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远打算在离开上郡返回夏阳之前,专门巡查一边郡里。随着他统辖地域的扩大,这有可能是他最后一次巡查一郡之内的各县。
以后就是对着各郡指挥了,不知道会不会脱离基层屯民和百姓,离他们原来越远呢?
他心中暗暗发誓,不去做皇宫里的孤家寡人,争取成为与基层军卒百姓常在一起,能够饱览时代画卷的新帝。
他并不知道,与此同时另一位人物也在心中暗暗发誓,希望效仿光武,能够一举复兴汉室。
几日后,尚在高奴城的童远,见到了董白派来的使者。使者只带来一封信,并没有什么口头消息。
童远读了信,一眼就看出这文笔是蔡琰写的,但他没有过多关注文笔,而是被内容所震撼。
盘踞武都的皇甫嵩、益州牧刘焉和徐州刺史陶谦,均在去年底去世。
那皇甫嵩已经病了大半年,尤其是去年春天以后,愈发重了起来。
此前,他花了不少的心思,与一位文士仔细谋划了不少事情。接下来他韬光隐晦,专门表现的低调消沉。
不想,他这假装的低调,最后变成了真的低调。他后来不知得到了什么消息,竟然主动避走武都郡,从此一病不起。
他去世以后,所部郡县兵被雍州刺史贾诩吞并,几千名精锐部曲却烟消云散,不知去了哪里。
而那刘焉则在上回兵败丧子以后一蹶不振,他的驻地绵竹又发生大火,打造的天子级别的车乘,全被烧毁,不得已迁往成都。再加上朝廷和天下对他的指责,更让他无地自容。
就这样,刘焉到了成都重病不起。最后,他慎重地嘱托幼子刘璋、重臣庞義、赵韪、张松等,要休养生息,安抚东州人,争取吸纳更多中原人才,奠定光复汉室的基础。
至此,刘焉病逝,刘璋继为益州牧。
而那陶谦的事情就更为耳熟能详了。与三让徐州相似,在陶谦生前的努力下,以及糜竺、陈登、孔融的劝说下,以豫州刺史的身份,统领徐州。
刘备此时有原本的幽州精锐,以及数千穷苦难民武装,又得到陶谦调拨给他的四千丹阳兵。此时实力颇强,正式成为不容忽视的一方势力。
当然,董白等人所知有限,不知道这些变动之中,又会冒出怎样的英雄人物。可是童远却暗暗记下,知道自己需要加快脚步,否则就要和刘备抢赵云、诸葛亮了。若是让刘备走到那一步,估计是平添自己的麻烦罢了。
其实,刘备已经在聚拢各方人才了。之前通过四海商帮联络上的汝南陈到,此时因为佩服刘备的为人,又看中他的英雄本领,已经响应号召,携本部加入其麾下了。
人才啊,公孙瓒手下的那位,可决不能让给刘玄德啊。
此时公孙瓒那里也上演着一出出大戏。
“这些人都是欺压百姓,横行乡里的恶人,全部杀掉!”
公孙瓒的命令并没有得到立刻执行,毕竟他下令要杀的这些人都是幽州有名的善人。即使他们曾经支持刘虞,可并没有什么理由加害他们啊。
公孙瓒怒视了一眼手下,这些人说是跟随他驱逐外虏,还不是一些胆小无用之辈。
赵云毫无惧色,往前一步,劝说道:“将军请息怒,这些人多是名声甚好的人物,若是诛杀他们,恐怕会失去人心,阻碍他人投靠。”
公孙瓒见是赵云劝说,竟然阴阳怪气地回道:“子龙啊,你是怎么回事。半年前你也是这番话,劝说我放了田畴。现在说来说去,怎么还是这番话?难道是说我没有长进,一错再错吗?”
赵云这快一年时间,看到公孙瓒从得意满满,变为飞扬跋扈,竟然对过往各种事情睚眦必报。
起初他从刘备那边回来,乃是因为他兄长亡故,以及他对公孙瓒的义。这份义虽然远不及他与刘备的感情和义气,但加入公孙瓒时间尚短的他,又怎会直接离去,做这等违背他人生守则的行为呢?
只是这一年,却足以让他看清很多。公孙瓒已经不是信奉力量那么简单了,除了睚眦必报以外,胸无大志,不知天下与百姓,更是让赵云非常难受。
此时他被公孙瓒这么一讥讽,一时不知如何回答。但他精神一振,既然跟随着他,又怎么坐看谬误而置之不理呢?
就在他刚要直言的时候,旁边站出一位年轻文士,抢先说道:“禀告将军,子龙这么说也是为了将军。将军能够保护边军的利益,惩处一些倒向袁绍的奸佞固然正确,只是这么做还需要更多的理由”
公孙瓒最后也是只暂时听取了意见,不知道过几天会不会又冒出杀戮与过节的人的想法。
结束以后,赵云、田豫对视一眼,都轻轻叹了一口气。
还是稍微年轻的田豫先开口说道:“值此乱世,当用重典,白马将军这么做并没有太大的过错啊。”
赵云却说道:“越是乱世,就越应该珍惜百姓和信念。之前,白马将军能够挺身而出,抵挡异族,是我佩服的英雄。然而英雄亦不可肆意妄为,不能坚持那份正与义,终究会迷失进取的方向。”
田豫略微无奈的笑了笑:“我怎么觉得你和子泰兄有一点像呢。他对刘虞忠义,惹恼了将军,终在你我的帮助下,摆脱了拘束,竟然到那徐无山中隐居去了。”
赵云却说道:“他侍奉刘虞,我追随白马将军,这是我们的不同。但他一心为刘虞报仇,毫不隐藏他的义气,这是我所钦佩,值得向他学习
喜欢三国之重振北疆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