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年来,臧霸虽然美其名曰是太守,可他却知道陶谦始终还是将他当贼看,不然也不会故意克扣他的粮草,怕什么,就是怕臧霸壮大起来,而他所希望看到的局面只是臧霸能有守护徐州抵挡黄巾的兵力就可以了,所以说他从始至终都是一个不起眼的存在。
在曹操眼中,他如同蝼蚁,可以从曹操只是派了一员无名之将就敢来劫掠琅琊就看得出来,当然自那以后曹操对他必然另眼相看,不然的话也不会不敢再派兵前来,只不过这一战绩却因为只是对战了一员小将,所以并不被世人所知,而曹操之所以没有派兵来,他估摸着绝不会是因为曹操当真怕了他,反而是因为他从未进入他的法眼,所以曹操是打算先除掉陶谦后再顺手攻下琅琊,只可惜田楷与孔融先后抵达徐州打乱了曹操的既定方针,当后来,刘澜更是带领着大军到来,在面对成名已久的刘澜时,曹操当即退兵,虽然后来大家都知晓了那是因为吕布偷袭了兖州,而这也就成了天下人争论的焦点。
反对刘澜者说他白捡了一个便宜,可挺刘澜者呢又会说以当时徐州的情况,曹操大可以先攻破徐州城再回兵,可为何回师了,还不是因为刘澜的出现,他明白继续待下去根本就攻不下徐州,反而还有可能陷到与刘澜的缠斗中,到时不仅仅是徐州攻不下,很可能连兖州都丢了。
可不管真相到底是什么,一场徐州之战,刘澜是火的一塌糊涂,再次名动天下,而同样胜了曹操一场的臧霸,却默默无闻。
有时候他也会想,按理说他应该先名声大噪才对,可是后来当臧霸对刘澜有了更深的了解后才发现,其实自己现在的遭遇刘澜也曾经发生过,黄巾之乱起时。天下各郡与黄巾交锋者无不溃不成军,可唯独刘澜在涿郡大破了黄巾,为汉军获得首胜,这一战果不可谓不振奋人心。可最后呢,天下闻名的却只有皇甫嵩一人,而刘澜还不是默默无闻?
直到他大破三郡乌丸灵帝招其入京献俘这才名声大噪,以前的战绩更是被好事者挖了出来,虽然最终灵帝并未受俘。可刘澜却因为与徐子将的一番偶遇,得了一个小卫青的评语而使得他彻底闻名天下。
毕竟眼下与前汉不同,前汉文武并重,可如今呢,自光武帝偃武修文,武人地位一落千丈,想出名,可以说刘澜能有今天的声望离不开当年徐子将的一番评价,更离不开郑玄的推波助澜,可是他呢?
认识的人就没有几个比他识字多了。好不容易结识了大儒孔融,还把老头得罪惨了,少了这些人的推波助澜,没有天大的福运,想要闻名天下,不比登天容易。
所以对待刘澜臧霸并没有羡慕,甚至还对他足够尊敬。
如果刘澜是在前汉,他能有今天的地位不足为奇,似他们这样的武夫因攻而升高位者不在少数,可在本朝。二百年间,似刘澜者屈指可数,这二百年来,大汉朝只养士。世家氏族得以兴起,可武夫呢?莫说世家了,便连居高位者都没有。
就算是突然冒出个刘澜这样小吏出身的武夫终于为武人扬眉吐气,可在士人眼中,他始终都是武夫,低人一等的武夫。就算是徐子将当时说出那响彻天下的小卫青,可在士人眼中,那是褒词吗?
不是,没听士人是如何讽刺刘澜的,说徐子将说他是可与古之八将孙吴白韩颇牧卫霍媲美,那是说他确实有军事才能,可这八人之中,为何徐子将独独将他比喻成长平桓桓,上将之元的小卫青呢?
那还不是借卫青讽刘澜,徐子将看似是夸刘澜,实则是讽刘澜和卫青一样都当过奴隶,而刘澜呢更是素来被士大夫阶层轻视的小吏出身,所以啊和卫青那马夫的身份没区别。
可以说刘澜是这个世界上被人诋毁与称赞最多者,爱他之人将他奉若神明,恨他之人恨不得将其挫骨扬灰,可以说他是当今世上最饱受争议之人,比袁绍受到的褒奖多,更比曹操受到的诋毁多。
当然这完全是因为时代的局限性所制,就像曹操绝不会知道他在后世的有多大的恶名,所以要让恶名变美名,最直接的办法无异于掌握话语权。刘澜对此深信不疑,就像胡适先生说历史就像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女孩一样,他对这句话深信不疑。
而此时的臧霸,如同天下所有武者一般,都想成为似刘澜这样之人,他为武人竖立了标杆,让武者发现原来在这个世界上,并不是只有文士才能有这样非凡成绩。
当真也是天不生刘澜,武道万古如长夜。
说的虽然有所夸张,毕竟前人有那么多武者名留青史,可本朝这二百年间,刘澜当属第一人,臧霸说出这番话来,不是他刻意,而是天下武人一致的想法。
就好似兄弟们劝他回泰山,自领豫州牧,他找了一个连自己都说不过去的借口,好在兄弟们并未细究,可他却明白,没有氏族的支持,他就算称帝,也保不了泰山郡一日。
世人都讲有理走遍天下,可偏生这理之一字最为玄妙,只在人口之中,而掌握话语者又为士大夫,所以啊讲理之时就会因人而异,就比如说刘澜如果自领豫州牧,那这没道理的事情也会变得有道理,甚至还会被士家的士大夫们渲染出来救苦救难的圣人,可换做是他,那就是造反谋逆的恶徒,人人得而诛之,这就是有世家与没有世家支持的关键。就好比他在琅琊时若有徐州世家支持,又哪轮得到他刘澜,而造成这一切
喜欢大汉龙骑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