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西言和李太后殊死搏斗下,遭殃的是下面的大臣,在如此强迫威逼下,李太厚甚至一不做二不休之下,在第一次让人放火烧寺庙,以此来毁尸灭迹失败之后,又发起了第二次攻击,同样受到了应为人马的阻拦。
她依旧不死心,发起第三次攻击,而这第三次,她强行派出自己最得力的杀手,在几个回合之后,终于把京郊寺庙一把火烧了个干净,包括里面和尚的尸体也统统化为灰烬。
如此狠毒的手段,凤西言胆战心惊的同时,心中更加坚定要为对无辜的和尚报仇。
于是她让应为把之前早就找到的证据散播出去,将整个大宁闹的沸沸扬扬,混乱不已。
而在这混乱中,上官烛趁机开始布置自己的计划,当然,这个计划当然只有他一个人知道,旁人并不知。
当然,那些证据因为牵扯的东西比较多,所以在当初那些证据的时候,证据并没有直指李太后,而是指那些不作为的官员。
只是,这些官员全都是李太后的属下,凤西言用小火慢慢熬的情况,在让人不断煽风点火,慢慢将事件发酵成证据,然后一步一步循序渐进用自己的节奏将证据发布到百姓中去。
如此一来,到了最后,等百姓们慢慢了解之后,也静静反应过来,明白这案件后面所牵扯的利益,也慢慢反应过来证据所指的地方正是李太后。
这招小火慢炖是凤西言擅长的手段之一,一开始,让你凶,让你狠,但笑到最后的才是真正的赢家。
但尽管如此,相信的人只占了一半,毕竟李太后在大宁积威这么多年,而早年凤西言名声本就不好,在加上被才被谣言所累,一半百姓们只觉得这是皇上反过来污蔑太后的手段。
始终不相信李太后会做出此等事来。
凤西言不死心,继续加大力度,放出更多的证据以及让那些无辜受到牵连的官员出来,打着寻找家眷的旗号,然后散发出证据来,以此来逐个击破李太后的计划。
慢慢的,也有醒悟过来的百姓开始站在她这边,渐渐地,闹得满城风雨的大宁慢慢形成两足鼎立的局面。
但可谓是姜还是老的辣,李太厚在如此情况下破釜沉舟,在凤西言着力对付她的时候,将上官烛隐藏在朝中的势力挖了出来,用尽各种狠毒手段打打散,让那些世势力再无恢复的可能。
直此,上官烛计划多年,筹备多年的心血一朝尽毁。
凤西言心疼的同时,却也无计可施,当然,她心疼的是那些被毁的势力,所以着急得差点腹中孩子保不住,也差点在上官烛面前露出马脚来。
也在这种情况下,应为开始发挥自己的实力,帮凤西言力挽狂澜的同时,也帮她保住了一部分势力没被李太后赶尽杀绝。
最后,借助寺庙一案将李太后拉下神坛,让百姓知道她才是寺庙一案的真正凶手。
而究其她这样做的原因只是因为对付皇帝,所以政权争斗下,李太后心狠手辣,不惜杀死无辜的百姓来隐藏自己争权夺势的手段。
种种情况下,李太后的名声开始呈现断崖式的暴跌,百姓们纷纷义愤填膺,让李太后交出政权,退回后宫颐养天年,让皇帝自己掌权。
明明一切是按照自己所计划的一切在进行,可发展到最后,居然以她失败而告终。
对此,李太后怎么都想不明白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虽然她丝毫没有想要交回政权的打算,朝中自己的势力占了大半,都在持支持状态。
但奈何百姓间的反抗声太过强烈,更是闹到宫墙门下,一副她不交出政权,他们就不离开的架势。
她所不知道的是,应为为了逼迫她交出政权归还给凤西言,暗中安排了不少心腹混在百姓间,但凡有百姓支撑不下去想要放弃的时候。
那些心腹就会鼓动士气,坚决不退缩,坚持要让就太后归还皇上的政权。
有人在里面起带头作用闹事,李太后想厚着脸皮等风波过后继续控制权政都不能,在百姓抗议的第七天,终于忍不住威逼,不甘不愿将政权交还给了凤西言。
当然,她之所以这么爽快交出政权,不过是因为在此次争斗中,她虽然失去了政权,但凤西言和上官烛损失的更多。
尤其是上官烛好不容易培养了多年的势力被她瓦解,在是他在民间神通广大的玄机阁被查出他是幕后掌权人,然后被李太后想方设法一窝端了。
至此,闻名在大宁这片土地上的玄机阁彻底消失不见,而上官烛和凤西言再也没有任何可以仪仗的势力了。
所以,尽管被百姓们威逼她交出政权,她在怎么不情不愿下,还是交了出去,不是因为别的,正是因为即便交出政权去,对她也没多大的影响。
因为只要她退居后宫一段时间,等百姓间的风声消停一段时间,她在慢慢东山再起。
因为,凤西言所有势力都已经被她打散,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很难在重新起复的了,而重新培养势力没个十几年是不可能完成的。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李太后怎么会不开心?怎么会不痛快?
之前被凤西言一直打压的恶气都在这一次全都发泄出来,重新扬眉吐气起来。
而她大获成功背后,帮她找到上官烛和凤西言各处弱点的王茸更是功不可没。
对此,王茸和李常德在李太后跟前水涨船高,正式成为李太后最重视的心腹。
整个皇宫中,除了李太后,凤西言之
喜欢女帝陛下终于要勤政了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