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逼宫事件发生,内阁、六部、都察院、小九卿、翰林院、通政司都牵扯进来,如果把他们都关进镇抚司大牢,那么朝廷就为之一空,万历皇帝这里犯了难。
第二天太子少保刑部尚书严清上奏:“太祖曾有圣训,天子应广听下情,亏陛下圣明,励精图治,一扫奸邪,天下盛世已至,圣上奉天法祖,本该总揽朝政,如遇大事应召集群臣商议,群臣有背圣上,可敕臣等镇压,切不可动刀兵。”
严清的这道奏疏,恰到好处,搬出组训规劝万历皇帝,然后又吹捧一番,同时给万历皇帝和张居正等群臣矛盾一个台阶下。
万历皇帝当时批复,召集群臣商议。
现在革除所有官员,毕竟不太好,这些人万历皇帝都记住,准备以后再找他们算账,不过也不能不教训他们。
万历皇帝下敕谕:“内阁辅臣大学士潘晟、礼部尚书方逢时押解到镇抚司,敕令都察院审讯定罪。”
这两个人都是张居正的楚党,现在张居正朝中党羽还有不少,不过这两个月,曾省吾、潘晟、方逢时接连被拿下,朝中官员也知道,张居正倒台不远。
当方逢时、潘晟被关进镇抚司后,万历皇帝又下谕:“在京官员自陈,论黜不究。”
万历皇帝的意思很明显,主动认错不追究,这道上谕的意思,就是让官员们主动认逼宫的举动,上奏疏就是认罪伏法,万历皇帝宽仁大量,放过你们,显示皇恩浩荡。
京城城门关闭两天,这次逼宫事件一百多官员被治罪,大学士潘晟、礼部尚书方逢时、太仆寺卿、礼部右侍郎、兵部左侍郎、都察院佥都御史、鸿胪寺少卿、翰林院侍读学士、礼部、工部、刑部、户部、吏部、兵部等官员或辞官或被缉捕至镇抚司、刑部大牢。
万历皇帝敕令抄家,所得财务全部运到内库,同时上谕:“蠲免山西、北直隶、辽东全年赋税,以抚慰百姓。”
京城原有官员两千两百人,京察、逼宫事件、以及诽谤皇帝,这三次清理掉在京官员两百一十七人,等待这些官员的将会是漫长的审问。
查抄定国公府、成国公府、武清伯府、潘晟、曾省吾、方逢时府邸,所得财务白银三百万两、黄金五万两、各类物品折银两百万两,这还不算田地、商铺、房契,还有这些官员老家。
虽说一口气大杀四方,畅快非常,留下的烂摊子不好收拾,张居正告病闭门不出,儿子张懋修当场死亡,张府办白事。
万历皇帝虽然斩杀他,还是派内侍送去奠仪。
内阁辅臣、礼部尚书、都察院右督御史、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侍郎砍掉一半,如果不能立即处理好人事,那么朝廷将会出现停摆。
八月二十七,举行廷议。
升吏部尚书王国光为东阁大学士,任户部尚书。
户部尚书张学颜,任礼部尚书。
内阁辅臣申时行任吏部尚书,属理吏部事。
杨魏任兵部尚书。
工部尚书、刑部尚书不变。
召赋闲在家王锡爵为吏部左侍郎。
召杨兆为户部左侍郎。
升沈鲤为礼部左侍郎。
翌日再次廷议,万历皇帝下旨:“召回因得罪张居正被罢黜官员,进京铨选任用。”
看似轰轰烈烈的逼宫事件,就这样被万历皇帝摆平,同时整个大明官场都清楚,清算早晚要轮到张居正,现在把因为得罪张居正被罢黜的官员召回,就是为清算张居正预热。
万历皇帝这这波操作,用意非常明显,设立政治标杆,否认张居正、潘晟、方逢时等人。
第二:缓和官员和皇帝矛盾,这场逼宫事件认定张居正及党羽,其他人没罪,杨魏、杨兆都是北方人,重用北方系信号。
张四维、王国光都是北方系,他们都是山西出身,让王国光进内阁,就是提前保张四维接任内阁首辅,确保北方军事安定。
杨魏、杨兆同样也是北方人,他们二人又是万历皇帝提拔的,用来平衡朝政。
同时为了平衡张四维、王国光等人,提拔王锡爵、舒化等江南人,不至于让北方人一家独大。
万历皇帝释放出来的信号,表明只针对张居正党羽及,表现出赏罚公正之心,绝非任用私人。
万历皇帝打政治牌,就是反张居正,此后反张居正,会成为最近两年的政治正确。
这在政治上,有迎合群臣的意思,可以使得人心安定,张居正及党羽下去一个,其他政党可以趁机吞并,这样的核心人设,可是使朝局平稳过度。
最简单的解释,就是万历皇帝要求官员们站队。
为了表现出大度,万历皇帝加张居正伯爵俸,并且升张居正长子张敬修翰林院从五品侍讲学士。
张居正并不领情,上奏疏请乞骸骨,万历皇帝没有准。
八月三十,月末。
杨巍,嘉靖二十六年进士,今年已经六十五,山东无棣县人,他原本赋闲在家,接到万历皇帝的诏令,立即进京,可是到京后,才发现京城与以往不一样。
街道整齐干净,原本泥泞的街道,变的比石板路还要整洁,街道上人来人往,商铺众多,繁华更盛。
到京后先到吏部,随后上奏疏,请求觐见,这两天他可听说太多,不免担心朝廷,更担心圣天子,杨巍担心张居正会联合地方官,做出倒行逆施的事。
万历皇帝也在怀疑,身为皇帝,他敏感又多疑,他知道文官不会这么善罢甘
喜欢摆皇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