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新招的民团队员,仇鹰是他们的团长,自然不能不管。但仇鹰的管多是从宏观制度上的管,以及微观上的问寒问暖。
这都是赵明出的主意。赵明说,千万别说这问寒问暖是虚情假意,譬如你是个普通百姓,而县委书记到你的家里来,与你拉家常,问你需要什么,听取你的要求,你难道觉得这是假的?
不,这是真的!因为绝大多数百姓,都会以书记的拜访为荣,把与书记合影的照片,挂在堂屋正中,以示荣宠。
再说,直接与士兵们打成一片,也容易听到最真实的声音,对于改进管理、训练等,其作用不可低估。当然,仇鹰也是在做表率,或做样子。这个样子,就是关心下属,爱兵的样子。
但除此之外,日常训练仇鹰确实是照顾不过来的。
赵冬是情报专业毕业,他最擅长的是情报。可是,仇鹰现在最差的是基层军官,而最早一批队员,却暂时还无法担负起教官的重任。所以,只能暂时委屈赵冬这位情报大才了。
民团成立,对于四村来说是件大事,对于仇鹰来说,更是件大事。因此,在拿到坤甸殖民当局发放的“四村民团”执照时,仇鹰的步伐才正式迈开。
所谓步伐,首先是招人。要招人,在四村之中自然没什么人才。这事,自然又得落在坤甸的赵屠猴身上。
坤甸,是华人到达南洋的第一站,即便不在这儿长住,他们也要上岸休整两天,然后再坐船去其他地方。因此,坤甸新贵“南华公司”的招聘广告,总是张贴在坤甸入境检验处最显眼的地方。
当然,这种显眼也是有代价的,其中曲折,此文不作探讨。谁说西方人不腐败,仇鹰就跟他急。
南华公司招聘的人,主要有三类:
一类是有文化的华人,特别是有西式教育背景的人,譬如高小、初中毕业生,就是南华公司的最爱。高中毕业生?暂时还是不要想了,当然,偶尔还有大学毕业生,算是可遇不可求了。高中毕业生和大学毕业生,自然珍贵,他们可以做工程师,可以做教师,仇鹰向来是把他们当成一流人才使用的。
二类是招聘公司安保,也即安全保卫。这类人才明确要求,要么从过军,是退伍军人,要么拥有一定功夫在身,敢杀敢拼。
三类是技术工人和普通工人,南华公司,不但是商贸公司,而且也是实业公司,他们在近郊正在建设一家造船厂,很快将动工轧钢厂、机械厂等工厂,需要的工人很多。
最后一类则是招收垦殖工人。婆罗洲热带雨林,人烟稀少,到处都是荒地,有实力的公司,完全可以投资农业,组建各类农场。
招收这四类人,并不是仇鹰一个人的主意,而是赵氏人才包括后面引进的工程师人才,与仇鹰共同讨论的结果。
第一类文化人的重要性不用多说。来南洋的华人里,也有在华夏混不不如意,或者破产的读书人,这类人,只要不是之夫者也的迂夫子,仇鹰自然要将其网络过来,以壮大自己。仇鹰现在用得上文化人的地方很多,小学教师,工厂管事、技术人员,民团教习,公司管事等,都需要文化人。其中民团教习,是专指文化教员,民团必须进行扫盲教育才行。
好在南洋华人的受教育层面,真还比华夏更好一些。在华夏,此时的文盲率大概是90,而在南洋的青年中,文盲率只有40左右,大多数青年,都有如此前的仇鹰一样,是读过三两年私塾的。
二类安保人员,事实上分为两类,一类是真实的安保,另类则是为四村民团储备军事人才,此外,新建立的工厂也得有自己的武装力量。为什么仇鹰要选择民团、保安这类名义,原因就在于,这个时代民团、保安团之类的武装力量,比较普遍,在官方的允许范围之内,即便不太允许,只要走走关系,关系到位,上面也是挣只眼闭只眼。
军事人才,如果仅仅是局限于四村,大家也可以想像一下,四个村庄,出现几百个合格的兵员是可能的,但能出现几十名将军几名元帅么?指挥型人才,并不是训练出来的,天赋非常重要。譬如,一所大学,可以批量生产硕士、博士,但却不能批量生产科学家,因为科学家学校是培养不出来的,得有天赋;又如大学中文系,可以培养无数的中文高手、语文老师,但却培养不出一名作家。
三类人才不用说了,技术工人和普通工人,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仇鹰要想彻底摧毁倭人和土著把持的秩序,仅靠系统的兑换是绝对不行的。
最后一类招收垦殖工人,这是赵氏人才和工程师队伍下的一招大棋!南洋,是海外华人最为集中之地,总量达数千万之多,完全可以建立一个或几个以华人为主的国家,譬如英国一个国家,至少就出现了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这三个大国,这是英国移民的结果,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没有美国站在英国后面,英国早就被打得渣渣不剩。
只是,华人向海外移民的总数,并不比英国少,但最后在华夏之外的势力,连一个华人主政的只有百万人口的新加坡,竟然还是反华夏的,可见华人移民政策的失败。
招收垦殖工人,实际上就是将新到南洋的华人集中到一起,这些人,还没受到老移民的影响,对华夏还有比较强的认同感,如果有三两万新移民聚集到一起,不但其人数本身就是一股力量,而且还可从中招收到合格的兵员
喜欢南洋抗战之铁血狂飙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