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正值初春,葡萄架上的葡萄只抽了个芽,旁边两株并植的老槐树却已亭。info
百结指使着小丫鬟把桌子椅子都搬到了老槐树下,椅子铺上了猩猩红的坐垫,桌上摆放着甜白瓷的茶具,旁边深深浅浅的花树上冒出了初绽的或粉或桃的花蕾,阳光透过老槐树的枝桠落下金色的光斑,嗡嗡的蜂蜜不时的在花间徘徊,让人看了心情都跟着明媚起来。
等到百结让一个叫绣儿的小丫鬟在旁边沏了茶端上来,那青青的汤色,配着九攒盒里各式的点心,董家大小姐不由在心里叹了口气。
三代看吃,四代看穿,董家虽然也讲究,却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如今看了百结选的地方,她有点明白过来。
像这样的眼光和配色,她亲自做自然也做得到,可她身边却没有一个丫鬟媳妇子有这样的眼光。所以姜宪只管把这些琐事交给身边的人去做,自己只要享受就行了。
就算是沏茶这样的事,姜宪身边随便一个小丫鬟都比得上那些豪门大族的小姐。
相比她们,姜宪多了一份自信和从容。
姜宪舒舒服服地坐在椅子上,端起七、八分温的碧螺春喝了一口,觉得心肺都仿佛被滋润了似的。
她眯了眯眼睛,总觉得腿有点水肿似的不舒服,伸了几次脚。
董家大小姐就看见百结端了个绒面矮凳放在了姜宪的面前,帮姜宪把腿搁在了矮凳上。
姜宪的神色就更舒服了。
她问百结:“刚刚洗的李子呢?”
百结立刻把用水晶小碗装着的李子拿雪白的帕子托着递给了姜宪,李子上还叉着个雕了桔梗花的银制水果叉。
姜宪懒洋洋地吃了个李子,问董家大小姐:“你父亲这段时间可好?是在家里还是去外面跑生意去了?”
董家大小姐身姿笔直地坐在那里,显然是从小就受到了很好的训练。她忙笑道:“父亲年事已高,外面的生意都交给了我四叔,如今多半的时候都在家里。今年雪下的晚,却下得大,父亲就没有出去。”
姜宪点头,笑着对她道:“你不用这么拘谨,我弟妹和小姑都不是苛刻的人。”
董家大小姐在心里苦笑。
她何尝不想在姜宪面前谈笑风生,看上去大方又优雅?可她实在是摆不出这样的姿态来。还不如该是怎样就怎样――她父亲董重锦曾经告诉过她,像姜宪这样的身份地位,不知道见过多少人,又有多少人上赶子在她面前表现自己,若是她自认为比汪几道这样的人还要老道,那就去陪说陪笑,若是自认为比不上像汪几道这样的人,最好就是老老实实地在姜宪身边呆着。
董家大小姐觉得自己虽然比一般的女子强,可在姜宪面前,却还远远不够看。
因而她选择了老老实实地呆着。
“我知道!”她笑着颔首,道,“郡主觉得这李子很好吃吗?这是我们家今年种出来的第一批李子,酸的多甜的少。我父亲尝过之后还把姚师傅叫到跟前,问能不能种出甜一些的李子。姚师傅说,有人喜欢吃甜,有人喜欢吃酸,这酸的未必就不好。我父亲听了之后才让人送些来给郡主尝尝。还说,若是郡主不喜欢这口味,家里还有两株刚刚挂果的,据姚师傅说,可能会比今天送来的这些李子要甜一些。”
“我也不是特别喜欢吃酸的。”姜宪笑道,“可能是这段时间胃口不好,吃了酸的觉得开胃,就觉得这李子好吃。”
“那也是我们家和郡主的缘分。”董家大小姐温婉地笑着陪姜宪说着闲话,“之前我还怕郡主不喜欢,要不是我父亲觉得好不好都应该把这头一份带给郡主尝尝,我也不敢把东西往您面前送……”
不过几句话的功夫,康氏和李冬至一起过来了。
大家见了礼,姜宪招呼她们坐下,把手中的水晶碗递给了百结:“你们也尝尝,我觉得挺不错的。”
有小丫鬟上来给康氏和李冬至打水净手。
康氏就和董家大小姐闲聊了几句:“回娘家的时候听说董老爷捐钱办了这次元宵节的灯会,还花大价钱从扬州买进了一批灯回来。可惜我们在太原,没看到。”
原本是为了讨好李谦和姜宪的,谁知道却落了空。
董家大小姐当然不会把这话说出来,她笑道:“我爹这些日子就是闲的。我过来的时候还拉着管家在说四月初八的浴佛节,说香积寺前些日子给观世音重塑了金身,就想捐点香火钱,请了京城的高僧过来,在那边办个庙会。不过,我算了算,觉得这时间有点紧。还不如等到六月六,寺里晒经书,又都办庙会。”
康氏接过小丫鬟的帕子一面擦着手,一面笑道:“大小姐说得是。如今大行皇帝的棺椁已经定了三月份下葬,京里大大小小的寺庙只怕都要忙这件事,真正有名望的高僧未必有空,名望略逊一些的,千里迢迢地请来也没有多大的意思。”说到这里,她想到了端午节,道,“不知道今年还赛不赛龙舟?”
从前每年肯定都要赛龙舟,这几年世道不好,龙舟赛的规模一年不如一年,去年干脆没有办。
董家大小姐听着心中一动。
反正是讨好姜宪,若是姜宪想看,不如回去和她父亲商量,就由董家办一场龙舟赛。
她在董家是说得上话的人,拿定了主意,立刻就道:“我父亲倒是想办一场龙舟赛,可没有官府的同意,也不好越俎代庖。”
像铺路修桥,施粥赈粮这样的事,虽
喜欢慕南枝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