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杂拌

首页 >> 网游小说 >> 散文杂拌(章节目录)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iuu123.com/286169/

胡侃北京的土著艺术(1/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1/2)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北京这地方被叫作文化故都已经有些年,打我小时候就听见有人这么称呼它,没听见有人反对,可见是得到了大家认可。

既是文化故都,必得有它独特的文化面貌,什么是北京的地方文化?什么是北京的土著艺术呢?这就有争论了,不见得挂京字的就是京都土产,举例来说,“京韵大鼓”,打头就是京字,而且全国就这一份,总该没说的了吧,且慢,查查几十年前的旧笔记,你会发现它原来叫“津韵大鼓”,原本来自天津,在北京落户之后才改成这个名字,就像在美国的那些彼得·李,乔治·张一样,虽持美国护照,但非土著居民。“京韵大鼓”尚且如此,至于“京梆子”、“京皮影”、“京酱肘子”、“京酱园”那就更没准谱了。如今山西梆子、滦州皮影在本地还挑着大梁,在北京落户的一支你就敢说是北京特产?在北京开酱园的大都是河北人,肉杠子向来是山东人的专利,传到这儿一支,就列入北京土特产目录,难免叫人不服气。

虽说不服,可还不能生气,因为还有另一面道理。梆子确是从山西传到北京的,可您听听李桂云唱的跟丁果仙唱的是一个味吗?别的不说,就听唱吧,山西梆子唱念都是晋腔,京梆子唱的是京腔,就是上韵也按京戏的路子上湖广韵,跟山西口音差着几百里地呢。北京“萃华楼”的“京酱肉丝”跟济南的“酱炒肉丝”也不一个味。别听北京山东馆的掌柜说话还常带点怯口,管“吃什么”叫“漆席么”,真正山东人一听就觉得变味了。并不是北京人爱把别人粉往自己脸上擦,实在是北京的历史造成的。它作为中国的首都,已经六百多年,居民既来自各省各地,也是全国精神和文化财富交流汇集之所,天长日久,没发展的东西渐渐被淘汰,有根基的留下来,在这个大熔炉里,融化、综合、分解、改造成另一种模样,就成为有自己特色的东西了。所以北京的地方艺术和各地的地方艺术有点不同。外省地方文艺,多产自本乡本土,北京则集各家之长,又染上自己色彩,变成自己的东西。产于他乡,成于京城,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京戏。去年纪念徽班进京二百周年,二百年前安徽地方戏进京朝贡,在这里落下脚,在此与皮簧、吹腔等融合,接受昆腔、梆子的影响,形成了今天的姓京的大戏。

用这个观点来认定北京地方艺术,路子可谓宽矣,品种可谓广矣。王佩一大臣的铁片大鼓,关学曾的琴书,连魏喜奎的“奉调”也得算北京土著艺术,因为在这些艺术的原产地绝听不到今天这样的东西。

表演艺术如此,别的艺术门类也不例外。毛**曾说北京的建筑艺术特色是四合院,其实四合院是遍采北方民居之长,加以综合改造而形成的,此外玉器雕琢,有京作,苏作,广作之分;烟壶内画,有京派,冀派,粤派之别,过去就连娶亲的饮场,花轿的装扮,出殡的执事,棺罩的花样都有自己的特点。若再扩大到生活文化范围,穿衣有穿衣的学问,如今虽有很大改变,但仍留下不少遗迹,作为民俗文化来研究是大有可为的。说个笑话当例子,刚进北京不久,我得了几元稿费,买了件纺绸衬衫,是我生来最好的一件衣裳了,平日舍不得穿。正好在伏天时,有位老北京朋友过生日,我正儿八经把衬衫熨平穿了去贺寿,坐下之后,见他们全家都穿着旧夏布小褂,我正为自己的绸衫得意,他母亲过来了,这位大妈平日拿我们当子侄看待,就笑嘻嘻地冲我说:“哟,大侄子,你们革命干部可真艰苦哇,都数三伏了,纺绸还没下身哪。嘴里省一口,也该买件夏布褂子,年轻轻的别叫人笑话……”他儿子就说:“快歇着您的吧,现在哪还这么多讲究哇。”两人说得我莫名其妙,过后打听别人才知道,北京人只在入夏的时候才穿串绸(即纺绸),只要日子过得去,一数伏就该换下来,有钱可以穿罗穿纱,没钱穿夏布也算应节气,再穿纺绸就成老憨了。

外地产的比较原始,比较粗糙的艺术进了北京何以就发展成比较成熟,比较精致了呢?我有个看法,不知是否有点反动,我觉得艺术这玩艺是要吃饱了肚子有闲心时才可以仔细琢磨,精心从事。弄它的人还得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艺术修养。北京作为首都,有钱有文化的闲人不多,吃饱了没事干就静下心来钻研雕琢艺术品,这才能精益求精,争奇斗胜。即使是艺人们自己发展创作,在北京也比别的地方更有有利的条件,旧话说“无有君子,不养艺人”,北京这地方有闲钱有欣赏能力的人多,艺人们就容易混饱肚子,北京这地方能见到各地各省甚至番帮海外的艺术精品,也确有扩大眼界,增广见识的机会,这就为艺术家们进一步发展自己的才能提供了条件。过去几代京剧艺术家其籍贯虽多系安徽、湖北、江苏等南方诸省,而艺术上的功成名就皆在北京,就是个证明。

但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地方的,民间的纯朴,健康,乡土气息民间气息浓厚的艺术,一经这些统治阶层的文人大佬加工改造,就带上了统治阶级的思想色彩和贵族化的艺术趣味。贵族文人常有的富贵气酸腐味一渗入艺术领域,就像把一杓肥油加进了雨前龙井中,玷污了整个优美境界。更何况,统治层中的人有权有钱却没有文化修养的大有人在,为了迎合这一部分人的趣味,更易沾上庸俗繁琐的毛病。这一点在工艺美术中看

喜欢散文杂拌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状态提示:胡侃北京的土著艺术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1/2)
返回顶部
站内强推 天启风云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鉴宝大师 传承基地 欢想世界 巨星从创造营开始 永恒圣王 乡村小傻子 重生初中校园:超级女学生 仙路争锋
经典收藏 雪鹰领主 大主宰 天火大道 巫神纪 全能游戏设计师 天域苍穹 星星之火,可以撩你 斗罗之我是素云涛 斗罗之无敌宗主 明末传奇之钢铁脊梁
最近更新 梦界创生 快穿之永世相随 君少心头宝,夫人哪里跑 蓝色风雨恋 北里志 剑绝九天 桃花源 都市狂少 长纤劫 女配一路碾压
散文杂拌 周远廉 - 散文杂拌 全文阅读 - 散文杂拌 txt下载 - 散文杂拌 最新章节" - 好看的网游小说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