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腾点头同意,老陈在这个行业搞了三十年,从90年代搞桑塔纳起步,到今天,国内汽车行业的各个方面,他有什么事情是不清楚的?
日系车、韩系车,这些年的整体质量都是呈下滑趋势,因为竞争太激烈,只能越来越依赖国内的汽配供应体系,现在的丰田、本田、日产,除了发动机和变速箱,其余基本都是中国制造。
机械这种东西,1微米和2微米的误差都会导致很多问题。
起亚有一个车型,在韩国和美国那边都没问题,在国内和东盟市场就一直出问题,现代集团自身都搞不清原因,华腾汽车帮他们搞清楚了,中韩国标体系不同,中国这边的转向杆国标是0.5微米误差为合格,韩国是0.2微米误差为合格。
0.3个微米,价格差距是多少呢,600块。
韩国那边是一千起步,国内是400起步,算上进口税,韩国原装就得1300。
标准不同,设计就要有差别,设计上调整一下参数,整体相互协调,那还是可行的。
日系不管丰田,还是日产,从日本引入车型都要重新设计,根据国标参数重新搞一套新设计方案,改动量还是比较大的。
德系,美系都差不多。
韩系这么多年就没干这个事,基本是各种工作从简,韩国本土的设计引进来,照搬中国的国标配件体系生产,所以,出问题的事情就特别多。
事实上,即便是在韩国国内,现代集团在这方面也是比较宽松的,将功夫都用于表面,各种花里胡哨的东西都给你按上,汽车本质的机械问题,它不去浪费时间和本钱。
这些年在东盟市场销售的丰田、日产,其实也都是大规模使用国内的零配件体系,在当地市场就是组装一下。
所以啊,华腾汽车和丰田在国内、东盟市场的质量基本差不多,谁也不谁好在哪里去。
其实,日本的原装进口车确实是扎实,那么大的产能,能控制在那个精细水平,除了成本代价,也和日本整体工业水准密切相关。
华腾汽车目前真的做不到,但要是在国内和东盟市场,包括在南美市场一比拼,大家差距就不存在了。
中国制造业的本质就是降低一部分标准,同时也大幅降低了价格和成本,过去要用五轴加工的,要用进口刀具加工的配件,现在换个三轴车床,本土刀具也能加工。
过去呢,你要用104标号的铜合金,在国内,85标号也能用,成本是前面的零头,做粗点不就行了。
最重要的,对工人要求也低啊,生产速度更快。
千言万语一句话,日系在国内也学坏了,有时候还特别坏,85标号也不加粗,反正中国人傻,东盟的消费者更傻,在美国,在欧洲,日系是绝对不敢这么干的。
对华腾汽车来说,这就是市场机遇啊。
说到底,华腾汽车是本土企业,在这个体系上生长的,玩的更精,大部分车型都是在本土设计的,完全适应这个体系,通过设计将这个体系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将缺陷压缩到最低,就靠这一手弄死了韩系。
徐腾当然不会说,日系为了适应中国制造体系,这些年也只能将质量标准玩的很低,他只会说,日系车在国内和美国市场、日本本土市场差距是很大的。
因为前者是客观的大形势,必须只能这么做,后者则是主观上的态度问题,就是日本人的轻蔑。
舆论战嘛,不就这么打嘛。
中国制造有中国制造的优势,你只要适应这个体系,扬长避短,你可以造的既便宜,又耐用,这就和80年代的国产货一样,一台国产大厂的电风扇用个二十年都没毛病。
对华腾汽车而言,便宜、耐用、时尚,这是三大杀手锏,各种高科技的零件系统拼命往里塞,整合出各种酷炫新车型,专门吊打设计保守的日系。
别觉得这一招很低级,国内就吃这一套。
日系的设计为什么保守,你去看看丰田的设计团队平均年龄多大就知道了,这基本就不是丰田自身能在短时间内解决的问题,除非它放弃终身聘用制。
质量大不如前,设计保守。
这就是华腾汽车在日系这个对手身上能抓到的两大毛病。
今天这个会议开的比较长,徐腾和华腾汽车的所有高级合伙人都交流了一番,基本要将这两年的事情都吩咐清楚,另外也要谈一谈斯堪尼亚汽车的问题。
按照道理,斯堪尼亚汽车公司的销售体系很小,还不如奥迪的规模,徐腾原先预估整合难度不大,现在看来,他还是有点浪了。
按照现在的僵持局面,徐腾最初的那些预计和目标,除了技术领域的吸收外,基本没啥可行性了。
“就这样吧,不用强行推动整合,支持斯堪尼亚公司制定的计划,但既然不能完全整合,我们就不能以他们的计划为主,还是要专注华腾卡车和客车的业务。”徐腾立即做出决策,放弃他原先的预想和目标,省得浪费时间。
他也要给这件事做一个定语和结论,“虽说只相当
喜欢无耻家族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