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朱由检即位的时候,大明帝国已经是一个烂摊子了,朱由检虽然有心治国,但他没有治国的才能,所作所为反倒是像提着汽油桶在救火一般。
他生性多疑而任察,好刚而尚气,任察则苛刻寡恩,尚气则急遽失措。所用非人,政策不明,抚剿不定,甚至遥控指挥前线,官员无所适从;在位十七年,更换过五十个内阁大学士和首辅,史称崇祯五十相,搞得大臣与百姓都离心离德。
又重用宦官,而宦官正是一切贪污的源头,文武百官都必须靠贿赂宦官才能维持性命和地位,因而无官不贪,吏治败坏,连朱由检自己也是死要钱,把国家玩到灭亡,一点都不冤枉。
十七年不是一段短暂的时间,他不思改革,竟然还有脸说:“我不是亡国之君,你们都是亡国之臣。”可说是至死也不悔悟。
民变的问题,本该用政治手段根绝,一味地使用武力,而不能妥善安置饥民,寇是绝对剿不完的。流寇初起的时候,众将官剿寇也不是很认真,因为有寇可剿,他们才可以到处游走勒索,没寇可剿,自然是鸟尽弓藏,回边关喝西北风去。
比较夸张一点的,官兵遇见流寇,先问今天要打真仗还是打假仗,若是要打假仗,流寇随手丢下一些金银旗号,官兵假装追赶一番,然后就收拾战利品报功去。
此外大明帝国剿寇部队的纪律非常差,走到哪里抢到哪里,纵兵qiáng_jiān妇女,砍百姓的头冒充是杀敌的功绩,手段凶残的程度让流寇自叹不如。朝廷是派兵剿寇,百姓是望寇剿兵,大顺军甚至喊出剿兵安民的口号,攻城略地焉得不摧枯拉朽一般。
可惜的是,李自成在北京城一个月,手下与部队都急速腐败,彷佛天下已经太平一般,忙着搜括享乐;不能招抚吴三桂,又败于一片石,都和那个月的失当措施有关。
他屠杀功臣的时间也太早了些,早在进入北京之前,就先杀了罗汝才等几个势力较大的大头目。罗汝才外号曹操,是流寇当中实力仅次于李自成与张献忠的,这虽然有统一军权的考虑,但也引起了归附的各营流寇不满;而且李自成善攻,罗汝才善守,少了罗汝才的大顺军面对清军的追击时就很难固守既有地盘。后来又杀害李岩,更使得多人求去,部队解体。
其实李自成的雄才大略,比起农民起义的前辈刘邦、朱元璋毫不逊色,只是运气实在差了点,先是外患跑来插花,后来竟然死于乡勇之手。真命天子号称真命,确实是需要几分运气在内。
一个励精图治的君主,却以自杀结束了二百七十七年的大明王朝,一封慌乱中留下的遗书,竟意外的道出了自杀幕后的秘密,崇祯之死是无颜面对江山永逝的无奈?还是走投无路的被动选择?
一个春日的拂晓,往日庄严肃穆的紫禁城一片混乱,一个中年人和他的一个随从互相搀扶着爬上了紫禁城北边的万岁山,他们找到两棵一人高的海棠树,然后拿出随身带着的绳子,在树上上吊自杀了。
这个上吊自杀的中年人就是大明朝的崇祯皇帝朱由检,崇祯皇帝死得非常狼狈,他披散着头发,穿着蓝色的衣服,左脚光着,只有右脚上穿着一只红鞋,但是即使是这样的情况下,崇祯皇帝为了避免后人对他的死产生不必要的猜测,还是特意留下了一封遗书,对他的自杀作了一个说明,那么这个当了十七年皇帝的崇祯究竟为什么会自杀?他的死又是谁造成的呢?
时间回到崇祯十七年,这一段时间,京城始终是天色晦暗,尘土飞扬,北京城冥冥中似乎弥漫着一种不祥的意味。节日的喜庆早已被焦虑不安所取代,有钱的富户开始挖地窖藏金银财宝,官宦人家也开始暗中收拾细软,做好了离京的准备,京城陷入茫然恐慌之中。
让北京城陷入恐慌的是漫天飞舞的传言,先是有人说,李自成的大军已经开出关中,进入了山西地界,很快就要打到北京了;又有传言说,大明皇帝的老家安徽凤阳发生了严重的地震,震动了大明朝的龙脉。传言中最可怕的是说有人夜晚经过紫禁城正门,经常会听到鬼魂的喧闹和哀嚎,那些鬼魂好像是大明朝曾经的皇亲国戚们,总之一句话大明朝气数已尽了。
和北京城内的恐慌比起来,皇宫中似乎显得平静许多,这一天是正月初三,崇祯皇帝在宫中接见了一个大臣,这天的接见极为隐秘,除了崇祯自己以外没有人知道将要谈得是什么话题。谈话之前,崇祯让所有的人退出,一主一臣就这样从清晨一直谈到了第二天的黎明破晓时节,才算把事情讨论的清清楚楚。
那么崇祯皇帝这样一次秘密的会见谈论得内容是什么?提起这件事还要先来看看当时中国的形势。
当时的中国可以说是混乱的年代,定都北京的大明皇帝崇祯,已经不是中国唯一的皇帝了,在北京东边的沈阳有虎视眈眈的大清军队,在北京的西面有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崇祯皇帝在位的十七年中这三股势力一直是此消彼涨,但这一年原来均衡的势力被打破了,在这一年的年初,曾经的草寇李自成在古城西安建国,国号大顺,建国的开始,李自成作的第一个决定就是要挺进中原,矛头直指北京城。
面对这样的局面,当时大明朝的大臣们也是议论纷纷,有主和的,也有主战的,那其中有一位叫做李明睿的大臣,他的建议就比较有创意,是主张三十六计走
喜欢不死贱男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