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用典

首页 >> 科幻小说 >> 习近平用典(章节目录)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iuu123.com/298822/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1/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摆脱贫困·闽东之光——闽东文化建设随想》等文中引用

■解读

这是苏轼脍炙人口的诗句,词义质朴,却寓意深刻、含义隽永。因为观察者的眼光不同、视角各异,所以相同的一座庐山,也呈现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样貌。这正如西谚所说的:“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该如何摆脱这种认识的差异呢?这就需要“跳出庐山”,用更多的感性观察、更强的理性把握,去揭示复杂事物的本质属性。习近平同志是在1990年谈及闽东文化建设时引用这句诗的。他认为,闽东人也不一定熟悉闽东,不一定知道家乡的可爱之处,如果只知道艳羡人家,就会失去自信。这个时候,就要破除“当局者迷”的心态,不能只是用自己的眼光去看,而要从更大的视野中发现闽东的闪光点,把握住自己的特色和优势。这样一种科学的认识论,又岂止是适用于闽东?

■原典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北宋﹞苏轼《题西林壁》

■释义

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时路过江西九江,游览了庐山。瑰丽的山水激发了诗人的逸兴壮思,写下多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为其中一首。

这既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也是一首寓意深刻的哲理诗。诗人不是抽象地议论,而是紧扣游山谈体会,深入浅出地阐释哲理。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纵横交错、连绵起伏的大山。大小山峰千姿百态、重峦叠嶂,游人身处山中所观赏到的景色会因自身所处之地不同而千变万化。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体会。之所以不能辨识出庐山的真面目,只因为身处庐山的峰峦之中,视野被连绵起伏的山岭阻隔,所见之景必然只是庐山的一部分而已。

观察世事如同游山,人们对于相同事物的认识,对于同一问题的理解及看法,难免会受到一些主观因素的限制,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因此,要做到全面、客观地认识事物,就必须具有全局思维、整体意识和大局观念。

喜欢习近平用典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状态提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返回顶部
站内强推 天启风云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鉴宝大师 传承基地 欢想世界 巨星从创造营开始 永恒圣王 乡村小傻子 重生初中校园:超级女学生 仙路争锋
经典收藏 雪鹰领主 大主宰 天火大道 巫神纪 全能游戏设计师 天域苍穹 星星之火,可以撩你 斗罗之我是素云涛 斗罗之无敌宗主 明末传奇之钢铁脊梁
最近更新 梦界创生 快穿之永世相随 君少心头宝,夫人哪里跑 蓝色风雨恋 北里志 剑绝九天 桃花源 都市狂少 长纤劫 女配一路碾压
习近平用典 人民日报评论部 - 习近平用典 全文阅读 - 习近平用典 txt下载 - 习近平用典 最新章节" - 好看的科幻小说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