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的禁军,要组建火炮营,这是已经确定了的事情。但是铁甲车却没有,只是一个设想而已。
铁甲车的性质其实与渤海海军的战舰类似。高继冲的让步,实际上是答应了可以帮助大周进行铁甲车的研制。毕竟大周在至少战舰和火车发动机上已经有了非常成熟的技术。
“大型设备和小型设备区别很大,所以我们只能提供一些基础的理论和基础培训,实际的研究工作还需要皇上那边早作安排。”
高继冲把李谷送上前往青州的商船时,这样叮嘱。
为什么渤海不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吴夏和敬梁等人的解释是:渤海经济负担太重,人员缺乏,需要很高效率低利用资源。所以才兴建列车和大型船舶,因为它们拉东西多。为了这些只能牺牲个人和小商户的利益,渤海几乎没有什么个人奢侈享受的产业和地方。在大周到处都是的勾栏青楼是一个都找不到,这不仅是王爷不准许的问题,而是大周男人女人都需要工作和劳动,男女平等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活生生逼出来的。
所以在渤海,这种个人奢侈品和小商户的运输工具不会得到运用。得不到运用自然就不会去研究和制造。
李谷到达青州的时候,符彦卿和孙睿永都在码头迎接。
符彦卿表面上对渤海似乎没什么反应。但是孙睿永对这次李谷的行程非常感兴趣。
李谷叹了口气:“渤海,恐怕还有几年日子比较难过,孙侍郎恐怕是过滤了。”
“还请司空大人明示。”孙睿永对李谷是又敬又畏。
“孩子,渤海会被孩子给压死,小孩子从三岁开始就去了育儿园,虽然说家里人为育儿园提供了粮食。但是这些孩子教养费用也不低。都是王府补贴。七岁小学,小学是五年,三年中学。学成是十五岁。渤海王是要让所有的孩子都得到教养。算下来整整十二年,所有孩子。我现在理解为什么渤海对进入渤海的人控制这么严了。”
符彦卿没有太多感觉。因为他对老百姓每年生多少孩子没有一个概念。去过渤海了几位监察御史都皱着眉头,孙睿永愣了一下。
“渤海,真的要做全民教育?”
“全民教育?”李谷愣了一下,然后苦笑了一下:“对全民教育。如果是大周,光这书本笔墨费用就要把国库耗空,这还不算先生们的薪俸。大周不是不想做,而是做不了。除了蒙学,渤海还把医馆也一样开到了村寨。”
符彦卿笑道:“渤海王有仁人之心。”
见到符彦卿还是没有察觉到意味着什么。一个御史道:“这个仁人之心是不错,但是都是要银子来办的。想不到渤海财力如此丰厚。”
孙睿永叹了口气:“渤海控制着海上商路,霸占着海上捕捞业,这些年出口的海产品虽然有,但是数量不多。我说它们都花销到什么地方去了,原来在这上面。人的资质各有不同,有的聪明,有的愚笨。渤海王这是良莠不分,大好的资源白白浪费了。真正能到王府做事的能有几个?”
李谷看了孙睿永一眼,虽然心里不太舒服孙睿永的态度。但是不得不说这有一定的道理。
“渤海王还是太年轻了。”他叹了一口气。
孙睿永笑道:“他的苦日子还在后面,不算育儿园,单单这八年的教育。实际上恐怕感觉到有负担是从今年起的吧。”
李谷点头,这个孙睿永虽然德行不怎么样,才能却罕有匹敌。
“这人口出生有一定的规律,最初渤海人少,渤海王吸收人口,一两年,还看不出来。但是到了四五年的时候,这到了婚育年纪的人口会快速增长。而且因为渤海人日子过得不错,渤海王还给教育补贴。人们也愿意生。曾经有个国家像渤海王这么干过,但是最后国家负担不起。教育质量也不高,最后不得不放弃。转向走精英教育。渤海王违犯市场规律,那沉重的负担只能他自己去背,早晚有背不动的那一天。”
孙睿永说的是后世天朝,虽然是站在美国角度看问题,但是大体上也不错。
“精英教育?”
“对,也就是和我们的私塾,书院,府学,太学差不多。资质好的自然会脱颖而出,进入更加高的学府学习,资质差的各安天命。这是自然规律和市场。天赋人权,自然是有贵有贱。这就是渤海王政策的谬误之处。”
众人都点头,只有李谷皱着眉头不说话。
开封,李谷向柴荣汇报了在渤海所见。
“各位御史,孙睿永都上书说渤海之政虽好,但是却不可行,徒耗国力。唯独李司空没有奏章,这是什么缘故?”柴荣笑着问。
“渤海军力,皇上大概已经看了密报,这件事确实不宜公布,不然辽国、高丽甚至女真人都会横生事端。”李谷还是捡最重要的说。
“这个朕自会斟酌。”柴荣也许是为了自己更好地执政,与郭威平和近人,没有太多规矩不同,他很有皇者的威严,给属下的压迫感非常大。
“渤海之政确实很难实行,也难以持久。渤海短短几年,发展很快,但是却牺牲了整整一代人。但是渤海王扩张的意图非常明显,他需要人才,需要兵员,需要钱粮支持,所以才不惜一切代价。这个代价是大周负担不起的。”
“渤海急于扩张?”
“在臣看来是这样。渤海王府人才不少,不会不知道渤海政策的困难性,但是那些人甘之如饴,唯一的解释就是为了将来的扩张
喜欢狩宋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