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vs诸葛亮:
首先申明,诸葛亮在三国中那就是神。即使在真实历史上,那也是一代名臣,一代英杰,那是帅帅之才。魏延不过一个统帅之才,两者不可同日而语的。但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史学家们最爱拿诸葛亮与魏延关于北伐路线之争的公案来说事。并且一向神化诸葛亮,丑化魏延的三国演义中,也借用司马懿的嘴说出了“诸葛亮平生谨慎,未敢造次行事。若是吾用兵,先从子午谷径取长安,早得多时矣。他非无谋,但怕有失,不肯弄险。”
这样的论断,由此可见,就算是算无余策的诸葛亮,有时候也有他的局限性。当然这也有诸葛亮对自己能够过分自信的缘故,他相信自己能够“安从坦道”,即可“平取陇右”,所谓“平取”,其实乃“稳取”之意。
但恰恰是这“稳取”使诸葛亮丧失了用奇取胜的战机,形成了弱蜀与强魏在陇右对峙打阵地战,中了曹魏的“致人”之术。所以既然诸葛亮相信的稳取策略却没有取成,失败了+,扣除一分;而魏延未出子午谷,所以这件事情能不能成还是两说,最多不得分。从这一点上来看,诸葛丞相肯定是败了的。
其实,古今中外,哪儿有用兵打仗不带有一点儿冒险性呢?
袁、曹官渡决战时,曹操置自己的大营于不顾,率轻骑火烧袁绍重兵驻守的乌巢粮仓,完全是置之死地而后生。以来邓艾偷渡阴平,比魏延的计划还要冒险百倍,结果不但胜利了,并且一仗就灭亡了蜀汉政权。
更为重要的是,当时蜀汉国小力薄,无论军力、财力、人力均远不如曹魏,以弱蜀同强魏打旷日持久的消耗战、阵地战绝非上策。
军事谋略讲究的是奇正相合,诸葛亮用兵只见其正而不见其奇。诸葛亮自认为“安从坦道”,实际上“平取陇右”乃舍敌咽喉而取其无关痛痒之处,且一击不胜反而打草惊蛇。等到诸葛亮第二次北伐时,曹魏在陈仓、关中等地已有重兵据守,关中遂不可再图,魏延之谋再不可行也!
诸葛亮拒绝魏延的提议,也是有理由的。一共有四条:
一、子午谷道路险狭,危险系数极大,一旦魏军卡住谷口,轻则劳而无功,重则全军覆没:魏延是当时的名将,他久镇汉中,对汉中一带的地理状况必然十分熟悉,所以他的判断说子午谷可以走,那就应该可以走,其实在后面,大军走子午谷了好多次,虽然不好走,但是人马还是能过去的,比阴平小道要好走的多啊!
至于魏军是否会在子午谷埋下伏兵,我们不妨查阅《三国志》中的有关史料。《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魏略》曰:“始,国家(指曹魏)以蜀中惟有刘备。备既死,数岁寂然无声,是以略无备预,而卒闻亮出,朝野恐惧。”这就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诸葛亮首次北伐带有极大的隐蔽性和突然性,魏国无论在军事上、物资上,甚至在精神上连一点准备都没有,怎么可能在人烟荒芜、崇山峻岭的狭长山谷中留下一支伏兵呢?
二、夏侯楙未必会弃城而逃:。这又是不合情理的推论。夏侯楙何许人也,《三国志.夏侯惇传》注引《魏略》记载得很清楚,此人为曹魏名将夏侯惇之子,曹操以女清河公主嫁之。“文帝少与楙亲,及即位,以为安西将军,持节,都督关中。楙性无武略,而好治生。在西时,多蓄伎妾,公主由此与楙不和。”可见,夏侯楙只知蓄伎纳妾,聚敛钱财,凭借“主婿”的裙带关系而都督关中,完全是一个典型的膏粱子弟,衙内式的人物。
魏延深知其人,故判断“楙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是完全有道理的。当然,万一他不逃走就攻不下来长安了吗?邓艾率领2000没有衣甲的疲惫之师,尚能一路攻下无数城寨,不曾歇息。就算是一代帝王刘禅作为皇帝之尊都投降了,更何况是一个小小的呢夏侯楙?更何况魏延有5000精兵,只攻一城,何惧城池不下啊!
三、就算攻下长安,也未必守得住:这是最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但魏延老于兵革,就算收不住,那就不守也就罢了!最多退回子午谷,但是却能调动敌方精锐,给诸葛亮的“平取陇右”扫清障碍,怎么算好像都不算太亏的。
四、万一失败,兵力本来就不足的蜀军损失太大:这个理由就更是无稽之谈了,损失再大也就5000人。而“安从坦道”,“平取陇右”却不知道死伤了多少人。而违先主遗命而用庸才马谡,所丧之师又何止万人!
说这么多,无非是想说诸葛亮不是神仙,也未必时时刻刻都是那么精明,而魏延也不是庸才,不像三国演义中描述的那么不堪。(【iuu123.com 爱优小说网】。。)
喜欢网游之三国永生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