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的人在羡慕之余,往往都会大加赞美一番,而说者在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后,他们还不忘逮住自家调皮捣蛋的孩子教训一顿。
“死孩子,整天就知道玩,还不好好学习,你看你三姑妈家,你大老表多有出息,人家是大学生,以后都吃穿不愁了呢!”
自然,有羡慕者,就有嫉妒者,一些害红眼病的人就会撇着嘴,一脸的不以为然,冷冷地来上一段。
“有什么好稀罕的?看看那郭忠义,还有杨浦,还读过什么研究生呢,一个将他爹老倌孤雕雕地丟在农村老家,住一间小破房子,病了也没人管,也不拿一分钱回家。另一个干脆跑回来结婚,第二天却将礼钱全部一卷而走,留下累累债务全部丟给了老父老母。”
郭忠义是班别新村第一个“秀才”,大学毕业后直接读了研究生,而且研究的是钢铁,据说今后要做科学家。他父亲为了供他读书,五六十岁的人了,还去大山里到处收羊皮卖。
郭忠义毕业后分配到大学当讲师,因为娶了一个城里的女子为妻,就将他老父亲独自丟在农村,他老父亲病了去拓城找他,结果他妻子嫌弃老人,说老人整日无事就在阳台翻虱子,又不洗衣服不洗澡,羞人之极。
老人听后特别生气,连夜就回了家,从此不愿意再去拓城。
郭忠义要给老父钱,老婆不同意,并缠着他哭哭闹闹几天几夜,直到郭忠义再三保证不私自给钱才罢休。
逢年过节,因为老婆不愿意回农村老家,嫌他家脏,结果连续好几年郭忠义都没有能回家过年。
在前世,李八一听说郭忠义因为一项发明,获得了省政府一百万的奖励。可惜,那个时候他父亲早已死了多年,坟头上的草都长了半腰深。
另外一个杨浦,是猛连大村的,大学毕业后分在民族研究所工作,后来又读在职研究生。结婚的时候跑回老家农村结,婚事由父母贷款筹办,婚后第二天,两口子就将礼钱全部卷走,留下的是凌乱不堪的地面、青棚、未散的客人和数万块债务。
这两个人都是方圆数十里内最有名的读书人,却相继做出了让朴实的老百姓无法理解的事。
这在当时,农村才实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几年,很多老百姓正在努力解决吃饭问题,大多都不愿意让孩子去读书,而是帮着父母干活。
那个时候,很多人就连小学都无法读毕业,就像小梅她妈王光珍一样,早早就被喊回家干活。哪怕学习再好、自己再想读,父母都不给读,认为老农@民,只要识上几个字、会算一下简单的账就行。
这就是俗话说的“老农还想什么大前程”?
只有极少数开明的父母,或者有眼光的人,才会在孩子读书读得进、学习好的情况下让孩子一直往前读。
李远方是因为兄弟姐妹六个读过几天书,全部都变成了城里人,唯有自己不识字,只能在农村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苦。所以他立志要让孩子好好读书,跳出“农门”。
从小,父母就对李八一兄妹三人管得非常严,只要看到李八一在玩耍,就会被叫去干活,而只要李八一在读书做作业,哪怕再忙,都不会喊叫帮忙,就怕耽误李八一的学习。
李八一小的时候本来读书并不厉害,还特别贪玩,但因为不堪农村活计的繁重和生活的困苦,只好努力学习,慢慢从初中开始学习成绩越来越好,甚至最终考进了大学。
郭忠义、杨浦两人的行为,不但对村子里本来就不重视教育的人影响很大,就连李八一的父母都受到了影响,生恐自己也步两人父母的后尘,白白供书供出一个白眼狼。所以就经常在李八一耳边唠叨。
就在那个时候,李八一在心里暗暗发誓,自己一定要挣到大钱,要让父母过上好日子。要让邻里乡亲看看,不是哪个读大学的人都是狼心狗肺,都不懂得感恩,不会孝顺父母。
可惜,前世李八一奋斗了一生,仍然一无所有,仍然整日为生存而在外奔波,没能尽好孝道,逢年过节也不敢回家,甚至就连母亲过世也不在身边,毫无例外也是走了前两人的路,成了村邻和亲戚攻击的对象。
这一世,李八一终于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不但要回丢失的八千块钱,还短短时间就赚取了数千万财富,已经拥有了孝敬父母的资本,也拥有改变身边亲戚朋友命运的能力。
李远方极为要强,他认为自己之所以回农村种地,就是因为没有读过书,不识字,他不愿意子女还像自己一样,代代当农民,干的活比别人累、比别人苦,吃的却比别人差。
他和妻子起早贪黑拼命挣钱供三个孩子读书,就是想改变孩子们的命运,让他们也成城里人,端上铁饭碗,吃上公家饭,旱涝保收。
当然,还有一点,就是不服输,想在他那群生活于城里的兄弟姊妹中争一口气,想给一直看不起他的老母亲看看,虽然他是农民,他不识字,但他照样能将子女培养成李氏门中最有出息的人。
不论是李远方还是王应芹,其实对于物质的欲@望都不大,只要儿子争气,能给他们挣点脸面,老来干不动活了能好好赡养他们,有了病能有钱医治,这就是他们一生最大的愿望。
“你怎么又改回汉族?我还正准备将你弟弟也改成彝族呢!”
憋了几天,李远方实在忍不住,就问起儿子道。若不是见儿子自读了大学后,整个人变得成熟稳重许多,做事还
喜欢李八一升官记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