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恒眼见推托不过,只得起身接过笔来。抬头看青云之上几点远帆,近处岸边却有数叶青荷,一片晟云从空中飞过,提笔在纸上写道:“云深不知处,晟来世青风!”
众人看了击节赞叹:“好啊,诗景相合,妙啊!”
李知县长叹一声:“本县已有多年无人得中进士,看来今次要破天荒了!”
周恒听其言赶紧谦虚地道:“哪里,我不过是偶得灵感,实在不敢当!大人怀才不遇,久困于此,可见才华不是最重要的!”
一番话听进耳内,李知县却是连连叹息。
知道傍晚时分,宴席才罢,长路漫漫,路途远甚,回到家中,已是戌时,天色早已黑了。
大概是张小青提前回去禀告过,张家大院张灯结彩。
周恒两人一进门,那一旁的鞭炮便点了起来。
砰砰乓乓!砰砰乓乓!
这鞭炮足有千响,闹腾了好久才肯平静下来,刚进入大厅,就看见三张大桌上摆满了美酒佳肴,亲戚朋友都坐在席位上等着,就等他们二位入席了。
此情此景,周恒只感觉心里十分温暖,也像个普通士子中举后一样融入到宴会当中。
乡试在两个月之后,但张诚已经在天天在温习功课了。
这么多天来,他一直很用功,搞得茶饭不思,人似乎也瘦了一圈,弄得家里人都很担心。
周恒却似乎神采一日好过一日,令人惊奇。
这不,出于惊奇张员外已经来请教秘法了。
周恒取出一粒自己炼制的百草还气丹交给他,但并没有说明丹药的功效。
这张员外倒是对他很信任,不由分说立即拿给儿子服下。
一个时辰以后,张诚跑了过来,叫着:“周大哥,这到底什么灵丹妙药啊,我自从服了以后浑身暖洋洋的,好像有无数条热流所包裹的,这么多天的疲劳一下消失不见了,甚至连心窍也清楚了很多!”
周恒在一旁微微笑道:“这样就对了,温习书本要劳逸结合,只有身体是根本,脾胃好才能中气足,中气足才能神气旺,神气旺才能智力增,学习起来方可事半功倍。”
随后他便在张府住了下来,此后的一个多月,周恒一直闭门修炼心动期的功夫。他从天地之桥接收了不少能量,已然能一口气御风行空上百里,进入心动期初级的境界,只差那一丝瓶颈依然好似坚不可摧的挡在那里,但已经十分接近突破了。
然而他明白,行百里者半九十,越到后来越是艰辛,一点也不能掉以轻心,所以还是水磨的功夫。
周恒眉心金光一闪,随即放出神识透过墙壁看了看隔壁的张诚。
张诚还是一直在书房里用功不辍的发奋学习,不过脸上再没有一丝倦色,代之以一层淡淡的光泽,那是中气充足的表现,看来服下百草还气丹之后果然管用了。
在一个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上午,周恒一个人御剑飞行偷偷来到长安城东南的碑林。
唐朝开成年间,为了避免文人学士们传抄经书时出现错误,朝廷将十二部经书刻在石碑上,作为范本,立于长安城国子监内,供人们校对,被称为《开成石经》,加上此前唐玄宗李隆基亲自书写的《石台孝经》合称十三经,除了十三经以外,这里还陈列有汉代以来的各种碑石、墓志共一千多块,碑石如林,故名碑林。
碑林荟萃各代名家手笔,篆、隶、草、真、行等多种书体,琳琅满目,皆具风采。特别是唐代书法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张旭、史维则等人的手笔刻石,尤为可贵。宋代的名家墨迹,如米芾、蔡京、苏轼等人的作品也堪称绝佳。
周恒对经书的内容非常熟悉,令他感兴趣的是石碑上的书法和前人的知识。
他一边欣赏美妙的书法雕刻,一边再读一遍经书的内容。
《大学》云:“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修身必诚其意。”
读到这里,他联想自己正在修炼的以神相合,心以为动,感觉隐隐然有相合之处。
继续读下去,见孟子说“常养浩然之气”,使自己义正刚直,神气盛旺,气贯天地。
周恒禁不住心中一动:“这难道不是修炼吗?难道说孟子也是修仙的高手?”
在联想到之前世界当中的王阳明曾在军中长啸,不也有可能是练气高手吗?或许他也是开辟了一家之法的先流之人。
他知道,明白这一点很有价值!如此一来,他可以将修道和治学结合起来,既可以练功不辍,又可以读圣贤书,既能报仇雪恨,又不辜负父母和外公的期盼,使苏家的书香延续下去!
这样想着,随即他走出了碑林,沐浴在温柔的阳光里,联想到之前的收获,顿时感到浑身舒畅,不虚此行。
五月初七,张员外亲自跟张诚和周恒到长安应试,在一间客栈找了两间上房住下来。
此前李知县早已将两人的名字报了上去,两个人只是需要看了看考场位置,一切早已经安排妥当,只等考试开始。
次日,两省之地的秀才聚集长安。周恒细心观察这下还注意到其中有不少久困考场的人,头发胡子都花白了还不死心,可是考取的可能性却越来越小。
因为考官大多偏爱年轻的考生,尤其今次主考的是府台吴联橦大人,相传吴大人督学时力主提拔少年,于是
喜欢这个副本有毒吧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