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很快就给唐伯强重重的一击。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里,唐伯强连续参加省里组织的数理化全省竞赛,虽然每次唐伯强都在县里杀出重围进入到市一级的比赛,但每一次都止步于此,没有办法再进一步到省里参加全省尖子们的竞赛。尽管几乎每次他都是八角镇中学唯一的选手;尽管老师对他赞赏有加。但唐伯强开始清醒地意识到,全省的高手太多了,地处偏远的八角镇中学的信息和教学水平只能算是“井底之蛙”,庆幸的是,唐伯强能够及时认识到这一点并及时作出调整:他比以前更努力了!
1977年11月进行了**命后的第一次高考,1978年初成绩便出来了。在八角镇中学参加考试的学生可谓“成绩惨淡”,只有当时在八角镇中学任课的几位年轻老师考上了,但考上的学校并不理想。这可谓是寒冬里一桶冷水当头浇下,让接下来想参加考试的学生清醒了很多,很多人都知道,这几位考上的老师都是当时八角镇中学年轻教师中的佼佼者,连他们的成绩都不理想,想超越他们谈何容易!
可就是在这样一片失望笼罩的氛围中,易慕才老师出手了,而且这一出手在当时可谓石破天惊,震惊了全校,当然更是震惊了唐伯强。
因为高考刚刚恢复,各种制度并不完善,国家为了给哪些“错失”的一代以更多的机会参与到高考中,让他们展示才华,也让国家从中选拔有才华的人参与国家急需的各种建设项目,所以在年龄上并没有做限制。一向思维灵动的易慕才老师便发奇思妙想,一早就酝酿在尖子班中选拔一至多名成绩优秀的人报名提前一年参加高考,目的是让这些尖子中的尖子在这提前参加的高考中得到锻炼。这一想法一直深埋在他心中,他在等待时机,等待合适的人选,本来在他心中是有几位人选的,但经过深思熟虑,决定最后只让唐伯强参加这场特殊的高考并将这一想法向学校的领导汇报并提出申请,学校的领导几经讨论,也找过唐伯强征求意见,才15岁的唐伯强那知道这么多,表示服从老师和学校的安排,学校最终同意了易老师的想法,让唐伯强报名参加1978年的高考。
消息一传出,在整个八角镇,不,应该是整个县教育系统都引起轰动了。特别是在八角镇中学,刚刚经历过成绩惨淡的1977年高考,没有人相信一个才15岁的高一的学生能够与众多高二的毕业生一争高下,更别说考上线的可能了。
是的,没有人相信唐伯强会成功,连唐伯强自己也没有任何信心。毕竟还有一年的课程没有学习,虽然自己学习的进程快些,但也不至于能够将高二的课程学完学好。虽然没有信心,唐伯强的心态却很坦然,他相信易慕才老师,也知道易慕才老师的目的是让他去锻炼,去熟悉一年后真正的竞争场所。
那时的唐伯强,正处在学习状态最好的时期,感觉所有的科目在他的面前都是那么容易对付,甚至游刃有余,他并不知道,这次提前参加高考,将他的学习状态的高峰期也提前消耗掉了,以至于进入高二时,他便感觉明显的“每况愈下”。唐伯强并不知道有一种周期论学说,大概意思是,人的一生,身体生理状况和精神状况处于低谷还是处于顶峰,是有周期性的,一般认为7到8年为一周期,这个周期内,一个人可能处于最佳状态,也可能是处于最恶劣的状况。正当15到16岁年龄的唐伯强,正好处于这个周期论所说的时间点上,正处于学习最佳状态的唐伯强,一年后学习乃至各种状况开始下滑也就顺理成章了。这是唐伯强读大学后才知道的原因所在。当然,这也是易慕才老师始料不及的。
1978年那个如火的7月,幸运的唐伯强在如父亲般的易慕才老师的带领下参加了高考。每一科易老师都亲自引领唐伯强到课室,然后独自在课室外面等候,等唐伯强考完,易老师只是叮嘱他回家好好休息,一连三天,天天如此,易老师从不问考试考得如何,一直到最后一科考完,易老师也不问结果,但唐伯强却憋不住了,他告诉易老师,高一的内容基本都答了,而且自己对这一部分很有信心,至于高二的内容,虽然也能答上一些,但心中基本没底。易老师笑笑说:“没关系,关键是给你锻炼一下,成绩是次要的,哪怕你真上线了,我估计也不会有好的学习给你挑选,当然,我也不会同意你就这么去读一般的学校。”
“谢谢易老师!”唐伯强低声地说道。易老师用慈父般的手请抚摸着唐伯强的头,眼睛看着远方,若有所思地说:“虽然你家境贫寒,但你品性善良,聪明好学,以你这样的身体,唯有读书才是你将来最好的出路,我也相信将来的你一定有所作为。”
“好了,回家好好放松一下,不要在意这次的成绩,要在意的是明年的高考,加油啊!”易老师目送唐伯强走远,不自觉的挥一挥手中的拳头。
高考的成绩出来了,八角镇中学的成绩与1977年相差无几,考上线的人少得可怜,说到底,不是这些学生无能,也不是老师无能,而是以前的体制让这些学生荒废了学业,基础实在太差了。
就在学长们失落、叹息、悔恨、不甘之际,易慕才老师却是一脸的自得:唐伯强上线了!虽然成绩不是很好,但读一个省级学校应该不是问题,这让多少学长们以及八角镇的学生家长们羡慕啊。更让他们大跌眼镜的是,易慕才老师
喜欢八角镇之子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