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兄弟,你到了漳州城就是我的客人,漳州城里的酒楼大半都是我家开的,要吃什么让他们送来就是,不用你破费银子。”
“这不妥。”魏瑧正色道,“即便是兄长家中的产业,那收入支出都要过账的,总不好为这么点小事惊扰伯父伯母。再说我请客还需要兄长来付钱,这要是传出去,徒惹人笑话。”
怎么个笑话法她没说,但想一想,无非四个字:人傻,钱多!
魏瑧的坦诚让那二人对她好感又加深了几分,以致于稍晚喝酒的时候,不等魏瑧劝,这两人自己就把自己给灌醉了,特别的实诚。
砚文等一应仆从都是住在后面偏房,平日里也只在公子们的书房寝室里出入,学堂他们是进不去的。那边也明文规定不许带着仆人,一应事情都要自己做,包括中午取饭也得自己去。
魏瓒他们起先就担心这个事儿会让魏瑧的伪装露馅,毕竟食盒的分量不轻,一般的女孩子是没法提得动的。
还好,魏瑧头两年在家里做活也不少,臂力多少还有点,让她拎水桶可能差把劲儿,拎个食盒还是不怎么费力。
趁着魏瑧在学堂上课吸引了众人目光,砚文正好可以找机会去查探情况。
以前在魏瑧心里,书院学堂估计也就大致分成几个阶段,比如考秀才,考举人等等,再多一个就是游学交流。可进来之后才明白,学堂对学生等级的划分很细,很严格。不是按照年龄来的,而是按照学问高低划分。
没有通过年末的书院考核,就还得继续在这个班就读,如果连续五年没有升班,那就只能退学了。
基本上被松峰书院退学的人,其他书院也不会再收,那么,想要继续学习,要么去其他城市的书院,要么,只能自己苦读了。
游学的学生,进入的是丁院。丁院不参与书院排等,但内部也有分班。一共五个班,前两个是有功名的,后面三个是白身。
魏瑧到的丁三班,白身里面学问还算不错的那一批。
她进去之后,找了个位置坐下。
大大的教室里面只有十一二个人,空着的位置至少有五六个。
襄州那位郭学子,也在这个班就读。而本地那位富二代则是在丁五班。
“讲郎今日会讲四书中的篇目,你可先看看,不然有点跟不上讲郎的速度。”郭学长好心的指点了她一下,旁边几人则或是好奇,或是冷漠的看了她一眼。
来之前魏瑧就打听过,他们最近一段时间重点在讲四书的篇章,是因为新来的学政偏好这一方面的文章,眼看着下一场考试近了,所谓投其所好,便是书院也得顺应这个大流。
听了一节课,魏瑧也得承认,这位讲郎是有真学问的人。她记忆力好,提前预习过,把文章和释义都背过,而且魏瓒还在家里给她开过小灶。即便如此,她还是有些地方不甚明了。今日讲郎一番讲解下来,感觉很多模糊的地方都通透了。
魏瑧拿出了当年考试的法宝,做课堂笔记!
一手小楷写得行云流水,似楷书非楷书,似行书又非行书,有种相当特别的感觉。当然了,懂电脑用过字库的都知道,这就是烂大街的行楷,可惜这个年代的人不知道啊,顿时惊为天人。
特别是她的速度快,讲郎说的重点,她全记了下来,再对照文章看释义,一下子就清楚明白了。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外祖是这样教导我的,所以我习惯了,听老师上课的时候,怕自己记忆力不好,忘掉内容,就干脆写下来,回头多看几遍就能明白老师讲的什么。”
她面上腼腆的笑着,手上不停,把自己的心得和不理解的地方记到另外的纸上,又拿着纸去堵讲郎,请他释疑。
郭学长近水楼台,直接把她的笔记借来看过,回想一下自己所记得的内容,两相对照之后便二话不说拿起笔开始抄写笔记。
仅仅三天,魏瑧在丁院大出风头,甚至甲院的学子都听说了她的事。
当然,甲院那边的学生不需要做笔记,甚至他们上课的时间都很少,大部分在自习,然后有问题可以直接去请教老师。给魏瑧的感觉,甲院的学生就是在读研究生,以自学为主的那种。
书院九日一休沐,让学生回家换洗衣服,也顺便放放风。
魏瑧他们是在第七日上有所发现的,所有的证据都指向甲院某人。
“这位甘姓学子原本不是漳州人士,七年前到的漳州,当时说是投靠亲友,但到这边后才知道他亲人已经不知去向了。那时他还未得功名,晕倒在山下道观旁边,是道长救了他。此后他便在道观旁边结庐而居,替道观的香客写信或者做些琐碎小事换得裹腹的钱财。”
甘姓学子当年不过十三四岁,拿着原籍开出路引到了这边,后来就直接入户在漳州城了。来到这边的第二年,他参加科举考试,一举得中秀才,还是当年案首。
官府的赏银,还有香客们的资助,以及考上之后每年县学的廪粮,让他没了后顾之忧,开始发奋求学,同年末,便再度中了举人。
“他中举之后,大家以为会接着再考,哪知他就在书院留了下来,到现在已经六年了,也没见他有想去参考的意思。我听夫子说,是他觉得自己的积累还不够,想要一举得过,在没有把握之前,不肯去试。”<
喜欢首辅是个娇气包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