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江东乱局初现
其实严正太过小心,孙权早就得知严正派兵南下占领二郡的消息,可江东乱局,自顾不暇,哪有精力去招呼,所以,就算是得到消息,孙权也没有派一兵一卒南下,只是在临海郡囤驻了六千精兵,防止严正继续东向。
就象周瑜一样,孙权选择了急速扩充自己掌控的军力。
可这对于江东五郡来说,是不可承受之重。
孙权名下的五郡,刚刚被周瑜征召了万人,现在周瑜在秣陵征兵,而孙权在会稽征兵,劳动人口急剧下降,引起豪门与百姓的怨言。
孙权无奈之下,只好听从诸葛瑾等人的建议,向江东招延俊秀,聘求名士。
还真别说,这一招虽然老土,有时还真管用。
招贤令发出短短十余日,数十个各地闻讯而来的士人前来应征。
而其中就有一个年轻人,入了孙权法眼。
此人姓陆名逊,字伯言,吴郡吴县人,是年,年仅二十一岁。
其实陆逊与孙家有仇,家族之仇。
当年孙策投靠袁术之时,袁术向庐江太守陆康索取粮食,被陆康拒绝。
袁术一怒之下,令孙策率军攻庐江。
月余,庐江城破,陆康也因此而抑郁而死。
陆康,是陆逊的从祖父。
但陆逊却并不以为然,孙权更是毫无顾忌。
这二人如同针尖对麦芒,乌龟对绿豆,对上了眼了。
孙权将陆逊纳入自己的幕僚群,依为股肱。
并授陆逊海昌屯田都尉、海昌县令。
陆逊感激孙权提携,见孙权苦于无兵可征,献计于孙权。
一是征召周边山越;二是收拢各处散兵和各豪门部曲。
有汉以来,朝廷控制的基本上是长江之北,也就是俗称之“中原”。
长江以南多为山越和有些因不堪赋税的逃亡汉人所居住。
江南之地山越众多,分布极广。
他们往往与各地的“宗部”(一种以宗族乡里为基础而组织起来的地方武装集团)联合起来,与官府对抗。
陆逊之意就是发兵讨伐山越,然后就是拉壮丁。
而收拢部曲、散兵则与孙策的政令有关。
孙策允许将领拥有私兵、允许豪门拥有私兵,士兵私有。
所以,江东各郡私兵遍布,少则数十人,多则上千人,不一而足。
孙权听了陆逊建言,深以为然。
他立即下令,把那些统兵较少又发挥不了多少作用的年轻将领检选出来,把他们的部下加以调整合并。
此举虽然遭到一些反对之声,但在孙权强大的兵力面前,也仅仅是不满,谁也不敢真的发动叛乱。
而这其中有一个年轻的小将,姓吕名蒙,字子明。
他是汝南富陂人,渡江南下来江东投靠他姐夫邓当。
而邓当那时是孙策麾下。
过了几年,邓当死了,吕蒙便没了照应。
幸好吕蒙也是个狠角,仗恃着往日作战勇武,当了个别部司马,辖有数百兵。
可这次孙权命令下来,吕蒙听说后,知道部队合并后,自己想有所作为,就更困难了。
于是,他想办法赊来物品,为部下赶制了绛色的服装和绑腿,并加紧操练。
孙权前来检阅时,吕蒙兵马“陈列赫然,兵人练习”,孙权见后大悦,认为他治军有方。
不但没有削减其部,反而增加了他的兵员。
由此,吕蒙正式进入了孙权的心腹之列。
而孙权也因为陆逊的两个建议,顺利地解决了兵员缺口。
相对于孙权、周瑜两方来说,张昭这一方拥戴孙绍的势力却是实力最弱。
除了太史慈、周泰等人拥有千余部曲之外,其余皆是文人。
但他们也有秘密武器,那就是孙尚香。
孙尚香不是武器,她只是个女子,最多也只是个略知兵事的女子。
但在张昭等人的眼中,孙尚香背后的那个身份,无疑就是武器。
张昭本打算忠诚于孙权。
为了江东的事业,他甚至弃道义于不顾。
他苦劝孙策放弃报复,为得就是不让江东的实力因陷入内战而消耗。
但这些日子以来,张昭发现他错了。
孙权开始培植亲信,将他的权力一点点地分离。
慢慢把他从权力中心隔离出去。
张昭知道,自己离失势的那一天不远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张昭明白,自己错了。
但他还是想再看看孙权的改变,就算周瑜两次西征都无功而返。
张昭还是站在孙权一边,也正是因为张昭这班老臣的鼎力支持,孙权才保持着略手于周瑜的实力。
张昭心中抱有一丝幻想,他期望孙权能象孙策一样地对待他和一班孙策旧臣。
但从孙权招贤令发布后,张昭的希望破灭了。
陆逊、吕蒙等后起之秀的加入,让张昭心灰意冷。
由此,张昭的心底开始萌动。
严正扶持孙绍的流言开始回响在张昭耳边。
张昭自然知道,这绝对不是流言,张昭甚至猜到,是严正散布的流言,也知道严正要干什么?
所以,张昭动心了,让孙绍继位,自己做为从龙之臣,有拥戴之功,岂是孙权麾下所能比拟的?
张昭在与太史慈、周泰等人私晤后,将目标集中在了孙尚香身上。
只有她,才是江东与庐江之间紧密的枢纽,也只有她才能真正地将严正绑上江东的战车。
“望郡主以江东百万生灵和
喜欢三国之雇佣军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