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斗此时紧张得攥起拳来,手心都出来汗,他连忙向前,此时厢兵要求打开棺材查看。
厢兵的要求顿时引起了后面行人的不满,尤其其中有七八个书生,儒家重视对亡者尊重,以示世人的孝心,要对逝者厚葬,还要守孝三年。
他们纷纷斥责厢兵的这种过分行为。因为他们认为厢兵这种做法会惊扰死者的魂灵,让死者不得安息,让死者家属愈加悲恸,简直是大悖人伦。
其中有个学子高声叫道:“你等丘八,不得无礼,尔等竟敢做此寡廉鲜耻之事,惊扰亡灵,简直不为人子,难道不怕遭到天谴,找来报应吗?”
这些巡查的厢兵听到不由大怒,纷纷向前把这几个书生围了起来,但是他们却怡然不惧,还在斥责这群他们看不起的“丘八”。
当下这些厢兵顿时恼羞成怒,有个头领模样的人怒喝道:“你们这些寒酸书生,胆敢妨碍官府的排查,阻碍我们执行公务;休要聒噪,赶紧退下,否则定当将你等拿下。”
但是这些书生依然是群情激愤,还在不依不饶,喋喋不休,满嘴仁义道德,对这些厢兵大加斥责。
这些厢兵顿时失去耐心了,纷纷拿起杀威棒,劈头盖脸地向这些书生打去,只打这群书生头破血流,鼻青脸肿,惨叫连连;最后将这几个书生给拿下了。
顿时排队的人群都被威慑住了,都鸦雀无声,不再随声附和,他们依然要求陈大斗打开棺盖,进行检查。
此时陈大斗顿时失了主意,但是还得强打精神,硬着头皮去应对。
他偷偷塞到验尸之人手里一块二十两的金裸子,低声说道:“大人请笑纳,我就是不想先父少些打扰,好让他尽快入土为安,希望大人可怜则个。”
那个验尸人顿觉手头一沉,他快速一瞥,看到是金裸子,就会意地将它塞进袖口,他向陈大斗颔首示意,一副让他放心的表情在脸上一闪而过。
陈大斗让人打开棺盖,露出了死者的头部,一股尸臭传出,将那验尸之人熏得直返白眼,也没怎么看,就让人盖上棺盖回去禀报去了。
最后陈大斗被准放行通过,出殡的一行人顿时浩浩荡荡、哭声凄惨地出了城门向城外的安葬之地走去。
此时的常益明和杨奉龙已经赶到约定的地点,这是一片墓林,里面松柏森森,密密麻麻的坟头浮现在眼前。即使是晴天碧日,这里依然给人一种阴森森的感觉。
出殡的队伍越来越近了,常益林的心情越来越激动,杨奉龙也是如此。
不一时陈大斗就看到了隐藏一边向外张望的两人,他顿时急切的奔过,此时的他还头皮发麻、后怕不已,一副劫后余生的样子。
他见到他两人后,竟然一时腿软,瘫坐在地。
常益林和杨奉龙见状吃了一惊,连忙向前把陈大斗搀扶起来,他俩就关心地问询起来。
陈大斗就将城门的开馆验尸的事细细地讲了出来,能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感觉到现场的凶险万分、紧张万分,也有感于此次出城实属不易,也亏了陈大斗的机智应变。
他俩也体会到了陈大斗的此时的心情,人紧张之极后,一旦放松,就会像紧绷的弓弦一样,即使弹力恢复,也会震荡不已,也算是后遗症吧。
他们一起先劝退出殡的众人,以掩人耳目,然后打开棺材盖,此时一股异臭迅速溢出,他们强忍着呕吐之意,就合力把常传明从棺材里搀扶出来。
而此时的常传明有些意识模糊、渐入昏迷状态,一是可能棺内温度过高有点中暑,二是可能被这尸臭给熏得。
大家连忙向前,拍胸的拍胸,掐人中的掐人中,不一时他呻吟起来,接着呕吐了一番,才算清醒过来。
陈大斗看到帮主醒转过来,顿时欣喜不已,向前拜见、问候,由于他还有父亲的丧事要办,所以就辞别而去,常益林也告诉了他以后的会面地点。
常益林和杨奉龙搀扶着常传明就出了墓林,向着运河方向赶去。大约走了一里多地,常益林就找了一辆马车,载着众人前行,不一时就到了运河边。
这里早就帮里的船在接应了,于是一行人就上了船,悄然快速地离去。
船沿着运河向北行驶着,扬州城渐渐远去,慢慢成了模糊的影子,直到最后消失不见。
常益林此时站在船头,感受着河里清爽的微风,他看着河边的景色竟是如此的美,以前他从没在意过这些微不足道的风景,整日沉浸在船帮的繁多事务中,尤其是在船帮被封,自己独当一面之事,所以他此时才感到眼下生活的珍贵,只要活着就比什么都好。
经过这次大难,他的心态大变,变得成熟起来,也变得有担当起来,心里竟生出一股豪情。
此时常益林身心已经完全放松下来,也不管不顾地高声嚎叫起来,也不管来往船客异样的眼光。
此时杨奉龙也出来,笑吟吟地看着他,竟然也歇斯底里地叫喊起来,好像要将心里的晦气全部倾吐出来一样。
两人的声音彼起此伏,过往的行船都会绕着他们的船走,好像躲瘟疫一样,看他们的眼神就像是看傻子、疯子。
渐渐两人的声音沙哑,到后来气也短了起来;后来都发不出声来了,还在做吼叫状。
最后两人都瘫坐在甲板上,然后都不约而同都大笑起来。
此时杨奉龙狠狠拍了拍常益明的肩膀,似乎是在对他的肯定与支持。
杨奉龙此时望着
喜欢重生之大宋浮生录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