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奸似忠,渤海王也。”
萧思温避开耶律贤和隐藏在官员中的耶律屋质叹了口气道。
耶律屋质看着一脸兴奋的耶律贤也叹了口气。耶律贤不仅是为了自己被放回来高兴,还懂得获得了那些种子而高兴,并且很认真地对耶律屋质说他一定不做昏庸和懒惰的人,说长大了跟渤海王一起去打西域。
跟着的很多大臣都想说什么,但是都说不出口。他们能说渤海王说的不对吗?如果说契丹是契丹,汉人是汉人,那么辽国就失去了一统中原的正统性。这也是当初辽太祖阿保机给自己取名为刘亿的原因。也是人皇王叫做刘倍的原因,甚至是耶律*兄弟现在明确改为刘姓的原因。契丹人能够和燕赵齐鲁人一样纳入整个大汉民族,难道不是辽国自称为北朝的原因?
虽然这个北朝只是辽国内部现在说说而已,但是现在被渤海王直接拿到明面上说,甚至说辽国也会出神龙天子这个认识并不为过。他们还能说什么?
“这些种子,我们想要大规模种植,至少需要两到三年,而大周明年就可以了。我们再努力,也要晚一到两年。可是渤海王就用这些种子把我们最有前途的王子收买了,弄不好还包括我家的小女。”
萧思温心里说不出的滋味,怎么想怎么不好受。
耶律屋质却摇头:“难道这渤海王真的没有野心?”
萧思温也摇头:“我看他不仅有野心,而且野心不只是在中原。渤海王一直在东扩,现在灭了高丽,听说东征到了东土,这还算没有野心?”
耶律屋质道:“东土来的良种产量之高已经有了确定的消息,可是渤海获得了最多的良种。但是你看见有多少种植的农户了吗?”
萧思温和耶律屋质搞不懂。
其实大周的群臣也搞不懂,柴荣得到的渤海的回答是:这是为了避免自然灾害和保持土壤肥力。
孙睿永不以为然,如果真是这样。东土就不会大规模种植了。这件事反过来,似乎在说明渤海王虽然掌握了国之重器。但是并没有异心。渤海王给了辽国部分良种的消息也传到了开封,高继冲对耶律贤说的话同时也传了过来。很多人都骂渤海王是典型的宋襄公,迂腐之徒。连冯道都说渤海王是读书读呆了。只有柴荣皱着眉头沉默不语。
不过这些都已经与渤海无关了。
到了年底,渤海的老百姓还在交公粮也就是农税,不过这个农税除了可以交粮食以外,还能上交腊肉,饲养的猪肉和打猎的野兽腌制的腊肉都可以。这几年除了缴纳农税以外和自己的口粮以外,农家还会有一部分富裕的粮食和肉食。政府和加工厂都是收购的。或者可以在加工厂的销售点直接换取一些工具和工业品。
人们还是习惯于以物换物。货币不是说没有。但是似乎人们并没有把货币当回事。
因为老百姓的生活好过了很多,为了减轻王府对教育补助的负担。学校开始不再负责学生的笔墨纸张的费用,但是课本和教师的薪水还是要承担。由于很多中学的学生在外实习的时候,已经能够获得一定报酬,所以中学的学生其实还是不用家长负责。
所以总的说来,家庭的负担也不是太重。
因为有了闲钱,所以很多家庭开始准备新建房屋。房屋采用的砖自己烧制,木材需要向林业站申请。但是水泥、玻璃等等还是需要购买。由于大家都住在一起,准备早的人家已经开始翻新房屋,大家都相互帮忙。
他们还是按照以前的格局。几户围成一圈,外墙用砖石和混凝土,很厚。外墙上的窗户都很小。以前只是一层楼加上一个阁楼的高度,现在都是两层以上了,毕竟很多家里都添了丁口。
院落之间的小巷都很窄,有些院落在二楼还连通在一起。真正进出的道路是在村落的内侧。这样的布局主要是为了防御而设置的。房子除了外墙,立面是半砖石半木质结构,门窗开得很大,窗棂都雕刻有花纹和图案。玻璃是用上了。只是高继冲觉得其实用不用没什么关系,用窗户纸似乎也不碍事。
二楼以上就都是木质结构了。为了怕失火一烧一大片,所以一家和一家之间都有高高的防火墙。
这个防火墙其实不仅是防火用。也是防御攻击的一部分。因为是北方,所以就算是用了瓦。屋顶也是用椽檩铺满,上面铺上三合土。有些还加上了水泥。然后上面才盖上瓦片。所以这样的屋顶非常坚固,瓦片不会脱落,踩上去也不容易破碎。所以老百姓都喜欢在屋顶晒东西。
这些房屋用的木材数量不少,所以不是每家都能一次性申请道足够的木料。建房自然就有先有后。
渤海的村落,除了可以要防止敌人进攻野外,还有防御野兽的功能。
院落之间狭窄的小巷,虽然说是提供平时人们出入,但是要是敌人在这里出现,就会有很大的麻烦,恐怕连你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院子里的树木,村子里的树林,竹林等等,都有一些讲究,其实都与攻击防御有关。
不仅是农田被几乎密不透风的刺篱笆包围着。村落里面的水井,养殖场、小型的加工厂、晒场等等都位于村落的中间。老百姓家里的卫生间,厕所都与村落中间的一个个沼气池相通。
如果大一些村落,蒙学,卫生所,加工厂的收购点也在村落的中间。
如果你单纯从外面看,完全想不到里面会容纳了这么多东西。一个村落
喜欢狩宋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