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不错、不错!味道相当地道,很正宗!”
爷爷顾贤德与奶奶郑文娟各尝了一筷子的鳝糊后啧啧称赞,他们笑眯眯看着眼前的顾雨,突然发现这孙子好像一夜之间长大了。
顾贤德高兴地对郑文娟道:“老太婆,帮我把那坛杨梅烧酒拿来,今天开心,第一次尝到小雨做的菜,我们爷俩一起好好喝一杯。”
“我就知道你老头子想借机咪几口老酒……”
郑文娟笑眯眯地从角落里取来那小坛子杨梅烧酒,对顾贤德道:“小雨人还小,不能多喝,不然脑子要喝坏掉,读不进书的!”
说完,她用一双干净筷子从坛子里面夹取了两只杨梅放进搪瓷杯里,加了些许的白开水递给顾雨:“小雨,你就吃两只烧酒杨梅好了,你辛苦了,吃两粒烧酒杨梅解解暑。”
顾羽接过来笑道:“好勒,谢谢奶奶。”
边上的爷爷顾贤德却似乎有些不满:“老太婆,其实稍微喝一点是没事的,小雨已经不小了……而且这杨梅烧酒本身就是一道药!”
明海市的杨梅烧酒历史悠长,民间历来有“杨梅烧酒医病”的传统。到了六月中旬,本地杨梅成熟上市季节,当地人常以烧酒浸泡鲜果为药引,以消暑解困、止泻杀菌、开胃助消化。连《本草纲目》中也说,“杨梅涤肠胃,烧灰服,断下痢,勘验”,李时珍把杨梅烧酒也变成了一味药。
“咦,现在不行,小雨没满十八岁,还是小宁。等他下次考进大学,他就可以放开与你老头子喝个痛快了。现在可不行!”
郑文娟心疼顾雨,生怕他喝坏脑子,读不进书去。全家还盼着他考进大学,完成他们的梦想。
爷爷顾贤德年轻时候非常喜欢喝酒,以前经常喝了酒误事。退休以后,体检出来有三高,平时郑文娟就不怎么让他喝了。只有遇到高兴的时候,才稍微放开一些。
中午,爷爷与奶奶美美地品尝了顾雨的这道美味鳝糊,喝了几杯杨梅烧酒后,就微醺着进房间睡午觉去了。
坐了一上午的车,顾雨也感觉累了,回到自己住的阁楼打算睡个午觉。
他刚躺下,就听到外面传来三短一长的口哨声。
听到这个熟悉的信号声,他赶紧跑下楼来。
门外,三个好兄弟“猢狲”“肉团”和“翠鸟”等人已经等他多时。
见到顾雨后,呼啦一下子围了过来:“老大,你从乡下回来啦!”
这三个年龄与顾雨相仿的少年都是他的初中同班同学,死党。
其中皮肤偏黑、长得有点猴脸的叫候子玉,外号“猢狲”。“猢狲”在明海土话里面就是“猴子”的意思。
个子稍矮,身体异常结实的叫阮坛辉,外号“肉团”。明海土话里面“阮”发音与“肉”差不多。
瘦高个的叫崔一鸣,外号“翠鸟”,特别心灵手巧。
这三个死党都是顾雨升入明海十五中初中三班后认识的,四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返城知青子女。
他们这几位从农村或边疆返城的少年都有几个共同点:
一是野;
二是能打;
三是自尊心强。
开学的时候,因为相互之间不了解,开始时候他们谁也不服谁,相互之间打过好几次架。最后是不打不成交,一次偶然机会大家成了死党。
升学到十五中这种三流中学后,学校这个江湖就复杂了很多。首先,同学里分两种人,一种要继续读书的,一种只为混完义务教育的。
这就导致有很多小混混一般的存在。而校外,也是有着一些无所事事的闲散青年,就形成了一种无大害但不良的小团伙。
那个年头,学校内外普遍存在一些凌霸现象。
像顾雨这样少年放学后,在校门口被小混混团伙们敲诈一些零钱是经常性现象。
但是从小在农村野蛮生长的顾雨可不是好欺负的,想敲诈他本来就不多的零钱?没门!
那双方就拳头说话。
那个时候,“江湖”也有规矩,如果大家不服的话,就一对一“对敲”。
“对敲”意思就是画个地盘,一对一“对打”,有点像拳击擂台那么个意思。
结果顾雨第一次在校门口的“对敲”,就把对方一个叫“湖西七怪”团伙的老大给打趴下了。于是对方恼怒成羞“不讲武德”,“湖西七怪”七个人一哄而上围殴他。
在这个关键时刻,在边上观战的候子玉、阮坛辉和崔一鸣等三个同学一起杀进来帮忙。
他们这四人从小在农场和林场乡下长大,野得很,打起架来更狠。
而且他们这种知青家庭家里条件都不太好,俗话说:光脚不怕穿鞋的!
他们无所畏惧,狭路相逢勇者胜!
结局是顾雨与候子玉、阮坛辉和崔一鸣等一方四人大获全胜,“湖西七怪”等人被打得落花流水,落荒而逃。
此役,顾雨他们一战成名。
后来他们四人干脆给自己这个团队取名“西河四杰”。因为他们四人都住在西河街附近,靠近那个最热闹的西河农贸市场。
从此,“西河四杰”在学校和西河街附近一带出没,再也没有小混混敢去勒索他们。
“肉团”阮坛辉亲热地搭着顾雨肩膀道:“老大,好几天没见了。走,我们游泳去!最近听说那里漂亮的妹子挺多的……”
其实按照年龄,四人里面“肉团”年纪最大。但是,顾雨个子长得最高,又最能打,所以他们把顾雨尊称为老大。
喜欢重归大时代1997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