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下诏,命令大将军盛庸统帅平燕诸军北伐,副将军吴杰进兵定州,都督徐凯等人屯于沧州。
燕王朱棣听说盛庸向北平方向进发,便想先发制人进攻沧州,又怕明军有备,就对外扬言要出征辽东的明军。
燕军的将士听说又要大冷天去辽东作战,皆郁郁不乐。走到通州时,郑和入账,劝说燕王:“现在大敌当前,我们却出军远征辽东苦寒之地,士卒离心,恐怕出师不利。”
朱棣撤去旁人,对郑和说:“现在明将盛庸驻军德州,吴杰、平安守定州,徐凯和陶铭在沧州筑固城池,相互倚持为犄角之势。我们现在出军,实际上是要去奇袭沧州,德州、定州城坚墙厚,肯定不能攻下。沧州城溃塌日久,现在天寒地冻,明军筑固城墙的速度肯定很慢,乘他们懈怠之时,我们袭击必能攻下。”郑和听了,恍然大悟。
燕兵到了天津,经过直沽,朱棣忽然下令军队转向南行,燕兵大多不明就理,纷纷询问:“我们不是向东征辽吗?怎么又向南进军呢?”
燕王朱棣装神弄鬼,一脸神秘地回答:“夜间我看见有两道白光,自东北指向西南,占卜一卦,卦象表示南行大吉。”于是他指挥燕兵急行军,一昼夜疾行三百里,黎明时分,已经到了沧州的城下。
明将徐凯听取间谍报告说朱棣带兵去攻打辽东,因此正不紧不慢地督促明兵抬石头、和泥灰修筑城池。燕兵突然到了城下,明军才发觉敌人来到,大多兵士颤栗哆嗦,吓得连甲胄都来不及穿。
燕兵不顾疲劳,肉身登城,不久攻陷城池。徐凯等将慌忙逃跑,半路又遭早已埋伏好的燕兵截击,数将皆被活捉,明军被燕军斩首一万多兵,投降的数万明兵,皆被燕将谭渊下令活埋。
朱棣又命令驻扎于直沽的燕兵乘大船顺流而北,满载缴获的辎重财物。他本人亲自率军循河而南,屯军馆陶,出掠大名,烧毁明军军饷无数。不久,燕王又率军至汶上,掠济宁,明将盛庸、铁铉避其锋芒,跟在燕军后面,在东昌扎营。明军先锋将孙霖刚到滑口,即被燕军袭败,孙霖败走。
燕军集合在东昌,准备向明军发动攻击。盛庸、铁铉二人听闻燕军将到,忙着宰牛犒功将士,誓师励众,做足了思想工作,准备背城决战。
由于燕兵屡胜,已经有轻敌之心,看见明军出城列阵,燕兵一哄而上。明军早已经埋伏的火器、毒弩一起齐发,燕军死伤甚众,此时明将平安所率领的部队明军杀到,与盛庸合军,双方大战了起来。
燕王朱棣故伎重施,他以精骑冲左掖,突入明军的中坚,明军厚集,围朱棣数重,把这位燕王天天包围起来。幸亏郑和等人率领劲兵轮番攻击明军阵地东北角,使得盛庸等人撤西南角兵士前击抵挡,包围燕王的明军稍稍减缓。
郑和率领精骑突入阵中,奋死力战,保护朱棣冲出重围。燕将张玉不知燕王已经安全撤走,拼死突入明军阵中想要救主,最终力竭,被明军连人带马剁成数截。明军乘胜进击,斩杀燕兵一万多人,燕兵大败,明军尾随追击,又击杀燕军数万人。
此次大战,如果没有建文帝先前不许加害燕王的诏书,朱棣再有十条命也已经报销掉。朱棣自己也得了便宜卖乖,每战皆挺身而出,与明军短兵相接。加上他本人精于骑射,每次燕兵大败,他常常一人一骑殿后,搭箭发矢,射毙追兵成百上千,让自己的部队能安然得脱。这种不公平竞争,明兵明将只得自认倒霉,望人兴叹。
逃跑的途中,朱棣儿子朱高煦又及时驰援,击退盛庸的追兵,不久燕将朱禄等人也赶到,众人合军,部伍稍微休整。听闻大将张玉战死,燕王痛哭,叹道:“胜负乃兵家常事,不足为虑。在艰难之际,失去如此的良将,实在是让人可悲可恨。”日后朱棣称帝,以张玉为靖难第一功臣,追封荣国公、河间王。
东昌大捷消息传来,建文帝大喜,入太庙祭祖,祭告东昌大捷,并赏赐财物,褒奖将士。
燕王朱棣返回北平,亲自撰写祭文,追悼张玉等阵亡将士,并在众人面前脱下自己的战袍焚烧,以衣祭祀亡者,哭奠说道:“虽然只是薄薄的一件衣服,但是表示我与你们的结义之心。”这种收买人心的表演很有效果,燕军将士父兄子弟们看见了,皆感动得痛哭不已。
追悼会开完,朱棣再集合将士,总结东昌战役大败的原因,他对将士说:“从前数战,我们燕军每战必胜,东昌一役,接战即退,所以前功尽弃。你们奋不顾身拚战,才能逃出万死,所谓的不怕死的人必生。此后,千万不可以轻敌,千万不可以退却,违者杀无赦。”
燕军又出师,攻打保定。当时明军盛庸集合诸军二十万兵驻守德州,吴杰、平安率军进出真定。
郑和建议先集重兵攻陷定州,朱棣表示不可:“野战容易,攻城困难。现在盛庸聚兵于德州,吴杰、平安驻守真定,相为犄角,若攻城未下,两部明军合势来援,坚城在前,强敌于后,胜负难判。今真定距离德州二百多里,我军杀入其中,敌军必定出来迎战,只要取其一军,其余敌军必能攻破。”
郑和不解,又问:“我军夹于两敌之间,如果他们腹背夹攻,那怎么办呢?”
朱棣说:“百里之外,势不相及,两军相击,胜败就在呼吸间,虽有百步都不能相救,更何况是二百里。”
燕军度过滹沱河,朱
喜欢不死贱男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