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万饥饿疲惫的俘虏在无尽的绝望中葬身“杀谷”,原先被挑选出的240人,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同胞们,曾经的战友们,一个个梦断黄泉。他们体内早就没有了泪水,有的只是满腔的仇恨。当他们被释放回国,传播这场恐怖消息的同时,也在心中暗自发誓,将来一定要报仇雪恨,只是此刻的赵国已经没有了这个实力,甚至连这个想法也成了一种妄想。
240人回到赵国时,没有预想的责难,有的只是声震天地的哀嚎。赵国的青壮年在这一年,几乎全部陨落,赵国很多地方,只剩下妇孺和老人,如此国家怎么能够不没落?
白起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赵国45万人马出征,却仅仅余下240个年纪幼小的人能够回到自己的家中。邯郸城中的赵国朝堂,充斥着一股恐慌之气。一片悲风苦雨之中,只听见子哭父,父哭子,兄哭弟,弟哭兄,祖哭孙,妻哭夫,儿媳与婆婆相拥而泣,丈夫和妻子隔世而恸。只看见整个赵国的孝旗白幡遮天蔽日,冥币纸钱四处飘零。
就在这个噩耗传到赵国,举国震惊、朝野惊惧、万家哀痛之时,唯有一个人未流下一滴泪水。这个人就是赵括之母,因为她的眼泪,在赵括出发之前,就早已经流干;因为这个结局,在赵括出发之前,她就早已经预料到:“自括为将时,老妾已不看作生人矣。”这是她对赵王最后的警告,对赵括最后的劝诫,可惜他们都没有听从自己的建议。
于是,还没有等到战争结束,赵括之母便改用赵奢封号“马服”为姓,后来简称马氏,因为她知道,此战赵括必败无疑。
赵王这时候终于清醒过来了,也明白了昔日赵括之母苦苦劝诫自己的良苦用心,可是时光不可倒流,如今再谈这些,还有什么用呢?赵王知道,这一切的过错都是因为自己听不进忠言,都是因为自己好大喜功,不信任老臣。可是他除了承认自己的错误之外,什么也做不了。改过自新吗?也许下一次他还会犯同样的错误;责怪赵括吗?他已经为国尽忠、战死沙场了,他的家人也早就劝诫过自己,还不惜和赵括划清界限。赵王知道,赵括之死,最伤心的不是其他赵人,而是赵括之母;最悲愤的不是自己,还是赵括之母。
这一回,赵王显得很明智。他一边重金抚恤赵括的家人,让他们安心生活;另一边,则重新起用廉颇,希望能够通过廉颇,让赵国不至于灭亡,这是一个等待奇迹出现的过程,其残酷性和奇迹一样少见。
白起还是准备出手了,他知道,自己制订的计划——灭掉赵国,就要实现了。只要赵国一灭亡,则天下初定,自己再挥师回返,占领整个三晋之地,继而攻灭楚国,再图燕国和齐国,则一统天下,就不再是一个梦了。
公元前260年十月,长平之战刚刚过去一个月,白起便带领着刚刚调整完毕的30万大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克了上党地区其余的城池,自此,上党全境都划入秦国的版图。
紧接着,白起为了进一步扩大战果,直接将30万大军兵分两路:一路往西,由司马梗带领,数日之间便攻占了赵国在山西的太原郡,至此,山西全境尽归秦有,赵国所谓的太行之险几近成了摆设;另一路则沿着太行山一线北上,由王龁率领,也在数日之间接连攻占军事重镇皮牢、武安,不久,秦国两路军马汇合,兵锋直临邯郸城下。
刹那间,赵国真正地感到了亡国的危险,整个邯郸城都充斥着恐惧。长平大战的惨状犹历历在目,他们害怕如果邯郸被攻克,白起会直接给赵国来个疯狂屠城。
由于双方的实力差距实在是太大,对于赵国来说,眼下战事无论如何也是不敌的。如今的赵国,只剩下老弱病残,把他们拉上战场,只能算做炮灰而起不到任何别的作用。
赵王几乎都要绝望了,难道赵国几代相传,到了他的手上,就要亡国了吗?他不甘心。
而此时一个关键人物的出现,让赵王的心中升起了希望。这个人,就是大纵横家苏秦的弟弟苏代。苏代见群臣束手无策,知道自己发迹的机会到了,遂向赵王保证,只要将自己送到秦国,让他对范雎说上几句话,秦军必定会不战而退。
赵孝成王如同溺水的人抓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顿时大喜过望,给予了苏代大量的金银珠宝,赵王将自己最喜欢的宝贝都给了苏代,只要能够保住邯郸,一切要求都可以答应。
于是,苏代在一片希冀的眼光中,义无反顾地走出了邯郸,走进了咸阳。一路无话,苏代很顺利地就见到了范雎。
一见面,苏代便打开天窗说亮话,向范雎问道:“听说大秦武安君白起即将攻打赵国邯郸?”
范雎道:“的确如此。”
苏代闻言,突然惊呼道:“那么,您的位置必将不能保证了!这实在是让人痛心疾首的事情。”范雎也大惊失色,并装作不知道什么缘故,遂问询苏代其因由。
苏代笑而答道:“武安君白起用兵如神,功勋了得,在他的带领下,秦军无敌于天下,成为整个天下最为炙手可热的人物。长平之战,白起一举擒杀赵括,如今更是趁势围攻邯郸,一旦赵国一亡,秦就可以称帝,白起也将封为三公。”
“白起领军以来,为秦攻拔70多城,斩首100多万,南定鄢、郢、汉中,北擒赵括之军,虽周公、召公、吕望之功也难以超过他。这样一来,您必然会在白起之下,可是你
喜欢历代王朝更迭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