郗虑一个初出道的年轻文士,虽然满腹经纶,遇到这种场面也是尴尬无比,刘备一直留心郗虑的神色,见他表情,已知心意。刘备当即悲容一收,仿佛之前的话根本不是从他嘴里说过的一样,正襟危坐道:“是备冒昧了,先不提这个,喝酒喝酒,先谈正事要紧……”
饮至深夜,郗虑被刘备亲自从郡府中送入馆驿,经过酒席上一番商议,刘备已经答应,起兵响应文远,对袁绍发起攻击,不过在此之前,刘备还需要先北上幽州,向公孙瓒借兵,然后才能赶到这里。
本来刘备想留郗虑在郡府秉烛夜谈的,不过郗虑实在是听不得刘备那悲天悯人至于,耳根生疼之下,再三推辞才从郡府逃了出去。(史上郗虑并非死忠于汉室之臣,曹操曾令其与华歆同去诛杀伏皇后)
刘备送走郗虑回到馆驿之后,关羽、张飞还等在那里。
见刘备回来,张飞迎上前道:“大哥答应出兵打袁绍?哈哈,太好了,俺老张生平最恨袁绍小儿那样表面道貌岸然,私底下一肚子坏水的人,看了就让人升起,张辽兄弟倒是条汉子,这样的人俺佩服的很!”
刘备面色阴郁不答,关羽疑惑问道:“大哥既然答应出兵,为何看上去并不高兴……”
刘备慨然作色道:“唉,豪强争雄,战祸纷起,苦的只是天下百姓,有何可高兴的?我刘备堂堂中山靖王之后,汉室宗亲……”(此处省略一千字,不收kb)
一番长篇大论说的是慷慨激昂,关羽,张飞尽皆拜服。
出使公孙瓒,刘备,只是文远檄文天下的其中一环,这样的一幕在徐州、南阳郡乃至整个天下大大小小的势力中不断上演着,此外袁绍的使节也忙忙碌碌的前往各地,希望能在外交上不落下风,
一时之间,使节们匆忙的身影遍布整个中原大地,一场冀州境内的势力争斗很快引起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中原各大势力纷纷站队。
九月,公孙瓒宣布支持冀州刺史张辽,派刘备领兵五千出平原,攻击袁谭军队。
十月,徐州牧陶谦宣布支持冀州刺史张辽,派兵三万出泰山,驻扎在兖州、冀州、青州交界之地。
同十月,刚刚击败青州黄巾,又击溃朝廷派来的兖州刺史金尚,风头与文远并驾齐驱的兖州刺史曹操公开宣布支持袁绍,派兵击陶谦。
同十月,南阳太守袁术宣布支持文远,兵发陈留,屯兵封丘,伙同南匈奴数千骑兵,威胁兖州曹操后方。
后院荆州牧刘表得道袁绍密信,也密令江夏太守黄祖为将,领兵三万屯于新野,威胁南阳腹地……
除了这些大的势力以外,还有一些小势力宣布站队。
十月,河内太守张杨,常山相孙瑾,中山相蒋益宣布支持文远奉诏就任冀州牧,陈留太守张邈,山阳太守袁遗等人则是支持袁绍等等亲附袁绍的实力也或行动或声明的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豪族的力量在这个年代实在太大,即便文远占据朝廷的大义,仍然有很大一部分人选择站在袁氏一边,在与袁绍的对抗之中不占丝毫优势。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于天下,迅速崛起短短不到两年的文远能够拉拢到如此多的人站到自己一边,这本身已经证明,他在中原大陆上的诸侯位置,已经得到各方豪强的承认了!
虽然依靠联络各方诸侯无法取得优势,文远并没有因为这样的结果而沮丧,事实上眼前的结果,在文远看来在正常不过了,袁氏一族繁盛百年,若是连这点底蕴都没有怎么还能配称得上当时第一豪族世家?
既然豪族之间的对抗已经达到了眼下的均势,来自其他势力的援助就显得难能可贵了,比如……
…………
河内郡,朝歌县的某处山谷之中。
“冀州刺史张辽帐下主簿崔琰,拜见列位大帅!”大帐之中,崔琰不卑不亢,向在场众人作了一揖,随后昂藏站立,仔细打量着在场众人。
在场之中,团团围坐这十余人,这些人崔琰并不认识,一个个或胖或瘦,或高或矮,不过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满脸匪气,长相彪悍。世人对他们有一个统一的称呼——河内黑山!
黑山军,是东汉末年河北的农民起义军。黄巾起义军主力被镇压后,统治阶级发生内讧,在此期间,冀州黑山等地农民纷纷起义,用各种名号组织起来。仅史书上记载的,就有黑山、黄龙、左校、郭大贤、于氏根、青牛角、张白骑、刘石、丈八、平汉、大洪、司隶、雷公、浮云、飞燕、李大目、白绕、畦固、罗市等。这些起义军泛称为“黑山军”,大部两三万人,小部六七千人,合计达百万人,各自为战,不相统属。其中张燕发展的最为壮大,自称一系,有人口百万众,精兵数万,活动在并州,赵郡、中山、常山各郡,其余各部多活动在河内上党、河内各郡之间,
不过因为文远的出现,历史稍微发生了一些改变,其中白雀在易阳一战中被张颌阵斩,张燕则因为文远的揣掇下夺占了晋阳等并州的不少地盘,势力比史上更加强大。
崔琰打量各位黑山大帅的时候,这些黑山首领们也在打量着崔琰。其中一个一只眼带着黑布眼罩另一只眼则如同铜铃一般大小的黑山首领面色不善的冷哼道:
“你便是巨鹿太守张辽派来的使臣?”
崔琰不卑不亢的向那独眼首领行了一礼道:“正是!不过琰需要纠正一下李大帅的错误,我家主公蒙
喜欢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