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平公不同意,说楚国正陷于内耗之中,况且晋国本身地势艰险,物产丰富。这样好的局面下,怎么能坐视楚国称雄?
司马侯答曰,不能趁他国落难而本国兴起就由此称霸,这样做会让自己陷于不义,十分危险。商纣王荒淫无道,周文王宽厚仁慈,前者终为后者取代,可见欲成天下之人,德行十分重要。
晋侯采纳了司马侯的建议,让人回复楚使说国君有事在身不能参加会盟,至于晋国的盟国,本身就已经臣服于楚,因此楚国大可以邀请这些国家而不必知会晋国。晋侯还答应了楚灵王联姻的请求。
楚灵王对于自己的会盟提议心中也没有底,于是请问郑国的子产,向他讨教诸侯国对会盟的反应。子产说晋国一定会允许其盟国前来参加,因为晋国国君昏庸无能,臣子各个中饱私囊,当了国家蛀虫,因此晋国没有大志。况且当年宋国弭兵之会上已有约定,晋国不可能冒着丧失信誉的危险违约。而晋国的那些盟国,一是惧怕楚国强大的军力,二是希望能与楚国修好,都会前来会盟的。不过,有四个国家可能缺席,它们是,曹、鲁、卫、邾四国。
会盟如期举行,如同子产所言,曹、邾二国自称国内发生祸事,鲁国假托祭祖,卫侯则言身体有恙,皆不至。大夫椒举私下里对楚灵王说此次会盟事关楚国霸业,切不可造次。并列举夏启的钧台之享;商汤的景亳之命;周武的孟津之会;齐桓的昭陵之会;晋文的践土之盟供楚灵王选择,灵王决定效仿齐桓公昭陵之会。
随后楚灵王问于左师和子产,两人分别献上礼仪六项以供楚灵王参考。在整个会盟期间,楚灵王让大夫椒举不离左右,以期椒举可以指正自己的于礼不当之处。但从头到尾椒举不发一言,楚灵王便问其故,椒举只得回答自己也不懂齐桓会盟时应当遵从的礼仪,楚国君臣之庸可见一斑。
在对待参加会盟的诸国使臣上,楚灵王表现得极不恰当。楚灵王耽于游猎,对于没有按时到达的宋国太子佐不闻不问,最后派了一个使者对太子佐说自己在祭祖,会把宋国的礼品献上。傲慢态度展露无遗。而相比于徐国国君,太子佐的遭遇甚至是幸运的。由于徐国国君是吴国后裔,楚灵王据此认为他怀有二心,竟然将他拘捕。
楚灵王的蛮横举动令他丧失人心。大夫椒举进谏,希望楚灵王可以以礼服人,并以夏桀会盟,有缗背叛;商纣会盟,东夷背叛;周幽会盟,戎狄背叛为先例,警示楚灵王,但楚灵王置若罔闻。子产面见左师,对楚灵王的行为十分鄙视,言楚灵王现出本性,骄纵难安,必将不寿。左师判定灵王不日将尽失人心,终将遭弃。
楚灵王会集诸侯,耀武扬威仍觉意犹未尽,于是大举进攻吴国,攻克了吴国城市朱方后,擒获了自齐国逃难至此的庆封,并把他的族人全部杀光。椒举再次劝阻灵王,让他不要轻易杀庆封,说只有完美无缺的人,才具有杀戮他人的资格。庆封在国内胡作非为,如何可能在这里服服帖帖地引颈就戮?倘若他散布对陛下不利的谣言就麻烦了,楚灵王不从。
楚灵王令庆封游街示众,让他边走边喊出自己的罪过。不料庆封大声呼喝出了楚灵王当年夺嫡篡位的暴行,并力劝诸侯不要与楚国结盟。楚灵王惊惧之下立斩庆封。
楚灵王继续着自己的恣意妄为,带领诸侯攻破赖国。赖国国君自缚双手、口含玉璧、肉袒抬棺,来到楚军帐下谢罪。楚灵王这次终于听取了椒举的建议,松绑、受璧、焚棺,以礼相待。随后把许国人迁入赖国境内,留下斗尾龟和公子弃疾筑城,自己返回国都去了。
不料同年七月,吴军进犯楚国边境,逼迫楚国分出人力物力加强守备,一时间楚十分被动。楚国自然不会就此善罢甘休,在楚灵王四年、五年两次对吴国大规模动兵,都因为吴国准备充分而遭到败绩,虽然还没有对国力造成伤筋动骨般的致命打击,但也使得本就入不敷出的国家又背负了额外的重担。
楚灵王伐吴不利,遂调转矛头,借陈国国室内乱的机会,插手陈国内政,派公子弃疾挥师东进,攻灭陈国。随后在新拿下的土地上进行大规模的迁徙,使得数个地方的人民不得不放弃经营已久的生活而举家搬迁,这些举措对百姓物质生活和精神心灵造成的切肤之痛楚灵王当然不会有所感受。
楚灵王十年(公元前531年),楚国又把目标定格在了蔡国身上。楚灵王以会盟为由,将蔡国国君骗到申地,设伏杀之。随后,楚国大军将蔡国围了个水泄不通。晋国会集多国谋求救蔡,但诸国没有出兵,晋国并没有独自对抗楚国的自信,只好遣使入楚,自然无功而返。楚国攻灭陈、蔡二国后,声势日渐浩大,楚灵王睥睨四方,俨然已有称霸天下的意图。
楚灵王呼风唤雨无人敢违,要会盟就有人和他会盟,要攻伐就能够攻伐,要筑城就筑城,如此下去无人约束,势必人神共愤,命不久矣。
喜欢历代王朝更迭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