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穷小子没有资格和能力读书,有钱人家把自己的孩子送到私塾读书。官宦或者大户们,请先生回来给自己家的孩子当老师,这叫“西席”。朝廷公办的学校叫书院,优秀的学生可以直接推荐到国子监读书。国子监更是国家最高学府,不但培养出国家近三成的未来官员,而且是一些功勋后人学本事的地方。国子监有权利直接委派中下级官员,当然要通过吏部或者皇帝的直接任命才可以。皇家有自己的学堂,提供给皇亲国戚和皇子们学习,讲课的老师都是现任的官员。为了专门培养太子,太子只要一过五岁,就要单独请老师给太子授课。皇帝会为太子选一个名义上的老师,这个先生可能并不直接管教太子,但是他是太子最大的一个先生。当太子给先生行了学生礼后,这个官员就是太子终生的老师,有权利代皇帝管教这个太子。这个先生特别重要,皇帝会任命他为“太子太傅”,有权利斥责太子,请家法代皇帝管教不听话的太子。等太子长大后成为皇帝了,这个“太子太傅”就会自然地升为太傅,继续约束小皇帝的行为。所以这个第一先生很重要,也是一个莫大的荣耀。除了这个第一先生之外,每一个太子还有数个先生,分门别类地教授太子各种学科知识。
想当年隆庆皇帝还是裕王的时候,他的第一先生就是徐阶,主要的先生就是高拱。当他确定为下一任的皇帝后,徐阶和高拱的地位也就水涨船高。当时因为严嵩没有倒台,太子太傅依然是严嵩,所以徐阶被直接任命为“太子少傅”,出任内阁次辅,高拱也进入了内阁。隆庆皇帝登基后徐阶正式成为内阁首辅,高拱成为内阁三辅,可见当皇帝的老师是很有前途的事情。
按照原来的安排,隆庆皇帝安排张居正当儿子朱翊钧的第一先生,谭论是第二先生。只要皇太子朱翊钧正式入学,张居正加一个“太子太师”头衔,谭论加一个“太子太傅”头衔,两个人一起教授朱翊钧。等朱翊钧再大一些后,由张居正和谭论共同举荐新的先生,加大朱翊钧的教育力量。没想到因为政见的关系,徐阶联手张居正,把高拱和谭论挤出了京城。隆庆皇帝只好只任命张居正为“太子太师”,单独主持朱翊钧的教育工作。反正朱翊钧还小,等过几年后张居正再推荐其他人一起教育朱翊钧也好。后来谭论和高拱杀回了京城,隆庆皇帝应该任命谭论出任朱翊钧的“太子太傅”才对,没想到隆庆皇帝没有提及。谭论这个第二先生不安排,秦泰的临时先生当然更加不能提及了。
;
喜欢谜案追凶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