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少安在窑烧坏的一个月后,终于决定向陆仁炳开口借钱。
信用社的贷款可以晚点还,但是那些在窑上干活的村民的钱,却不好欠。大家都觉得孙少安这次翻不了身了,生怕他欠钱不还。
三天两头上孙少安家堵门儿,完全忘了当初是怎么求着孙少安,想去窑上讨个活计。村里人就是这么现实。贺秀莲气的都生了病,躺在床上生闷气。
孙少安之所以过了一个月才上陆仁炳家借钱,不过是想不明白问题出在哪里。他也是烧了两年窑的人,自觉已经掌握了砖瓦的火候,可是还是出了岔子。
思来想去还是得去请大师傅,哪怕花再大的价钱,都得请一个有真本事,懂轮窑的师傅来。要请师傅,要重新开动机器,清理窑洞,重新开窑都要花钱。
现在信用社不找他追债,就是看在他同学的面子上了,哪还会贷给他。只能再去找大姐夫借钱了。
孙少安到了陆仁炳家,自己都有点不好意思。挣钱的时候,就把人家甩一边,赔了钱就腆着脸来借钱,他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
不过貌似是陆仁炳自己把本钱抽回来的,应该怨不到他头上来。
天气正热,陆仁炳正抱着鸭蛋,在院子里乘凉。喝着井里打上来的凉水,啃着大西瓜。简直不要太逍遥。
”少安啊,来,来吃瓜!“陆仁炳看到了进来的孙少安。
孙少安上来,拿起一块瓜,吃了一口,逗了一下啥也不懂的鸭蛋。
“少安,我咋听说你的新窑烧坏了?你啥打算啊?”陆仁炳知道孙少安来的意思,也没打算绕弯子,直接开门见山。
“嗯,新开的轮窑,没经验,请的师傅跑了。打算重新去请一个师傅来,来姐夫这求援来了。”孙少安不好意思的说。
“需要多少钱?”陆仁炳说道
“大概要五万块。”
“够不够,不够的话我再给你多弄点?”陆仁炳不经意的说。他现在钱多的烧手。
孙少安知道姐夫有钱,但是到底有多少,他是真的不懂了。按照他自己的估算,至少应该有二三十万吧。反正陆仁炳给他的感觉是,无论他想借多少钱,陆仁炳都可以很轻松拿出来一样。
陆仁炳也确实有很多钱,但这点钱也就是在原西县算富翁。但是跟东部,南边那些已经开始起步的各方豪杰来说,就算不得什么了。他正打算准备出去走一圈,捞足银子,再回农村隐居的。
孙少安拿了钱走了,陆仁炳也没有再留他喝酒,他正在心里谋划着怎么出去游逛。没心思再跟孙少安玩过家家。
一定要走出去,一定要维护王满银二流子的人设,人家双水村的金富都已经落入法网了。他这个十里八乡有名的二流子,竟然成了致富带头人,这简直就是一个二流子的失败。
嗯,不过注定陆仁炳走出罐子村的路是坎坷的。八二年的时候,中央下了个打击经济领域犯罪的文件,全国抓了四万多人。那个轰动全国的八大王事件,就是发生在这一年。
什么打击投机倒把之类的,许多人倒了霉。孙少安那刚开始有点起色的砖窑生意,都来了好几拨检查组。孙少安也差点因为雇佣工人过多,被人抓进去。
罐子村倒是因为二流子卤味是村集体的企业逃过一关,不过也被来调研领导批评了一大通。嗯,原因就是二流子这个品牌有辱集体形象,太低俗,国家刚经过第一轮扫黄打非的工作,二流子这种名字一听就不正经的东西,怎么可以成为产品名称嘞。
然后二流子这品牌,还没走向世界,就夭折了。来视察的领导,给起了个向阳红的名声。一听就很有集体特色。
因为领导的视察,上了回报纸,就再也低调不了了。成了原西县特产,其他地区还看不出怎么样,反正在黄原地区,还进入了供销社的销售体系,销量暴增。
各地来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王满贵都成了接待队长。也不知道上边怎么想的,高升成了地委高官的田福军,还引了一帮黄原战斗过的老干部,来黄原忆苦思甜。不小心路过了罐子村。
其中一个老干部尝了卤味之后,谈起了战争年代,在一个老乡家吃的一只烧鸡的往事。据说那味道就跟罐子村的卤味差不多。
然后老干部们,纷纷解囊带了这种老乡的味道,回了京。然后向阳红卤味就成了,黄原驻京办必备的特产之一。
陆仁炳利用机会,给向阳红卤味增加了很多配套的宣传故事,印成了小册子。附在包装里赠送。什么老红军受伤,老乡掩护将家里唯一的鸡杀了,给战士养伤,战士功成名就后,反哺老乡之类的。反正这故事肯定有,但是跟陆仁炳家的鸡,有没有关系,那就不知道了。
反正就是包装呗,这样一个新生的品牌,就有了历史底蕴。
正是因为这些突然的变化,拖住了陆仁炳出去游荡的脚步。他不得不留下来,将各种利好,迅速转化为效益。
他引进了在这个时代堪称先进的卤味生产线,包装生产线,又从县里扯了一根动力电线,结束了罐子村没电的历史。
没有陆仁炳的掌舵,凭借罐子村一帮没啥见识的暴发户,非得把这个牌子给做烂不可。陆仁炳当然不能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销量暴增,卤味供不应求,许多罐子村的村民,都开始打歪主意,想着以次充好,想着滥竽充数。也有背着陆仁炳自己做冒牌货的想法。
对于这种人,
喜欢阿炳的诸天生活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