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郡守府近日来的情报可以看出,这次农民所针对的都是官僚地主,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入秋之后,只有丹阳郡因为引流灌溉的关系,加上天上瓜,所以并没有出现干旱的情况。可其他地方就不一定了。”
“比如徐州和豫州,因为地势比较高的关系,再加上入秋干旱,收成大减。宫里那位推行的土地改革制度虽然有消减地主的利益,但最惨的还是农民阶级,他们家中余粮不多,马上入冬,收成还得等来年的秋收,这么长的时间过渡,简直度日如年。”
“若只是这样,农民阶级还不会将矛头直指官僚地主,但朝廷腐败不是一天两天,外戚宦官争斗不休,边疆战事又不断,朝中大臣人人自顾不暇,又怎么会将重心放在颗粒无收的农民身上?”
“于是便顺水推舟一般将制度强行推行了下去,这时候主要的矛盾集中点都是在朝廷身上,因为赋税不减的关系,农民才意识到要和朝廷做斗争。”
红薯听的入迷,到这里的时候还是忍不住插话道:“可这么算下来的话,主要矛头依旧是和宫里有关,要没有这项制度,根本不会出现这种因素。”
程流笑了笑,用力的搓了搓手。
“国势越发疲软之后,真正受益的人并不是农民,而是地主阶级,他们可以肆意的敛财,借着土地兼并的趋势,迅速压榨农民,以豫州为例,干旱当下,颗粒无收,田地还被收了,穷者愈穷,而富者愈富,商贾名流表面上开仓赈济,但对于老百姓来说,只能得过且过的苟活,并不能解决根本的温饱问题。”
“外战的情报你也看到了,西羌战事持续数十年,将国力都打没了,此时对抗朝廷还能解决根本问题吗?”
红薯微微摇了摇头。
“所以,按照公子的意思,这天下大势之所以会演变至此,朝廷的外戚宦官干政脱不了干系,对外数十年的战事脱不了干系,地主阶级兼并土地脱不了干系,但压死农民最后一根稻草的,其实是土地兼并,在干旱导致颗粒无收时,地主成了最后的刽子手。”
程流脸上难掩悲哀之情,东汉末年之所以在史书留下了浓重的一笔,正是因为朝野上下不顾百姓死活,导致张角迅速站队穷苦百姓笼络人心,创立了太平道,迅速将势力扩张到了八州。
最后不到两个月,这股势力将会蔓延至全国各地,程流已经做好了应对打算,趁势揭竿而起。
红薯也忍不住微微叹息一声,有些难过的说道:“汉室式微,已经无可救药了……”
程流眼见气氛越来越沉闷,便转移话题问道:“徐庶还要多久回来?”
许褚已经找到了,只是刚好他所在的地方爆发了内乱,徐庶为了安全起见,便主动避开了战场,一路绕道,到今天为止已经延迟了大约十几天了。
红薯拿出一份文书,回道:“大约明天上午就能到了,只是沿途的驿站已经被拆的差不多了,所以现在赶路会稍微慢一些。”
程流把桌上的公文一收,重新摆上地图。
“青州、徐州有什么动静吗?”
红薯解释道:“徐州郡县已经顺势笼络兵马,并且近段时间还推行了太平道,源于洛阳叛乱时,朝廷无所作为,祈求天下太平。”
程流呢喃了一声,太平道?
“对的,公子不是看过那篇公文了吗?他们还喊出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太平’的口号。此时不止是徐州,就连青州也加入了,并且很快将南下,这股趋势或许要停留在交州。”
程流摆了摆手:“不会,到咱们丹阳郡就已经足够了。”
张角出现的时间差不多是这个时候,按照历史的发展,这时候应该不会出现什么意外,那么以张角推崇太平道的速度,此时已经笼络了不少的人心。
而程流此时忽然察觉到,在刺杀汉灵帝之后,很多股势力并没有直接压制住,比如张角趁此机会救人,本身就有医术,为人也大方,直接开仓赈济,笼络了不少的人心。
再加上此时的朝廷早已失去民心,百姓都需要一种新的信仰支撑他们活下去,张角选择了这个时候起势,真是巧妙。
程流深吸一口气,轻声说道:“或许等不到开春,张角就会以太平道席卷全国,之后东汉的朝政即使有闲工夫管,恐怕也很难压制住了。”
红薯有些不解。
“朝廷的兵马不是很强壮吗?为何会管不住呢?”
“将近十年持续对西羌的战事早已耗费了不少的国力,现在真正的兵马强壮或许还不如各州郡县呢!但你现在仔细看看,这驻军虽然紧紧包裹着洛阳,但只不过是一种假象,真有叛乱他们会出手,但也只是形式上的,并不会彻底打压。”
黄巾起义真正被打压的时候,是朝廷派出何进来打压的时候,但后来随着时间的推进,这只是暂时的。
程流忽然想到,若是这个时候跟随起义或许因为声望不够,只能帮张角提提鞋,所以便有了一个新的打算。
这差不多还剩一个多月的时间,多方势力都在隐忍,看农民能坚持到什么时候,以及太平道的扩散速度会不会被直接打压,即使驻守了大批兵马,也都按兵不动。
翌日,徐庶带着许褚一起回来,程流立马吩咐许褚镇守建业北门,并且统领步军五千,与典韦等人驻守城中。
徐庶则是被他带出城外,程流在最后的时间里得想办法
喜欢从三国开始征服全球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