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比利亚的教育体系是个十分有个性和特色的体系,
的教育体制主要分
为学前教育、普及教育、学士教育、高等教育以及职业培训。
2到3岁的儿童可以自愿上幼儿园小班,4到5岁上大班。国家的幼儿园是免费的,义务普及教育(6~16岁)也是如此,并且交通和食堂也是免费的。普及教育的对象是6到14岁的儿童。初小三年,高小两年,初中三年。小学主要课程有语文、数学、社会和自然体验、艺术表达、音乐和体育。初中增加了人文与自然科学、外语和宗教等课程。学生完成初中学业后可以选择升入综合中学(高中,也称大学预科),也可以自谋职业。
联邦的教育部对于各个学区学校的教授课程的内容没有特定要求和规定,唯一有明确规定的是对于每周的教学时间有着最低固定要求。
全邦的学校教育设施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都一应俱全,各种活动室、体育场馆、教学活动中心都设施齐全,从马德里到塞维利亚,从瓦伦西亚到巴塞罗那,不管在哪里,学校的教育设施的不偏不倚都是让学生们满意的。
教育部对于手下学校的管理也比较宽松,除了及特殊情况下基本上不给于学校的教学问题做出任何的硬性要求。所以伊比利亚的学生和学校都有着极其巨大的教学自由,学生们大多都享受着自己安逸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慢慢度过自己的青春时光。
本来应该是这样的。
自从教育部突然提出准备在邦内建设一所与全世界接轨的新型学院舰式联合学校之后,这种安逸和和谐的环境就再也不存在了。
在即使在经济高度发展的新时代,伊比利亚邦相比于新兴的东方文化区和新大陆文化区甚至老东欧文化区都不是十分富裕的地区。
这里的人早已经失去了大航海时代时的那种自命不凡和对挑战和探险的执着渴望。习惯于平凡,安心于被世界的大潮遗忘。
这种淡然的思维仅仅从她们的教育特色就能看出来。从上个世界的教育大改革到现在,整个伊比利亚邦全邦没有建立一所现代化学院舰。
当世界上大多数地区和学校逐渐从纷闹的城市搬到大洋和海港时,伊比利亚的学校依然还是建在他们老祖先所在的地方按照他们原来一百年来的传统继续着他们的传统。
直到这次联邦提出和联邦全面接轨建立新型高等中学学院舰学校为止。
全邦五十个教学区,十七个自由学院联合将首先从中筛选出一半高等中学出来组建学院舰。剩下的一半继续呆在地上,等待下一波的学校改革。
倒不是伊比利亚教育部诚心吊学生们的胃口,而是教育部真心没有这么多的钱。只能一次性承担一半高等中学学校的学院舰化改造,另一半只得等到教育改造经费攒够了再说了,至于下一波什么时候……谁知道呢?
于是,问题也就出来了,现实也就十分明显了。全邦只有不到一半的学校和学校有机会进入现代化的学院舰学校学习。而剩下的则要继续在路上那些落后与时代的学校苦熬。
至于选择的方法则是通过统一考核来筛选。但是这里就出现了问题了。
与东方教育系统不同,伊比利亚的教育系统缺少统一的教学任务和教学要求,学校间相互之间教授的课程和使用的教材各不相同造成了学校之间难以通过统一的考试来衡量学生和学校的水平。
那么既然通过一般教学考试不能统一评价学校,总得找出一种比较公平的方法让学生们没有怨言的选出胜者呀。
通过一年多的学校调查和社会调查,从社会和学生们提出的十几个方案中,教育部选出了几条比较靠谱的选择方法。
第一条是按照升学率和就业率。
第二条是按照各个学校的学生考核合格率第三条是通过社会大投票选拔第一条本来是得到了社会的一致认同,但是却在征求学生意见的时候遭到了激烈的反对。
这很正常,就业率和升学率高的学校在哪个地区都是比较固定的,这种明显的树大招风的选举方式让接到消息的非重点学校学生和家长觉得十分不公平,被非大城市地区的家长和学生抗议者给推翻了。
第二条各校自我考核的方式得到了各个学校和学生的支持,但是却在最后被联邦教育部给压了下去。
学校自我学生考核合格率?那种东西都是学校自己说了算,这样没有丝毫标准的标准能算数吗?为了联邦教育的未来,教育部最终在一片反对中否定了这一条。
社会大投票怎么样?最后的反映是也不靠谱,社会投票决定学生的命运,那这些学生是不是太悲惨可怜了?考虑和提出这条建议的教育部副部长甚至被激动的学生家长堵了家里差点被当成斗牛给刺了。
三条都不行,那么教育部只得拿出了最后一条方案了。
和其他的联邦选拔校际参赛学校的标准一样,以每年联邦教育部考核验收各学校教育水平和教学成果为标准,首先排除掉教学成果不理想和学生学习积极性较差的学校。
然后让教学成果符合国家标准的学校们自由选择大多数学校可以接受的,可以公开评比的方式选拔优胜学校。经过了一年多的校际调查和投票统计。
争论了长达三年的伊比利亚学校第一批学院舰化学校学校选拔方法终于在去年春天敲定了。通过教育部学生学习水平审查合格的学
喜欢战车少女与战场女武神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