甫虽恨他,仍由意事之,不敢违逆。侍中裴耀卿与九龄善,林甫恨乌及屋,连裴侍中也倍加痛恨。心里这样想这样恨,但表面上你看不出来,他善于伪装和忍耐,夹着尾巴,玩弄善身之术:“媚事左右,迎合上意,以固其宠”。
当时,玄宗在位已久,渐肆奢欲,怠于政事。每逢议事,张、裴二相常与皇上力争,朝政矛盾日益暴露。
在张、裴二相敢于面折廷争的情况下,李林甫则唯唯诺诺,巧顺帝意。为了掌握皇帝的动静与想法,他设法打通皇帝左右人的关节,一奴一妾都成了他的耳目。
“每奏请,必先饷遣左右”,包括皇帝的饔夫御婢皆所款厚,中官妃家,皆厚结托。这样,皇帝的举止言行,“皆预知之,故出言进奏,动必称旨”,讨得玄宗欢心。
二贤相被罢免后,朝堂上已经是李林甫一人独大。内宦高力士早已经被李林甫收买,皇帝的一举一动皆在其眼中。他此时在大唐已经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利达到了为官的巅峰。
而凌雪阁背后掌控之人,正是大内总管高力士,而现在高力士被李林甫所收买,凌雪阁也实际上成了为这位奸相服务的工具。
而至于曹雪寒为何会在凌雪阁现身,原因也很简单,七岁那年,也就是六年前被张良娣手下的死士带出皇宫之后,便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了,玄宗因此震怒,通令全国,凡寻得曹雪寒下落者,赏金万两、官升sān_jí。可最终,不过是找到了那两名死士的尸体,仅此而已。不过玄宗并未撤销巡查之令,仍命各州县全力寻访,不得有误。就连高力士和李林甫,也是严令手下全力查访,务必找到曹雪寒。
而曹雪寒却用变身术,躲过了追查不说,更借凌雪阁搜寻孤儿,训练杀手之机,混入了凌雪阁中。目的,就是为了日后在凌雪阁中现身,而后,制造李林甫勾结后妃,谋害皇嗣的罪名,一举铲除神策,以解天策后顾之忧。并造成天策救出皇嗣,功在社稷的结果,创造天策,够得到玄宗多一份信任的契机。
说起天策府与神策军,也是颇多纠结。由于两支军队的使命各自不同,而且受到高层的影响,很有些宿敌的味道。
天策府是唐太宗李世民建立的。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李世民以右领军大都督的身份,带领大军攻下洛阳,击败王世充、窦建德联军。李世民因战功显赫而名声大振,唐高祖命他掌握东部平原文、武两方面的大权,封李世民为天策上将,并且允许他在洛阳开府——天策府。雄心勃勃的李世民立即组成了一个大约五十人的随从集团,这便是天策的由来。
天策人数并不算多,但个个都是精兵。其宗旨是:“苟利国家,不求富贵”。他们身着厚甲重铠,是大唐帝国的最后一道防线。所有天策士兵都以自身身份为荣,能加入的也大多是功臣之后,对大唐皇室忠心耿耿,凡事皆以国家利益为重。
武则天时期,女帝由于惧怕忠于皇室的力量,对天策大加打压,天策府逐渐变成了半江湖,半官府的存在。一直到玄宗继位这样的情况才改善过来,但半江湖的性质依然保留了下来。虽然加入江湖多年,但是天策内部还保持早期的军队编制
喜欢无限之傲血纵横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