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等外公与外婆入睡后,“全副武装”的顾雨偷偷溜出门开始行动了。
他脚上穿了一双高筒雨靴,腰上绑着一只竹笼,一手拎着塑料桶与火钳,另外一手打着手电筒,向着村口的稻田走去。
从小在林场山区与农村长大,顾雨对抓泥鳅与黄鳝很有经验,那是童年的乐趣之一。
鳝鱼一般生活在水田和水沟里,白天它们一般都躲在洞中,晚上出来觅食。
在夏天,由于气温较高,泥鳅和黄鳝会从泥巴里钻出到泥土表面,而稻田的水一般不会太深,在这种情况下,只消用手电筒往稻田里一照即可发现。
当然,顾雨也知道晚上抓黄鳝有风险。
如果在田埂上傻傻的分不清哪些是黄鳝洞,哪些是蛇洞,如果不小心,万一把毒蛇引出来,那也着实非常的危险。
田埂边的黄鳝洞,洞口大都淹在水中,蛇洞是旱洞,不可能淹在水中,就算原先的蛇洞因为涨水而淹在水中,这个蛇洞是不会有蛇的,因为蛇在水中不能待的时间长,否则会闷死的。
在水稻田及浅水的沟中,徒手抓黄鳝还是很需要技巧的。
但是这些对于顾雨而言不是一个难事。
他知道第一要找准黄鳝洞口,第二要能用手或者工具抓稳黄鳝。因为黄鳝比较滑溜,没经验的人不能抓稳黄鳝,容易跑掉!
出门前,顾雨用家里的柴刀,取来烧火用的楠竹做了一个带锯齿的夹子,另外还带了一把缠上毛线的火钳,这两个工具都是用来等下夹黄鳝防止打滑的利器。
顾雨知道藏在水稻田里面的黄鳝,一般都有两个洞,一个是进洞,另一个是出洞。
黄鳝隐藏在淤泥中,但是它们要出来觅食活动以及换气。所以就会在淤泥里面出现一些洞。
气温高,黄鳝不怎么吐泡沫,也会因活动频繁而洞口泛混水。泡沫口为黄鳝头部,混水出来的口,则是黄鳝尾部。这个时候,用右手中指探入洞口,循着洞追着黄鳝,右手接触到黄鳝后,左手根据黄鳝大小、洞的轨迹判断黄鳝的位置后插入泥中,把黄鳝从泥中抓出来。
进入水田后,顾雨嘴上咬着手电筒,先用左手将其中的一个洞堵住,并把水搅拌弄浑。
此时,浸了浑水的一条黄鳝从另外一个洞钻了出来。
说时迟那时快,“嗖”一声,眼捷手快的顾羽用竹夹猛地夹住这条钻出来的黄鳝,放入腰上绑的竹笼子里。
顾雨用手电筒照了一下竹笼里面的这条野生黄鳝,黄褐色中带着黑蓝,身体肥胖,尾巴纤细,身体呈现漂亮的流线型,看上去大概有30公分长,估摸着有4、5两重了。
首捕成功,手到擒来一条野生大黄鳝,顾雨高兴坏了,当年的技艺都还在哈!
苍石镇靠海,这里一带的人们都喜欢吃海鲜,黄鳝、泥鳅,甚至于甲鱼等这些河里的东西这里一般是没人吃的。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顾雨与小伙伴都喜欢到稻田、水沟或池塘里捉泥鳅和黄鳝,那时候捕捉泥鳅不是用来自己吃,也不是为了休闲和娱乐,多数抓来都是喂养家里鸭子用的。
抓泥鳅和黄鳝也曾经带给顾羽他们很多童年的乐趣,留下了许许多多美好的回忆。
他还记得鸭子吃了泥鳅以后,会生双黄蛋。
外婆以前经常对小顾雨说:小鸭吃下泥鳅会生双黄蛋,小雨吃了双黄蛋会补力,我家小雨会长高高……
在水稻田里抓了四条大黄鳝后,顾雨来到边上的石墙。
山区的水田,一边是土埂一边是乱石砌成的石墙。
泡在水里石墙的很多洞穴里都藏有黄鳝,当然徒手是抓不到的。
顾雨用事先准备好一条铁丝大小的钩子,在钩子尖端穿上蚯蚓当诱饵,用手在洞口故意把水弹岀响声,另外一只手将钩子放入洞口。
此时里面的一条大黄鳝听到水声,闻见香饵探出头来咬蚯蚓。
哈哈,上钩了。
只听得“咔”一声,顾雨迅速用手中火钳夹住这条探出头来的大黄鳝。
这条上了钩的大黄鳝顿时成了瓮中之鳖!
等到午夜十二点半的时候,顾雨的塑料桶里抓了十多条黄鳝,估摸着有五、六斤了,他方才罢手,收工回去歇息……
早上八点多,太阳已经高照,顾雨在外婆家小院一楼房间里睡得正香的时候。
突然,有一帮人他在耳边喊道,“小宇宙、小宇宙,好起床啦!”
“小宇宙”是顾雨在农村读小学时候的绰号,到了城里念书后,这个绰号发扬光大,变成了“小雨咒”……
惊醒后,顾雨睁开眼,看着眼前的几个年轻人惊喜道:“阿红、阿文、阿武!”
原来围在床边喊他的正是他儿时最好的三个小伙伴:唐安红、唐文斌和唐武斌。
唐姓是附近上宅村与下宅村的第一大姓,据说以前都是中原南下唐氏家族后代。
唐安红长得很清秀,他爷爷那一辈以前是附近有名的大地主,连顾雨外公家住的小院子据说解放前都是属于他们家族的。
小时候,村子里有个笑话:49年解放军南下的时候,听到炮声,唐安红太爷爷吓得带上几个儿女立马跳上马车,登上了去台湾的轮船。而唐安红的爷爷因为正在茅坑里拉屎,吓得掉进茅坑里,所以被拉下了……
当然这只是个笑话,唐安红爷爷是家族最小的儿子,留下来是为了看住家族庞大的资产。
八十年代末,台省允许当地居民赴
喜欢重归大时代1997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