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谷里的药材,徐向晚在采挖的时候留下了一部分作为种子,待来年再.info
这里就像一个天然的药圃,生长着各种各样的药材,虽然不如山洞内湖泊周围的药材那般名贵,但是也足够供应徐向晚采挖了。
只大半个月的功夫,徐向晚便又挖了三十来斤大黄,百来斤葛根,五六十斤玄参,二十多斤土茯苓。
已是冬月,天气转寒,听说邻县前两天已经下了场小雪。
今日天气阴沉,冷风萧瑟,徐向晚本是要上山采药,却被家里人给制止了。
天气太冷,尽管张氏和徐秋怡已经给她做了新棉袄穿在身上,依旧无法抵御山上的严寒。
徐向晚的手已经红肿,开始长冻疮了。
五郎昨日还专门从镇上的仁德堂买了膏药回来,并且严令她不许再上山。
对于五郎和徐向晚的辛苦,张氏和徐秋怡都看在眼里,心里内疚的同时也对他们更加关怀备至。
尤其是徐向晚这个年仅六岁的小女儿,不仅承担了养家糊口的重担,还在药材方面有着惊人的天赋,张氏对其心疼的同时又有些不安。
在家的徐向晚依然闲不住,将采挖来的药材用分拣、洗净,该熏的熏,该烤的烤,忙得不亦乐乎。
看自家女儿乐在其中,在一旁帮忙的张氏欲言又止。
徐秋怡担忧地盯着张氏,道:“娘,你可是身体不适?你回房歇着吧,这里有我和晚儿就可以了。”
张氏身体上的伤虽然好得差不多了,但到底身体底子弱,最近天气又突然转寒,徐秋怡担心她抗不住。
听徐秋怡这样问,徐向晚赶紧转身去看张氏,果然见其面色不佳,已经调养得白皙红润不少的面色又有些泛白。
张氏连连摆手,笑着说自己没事,坚持不肯回房。
见张氏精神还好,不像有生病的迹象,徐向晚这才放下心来。
近日天气不好,这批药材要晾晒好的话恐怕得花上十天半个月,又不能上山采药,徐向晚就闲了下来。
正好前段时间张氏和徐秋怡从甘泉县领的针线还没做完,徐向晚也跟着学了起来。
学了半日,徐向晚发觉自己在裁剪缝补方面还算勉强,可绣工却实在算不上好,绣了大半天的花样,绣得皱皱巴巴,差点没把布料给毁了。
好在她做的只是一条自家用的袜子而已,绣得差点也没什么大不了。
或许是由于徐向晚一家搬到了老宅,老宅里又都住着的是徐家族长和族老的缘故,上房众人不敢太过放肆,竟是好一段时日都没来找他们的麻烦。
这倒算是搬到老宅的意外之喜。
老宅的屋子修得结实,虽然后院多年无人居住,但是却并不算特别破败,比以前他们居住的东厢房好多了,起码能够遮风避雨。
入冬之后,五郎告了一日假又将破陋的地方修葺了一下,住着竟也十分温暖。
房屋低矮也有低矮的好处,至少冬日里住着暖和。
平静的日子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冬至日。一到冬至,便进入了数九寒天,天气一日冷似一日。
冬至这日,朱掌柜给五郎放了一天假。
之前沈谦萸在他们搬家的时候送来燎锅底的猪羊鸡鸭,除了沈谦萸他们来帮忙的几日吃了一些之外,其余的都已经用盐腌制了起来,因而冬至这日,徐向晚家倒是不用再去买肉了。
甘泉县位于南方,不像北方有壁炉热炕可以取暖。甘泉县的冬日里常常是湿冷天气,因而冬至这一日都有吃羊肉汤驱寒的习俗。
常听人说冬至吃羊肉,寒冬不怕冷。虽然吃羊肉不一定真这么有用,不过徐家村还是遵循了这个习俗,即使买不起羊肉也会买几根羊骨头炖一大锅汤给一家人喝上一碗。
这些日子没有上山采药,加之天冷,徐向晚便有了赖床的习惯,常常会睡到张氏做好早饭了叫她才起床。
今日冬至,徐向晚倒是起了个大早,和张氏、徐秋怡一起割了一个羊腿放在灶台上备用。
冬日里的井水很温暖,五郎一大早便去村子里挑了两挑水回来给徐向晚他们洗菜用,这样就不需要再烧热水了。
天气转寒,且药材多需熏烤,家中用柴甚多,最近小九就跟着陈四郎几人出去拾柴,
背靠银龙山,徐家村最不缺的就是柴禾。
不过,徐向晚家劳动力少,五郎在镇上做工,张氏和徐秋怡在家做家务,外加做绣活补贴家用,徐向晚则日日上山采药,因此家里所用柴禾几乎都靠着小九一个人,所以他们能省柴禾的时候绝不会浪费。
后院的院子不小,刚搬进来的时候,五郎便趁着下工回家的时候挖了一小块菜畦,张氏带着徐秋怡种了一些菠菜、冬寒菜、萝卜等冬日里的菜蔬,避免入了冬之后没有蔬菜可吃。可种下的萝卜还没长成,五郎只得从镇上买了两个大萝卜回来炖羊肉。
正在一家人忙碌的时候,院门却被人敲响了。
“谁啊?”张氏首先问道。
平日里五郎不在家,张氏几个女眷都是把门从里栓上的,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过冬至节,一家人都很开心,其中又以小九最为兴奋,一听到有人敲门,瞬间“噔噔噔”向门口跑去,一边跑一边嘻嘻笑道:“肯定是谦萸哥来看我们了。”
自从上次带人来帮完忙之后,沈谦萸就没有再来过,小九早就在念叨了。
“慢点儿跑,别摔了。”张氏看着小九迈着小短腿跑得飞快,忍
喜欢药香农女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