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阿拉汉有些奇怪。
他没和大明边军打过交道,不过听过往商旅讲过,这些边军对百姓欺压奴役,贪得无厌。对外敌胆小如鼠,懦弱无能。就是靠着城高河深,才勉强守着江山。
既然是这样的部队,他感觉只要展示了叶尔羌勇士的神勇,吓也能把明军吓死,这些明军肯定会弃城而逃。
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他亲眼看着这些大明边军顶着箭雨,砍断搭到垛口的绳索,砍翻攀到垛口的叶尔羌国勇士。
垛口一个明军被射倒了,就会有另一个明军毫不犹豫的顶上来,亡命劲儿不弱于他的勇士。
这是怎么一回事?消息过时了?
阿拉汉哪知道,嘉峪关作为大明最边远的关口,作为关西七卫归宿地,被朝廷派到这里的士卒都有几分野性,是敢战之兵。
军官则多是犯了各种错降职削职驱逐过来的,能保住性命不祸及家人就不错了。这些人死也要死在边关,敢再犯大错,那就别怪皇帝心狠手辣了。
更有赖茅五百卖命的家将督阵,这些人根本没有退路。
这五百家将如果认真查起身世,恐怕没几个清白的。这些人一般都有一身好武艺,谁过得好好的日子,能跑边关喝西北风?给一个没大出息的赝品卫帅卖命?
这些人几乎都如云辉兄弟一般,有一段黑历史,中原混不下去了,才来到这里避风。都不是什么良善之辈,也都有一股狠劲儿,不然早被周围如狼似虎的家伙欺负死了。
赖茅出身武将世家。祖上曾是朱元璋账下四品侍卫统领,外号癞痢头。他的脑袋不是癞痢头,得这外号一方面是因为他姓赖,另一方面是说他出了名的难治,敢打敢杀,深得朱元璋喜爱。
只可惜这个家伙大字不识一箩筐,才没有什么大出息。只给子孙混了一个四品军衔,世袭罔替。
朱元璋得天下后,和他出生入死的部下总要有个交待,这样世袭罔替的荣衔封了不少。给这些人子孙一个荣衔,也显得皇恩浩荡。再说那么多子孙里只有一人继承没实权的荣衔,也不算什么。
像赖家这样的家族,为了激励子孙,采用的不是嫡长子继承军衔制度,而是能者上的制度,所以每一代继承军衔的都不是孬种,几乎都能混个实职。甚至有好几代还更进一步,摸到了三品的边。
到了赖茅这一辈,有继承权的赖家男丁七十二人,赶上孔子的七十二弟子了。赖茅能从这些自小练武的军武后代中脱颖而出,不能不说是真有几分本事。
可惜赖茅一直在鸟不拉屎的边军混,还是嘉峪关这样最遥远地方,始终捞不着大钱,囊中羞涩,上下打点的能力不足。
恶性循环的结果,就是始终不能晋升。哪怕担任了三品卫帅,居然军衔没提上去,成了一个赝品卫帅。
也有人出主意给他,少养点儿家将,攒点钱打点疏通,争取早日转正。可是赖茅比谁都明白没了卖命的家将,怎么能控制住这些刺头边军?真那样做了,恐怕他这个赝品位置也坐不稳了。
空头饷赖茅敢吃,大明将领约定俗成的赚钱门道,没人说他什么。
但是他不敢克扣军粮。嘉峪关士兵不好对付,很可能为一口饭闹起来,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现在好了,这些吃饱喝足的家伙有充足体力,总算派到了用场。
赖茅把嘉峪关四千人扣除家将、弓箭手和炮手等勤杂人员,剩下的三千人分成了三班轮换,八个小时一班,分段防守,责任到人,谁的位置出了纰漏,就军法从事。
现在嘉峪关四门紧闭,跑都没地方跑,谁敢不守住自己这一段城墙?真临阵脱逃,那就是不等敌人杀死,自己就被长官就地正法了。
每个人都知道已经派人去求援了,据说还是分头向都司和开荒团求援。可是每个人心底都有些绝望。
魏泽这个都司捞钱是把好手,从晋省捞到陕省,是排得上字号的军中大佬。
可是论打仗就是一塌糊涂。能及时派出援军救他们吗?虽然说援军肯定会有,可是自己这些人能坚持多久?三天?五天?还是八天?
援军真一个月后来,恐怕连收尸都来不及了。
至于说向开荒团求救,我呸,哪个脑残出这么个主意给卫帅?开荒团和大明是互不相干的两个系统,大明防着开荒团呢。就算国土丢了,也不可能让开荒团来帮着守城。
再说,开荒团不该你欠你,凭什么千里迢迢来给你守城啊?怎么听这主意怎么是扯淡,这不是糊弄大家玩吗?用这望梅止渴的招,有些太下作了吧?平时看卫帅挺实在个人,怎么现在也开始忽悠门子了?
不过现在除了固守待援,也别无他法。全城军民人等只能听天由命了。
叶尔羌大军退到远处扎营,嘉峪关又恢复了平静。
阿拉汉没再进攻,他在造梯子。
无论是多么简单的梯子,也比顺着绳索攀援强。进攻的战士在梯子上,起码可以举着盾牌拿着刀,有了一份自保能力。
赖茅城外墩台哨所没偷工减料,七八间房子拆掉后,用椽子、檩子、梁柱,造出了二十来架十米长梯子。
赖茅觉得还是太少,又让士兵顺着嘉峪关旁山谷寻找树木,他的目标是造一百副梯子,争取一次进攻就把敌人打垮。
只有在大军到来前,抢先拿下嘉峪关,才能让他的军事才华为人瞩目,在叶尔羌军方爬到更高位置。
<喜欢大明开荒团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