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太太带着一双儿女在姜大夫人的院子里用了晚膳,又回客院休息了一夜后,才在姜大夫人的带领下拜访了姜老太君。
并且拿了从梧州带来的特产分给了姜家各房。
收到特产,长房和三房都表示很喜欢,唯有二房不冷不热的道谢。
清楚姜家二夫人与自家阿姐关系不太和睦,戚太太并未将她的怠慢放在心上。
从姜老太君那里出来,姜大夫人领着妹妹回了长房,并且屏退了伺候的人,只让自己的心腹何嬷嬷守在门口。
戚太太一开始不知她葫芦里卖得什么药,以为她要跟自己控诉姜老太君和二房妯娌。
可等她听完她说的话后,顿时坐不住了。
“你说良哥儿跟谁定亲了?”
戚太太以为自己听岔了,“与良哥儿有婚约的不是我家阿檀吗?如今怎地又冒出个郡主来,阿姐这话倒让我听不明白了。”
姜大夫人连忙安抚戚太太,“阿瑜,你别着急,我话还没说完呢。”
她道:“我知道这事儿是我们姜家对不住阿檀,可我们也是身不由己啊。长兴王妃为女儿择婿,京都那么多世家子弟,恰巧就看中了良哥儿。
我本想将良哥儿已经定亲的事情告诉长兴王妃,可又怕得罪了长兴王府,这些年我们长房好不容易出了良哥儿这么个有出息的,我怕...”
虽然姜大夫人说自己有苦衷,作为她亲妹妹的戚太太却明白她这么做的原因。她们虽然是一母同胞,但在亲疏远近和利益面前,她这个姐姐只会选择最有利的条件。
当初两家之所以会定亲,一是因为阿檀是她嫡亲的外甥女,和她是天然的同盟,二是因为她的夫君戚鹤鸣前途大好。
于是姐妹俩便定了个口头婚约。
后来夫君突逢意外去世,她带着一双儿女回了梧州,姐姐常有来信,字里行间已经将女儿当做自家人对待。所以在她催促自己上京时,她才会不顾天寒地冻带着戚檀樱姐弟俩北上。
在京都码头看到姜良玉的第一眼,她就满意的不得了。那孩子不仅外貌俊朗、举止文雅,还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人。
戚太太甚至有些不敢相信,这样的好儿郎竟然是她的女婿。
但现下,这个女婿却被人截了胡,即将成为王府的乘龙贵婿。
戚太太很难接受这样的事实,一时间像是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扼了咽喉,胸闷的喘不上来气。姜大夫人见状连忙给她倒了杯茶水。
“你说你,都这么大的人了,遇事儿怎么还是急...”
戚太太猛地将茶杯推开,“阿姐倒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你儿子如今攀上郡主娘娘了,连带着阿姐也成了皇亲国戚。只是苦了的我阿檀,无故被人毁了婚约,还没处说理去。”
戚太太这回实在是被气狠了。
姜大夫人自知没理,也不跟她争辩,只等她气顺了后道:“这事儿是我们做的不地道,你生气也是应该的。”
戚太太将脸偏向一边,压根不搭话。
姜大夫人继续道:“良哥儿自知对不住阿檀,想法子弄了一个丹峰书院的入读名额,只要你答应不再揪着婚约不放,堃哥儿就可以去丹峰书院。”
戚太太一听到丹峰书院四个字,忍不住看向姜大夫人。她生在京都,长在京都,自然知道能去丹峰书院求学意味着什么。
可丹峰书院是能想法子就进的地方吗?
丹峰书院是由前朝大儒冯懋所创办,前朝覆灭后,丹峰书院因战乱闭院,待本朝建立,太祖下令重启书院,聚集了一批学富五车、博古通今的学者为师。
并规定入丹峰书院求学者,必须品行贵重、有真才实学,若不具备这两个条件,任凭你是凤子龙孙也不能进书院读书。
因丹峰书院招生条件苛刻,又得太祖看重,书院招收的学子个个卓尔不凡,仅第一批入院的学子参加春闱,登第者竟然达到五十人之多,其中又有五人走到了权利的顶峰,为本朝初期朝纲稳定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戚太太的父亲和夫君,均出自丹峰书院,这本是极大的荣誉,可惜两人都是短命之人,并未像他们的同窗一样在仕途上大展抱负。
除了他们,外甥姜良玉去年才从丹峰书院结业,考中进士后入了翰林院,如今可谓是前途大好。
即便这样,她还是觉得不可能。当她看到姜大夫人拿出那张拓印的青竹墨兰的帖子时,还下意识的认为那是自家阿姐为了糊弄她仿制的。
可等接过帖子仔细瞧了瞧,才发现这帖子并不是仿制的。
“良哥儿自知对不住戚家,又见堃哥儿是个读书的好苗子,便想着推荐他能去丹峰书院读书。你也知道,丹峰书院入读规矩严苛,若不是良哥儿锲而不舍地带着堃哥儿的课业给他的恩师看,也不会有这样的好事。”
听了姜大夫人的话,戚太太心里五味陈杂,怪不得半年前开始,阿姐来信的时候,要以检查堃哥儿课业为由,让她把堃哥儿从小到大的课业都送到京都。
原来他们从那时就开始谋划了啊。
想到这里,戚太太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自己此刻的心情,愤怒、失望以及无能为力夹杂在一起,让她难受极了。
姜大夫人不动声色的观察着她的神色,见她不像先前那般气愤,又说出了对戚檀樱的安排。
“阿檀是女儿家,我们能做的只能给她说门好亲,再备上一份嫁妆,让婆家人不敢轻视她。”
她向戚太太保证,“你放
喜欢退婚后我嫁给了老男人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