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伯强的玩伴中,一起玩得最多也玩得最开心最好的要数邻居石家的老三石文化了。石文化“头上”有两个哥哥,分别是石文钢和石文铁,他们两个要比与唐伯强同龄的石文化大5岁以上,平时他们很少与唐伯强和石文化一起玩。石文化“下面”还有一个小两岁的妹妹,叫石文玉,这位妹妹人如其名,长得水灵灵的,俊俏貌美得如一块美玉。八角镇的人都戏称石家有“三块石头,一块美玉”,当时男女授受不亲的风气在八角镇非常盛行,没有人年轻人敢于公开谈情说爱,受此影响,小字辈们也是男的一起玩,女的玩一堆,哪怕是小孩子,也没有男女在一起玩耍的,也因为如此,石文玉和唐伯强以及石文化他们从来没有在一起玩,尽管石文玉有时候很想和他们一起玩,也只是想想而已,从来不敢付诸行动。
石文化的父母亲是很喜欢唐伯强和石文化在一起玩的,用他们对石文化说的话来说:跟人家唐伯强学一学。
石文化和唐伯强的性格很相似,都是不喜欢吵闹的人,因为同在一个学校一个年级一个班级读书,他们放学时常常一起回家,如果没什么特别的作业或者家里的事情,他们大多选择去其中一个人家里玩,而多数情况下,都是石文化到唐伯强家门前的两棵海麻黄树下坚硬的黄泥地上玩耍。他们在一起最常玩的就是弹棋子或者打玻珠,弹棋子就是各自用自己的象棋棋子往一个固定距离的、预先挖好的小坑弹去,谁先到坑边而且距离坑边最近谁就赢对方的棋子;打玻珠与弹棋子相类似,就是将对方的玻珠用手贴着地面往坑里击打,谁最先将对方的玻珠击打到坑里谁就赢。这两种游戏其实都是考验眼力和手的力量的控制力的。唐伯强虽然个子小,但天生就是平衡功能好,对力度的掌控特别好,所以这样的游戏常常以唐伯强大获全胜而告终。
有时候,而且大多数是在石文化提议下,他们两个便在树下摆下棋盘下几盘象棋。说来奇怪,一向沉稳耐心的唐伯强,下起象棋来速度极快,如果石文化跟着唐伯强的速度来下,石文化肯定输,一开始就是这样,唐伯强总赢。可慢慢地石文化发现了问题,刻意放慢节奏,慢慢思考每一步的下法,这样一来,下子如飞的唐伯强一定是输家。而纵观下象棋的人的下法,没有一个像唐伯强这样下的,所以,时间一长,唐伯强在下象棋上不管与谁下,都是“常败将军”了。这样的经历让唐伯强从读大学起就再也没有接触过象棋。
在八角镇河边街与唐伯强年龄相当的人大概也有十来个吧,他们也有一起玩耍的时候,一起玩得最多的游戏就是捉迷藏了。
这样的游戏在夏夜和秋夜里玩,而且玩的人越多就越有趣。每当这个时候,什么男女授受不亲就被远远的丢在脑后了。凡是八角河边居住的、年龄差不多的、喜欢玩的(其实在那样的年龄有几个不喜欢玩?)都可以参与进来。在八角河边可以躲藏的地方很多,比如码头的矿石堆、木材堆、河边和屋前的大树后、弯弯曲曲且大小不一的黑暗的小巷等等都是非常好的隐蔽地点。
参与玩耍的人先围城一圈来一轮“石头剪刀布”,最后的输者便被罚去寻找那些躲在各处的玩伴。因为游戏多在晚上进行,八角河边的街灯十分的昏暗,要找到躲在暗处的人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总有“倒霉”的人,一旦被发现抓到,便马上自动成为“抓人”的人,新的一轮“抓捕”又启动,如此反复,刺激不断,这也是他们乐此不彼的原因。
当然,因为月黑灯暗,找人确实很难,个别女孩子因为长时间找不到人便会带着哭腔叫起来:“你们躲在哪里啊?!”每每这个时候,很快就有人响应。可能在一堆堆的矿石后面,也可能在某条小巷里或某棵大树后,找人的人很快就能根据声音找到其中一个,所以,这样的游戏往往在皆大欢喜中结束,在大人们的呼喊声中各自高高兴兴地回家,甜甜地进入梦乡。
5年的小学时光转眼即逝。12岁的唐伯强走进了八角镇中学的大门,开始了他跌宕起伏、改变人生和命运的中学生活。
十二三岁,正是人生叛逆期开始萌芽的时期,唐伯强也不例外。虽然到了中学,但童心未泯,玩性正浓,从小就在别人眼里胆小怕事、乖巧听话的唐伯强突然间感觉自己也要镇里最热闹的地方与其他小伙伴玩一玩,以证明自己除了乖巧听话,读好书之外,其它方面也不会比他们差。
说干就干。苦于手里没有任何可以参加别人游戏的资本,他第一个想到了石文化。作为唐伯强的好友兼死党,石文化毫不犹豫地出手,当然,石文化拿得出手的就是他手里的部分橄榄核,这也是当时八角镇小孩子们经常玩的一种游戏。这种游戏的玩法是:大家出同样多的橄榄核并堆成一堆,在成堆的橄榄核旁边距离大概5毫米左右的地方放一个单一的橄榄核,然后相约好在大家认可的距离,各自用各自称之为“核头”的橄榄核瞄准那个在旁边的橄榄核进行投掷,谁能将这橄榄核击中并同时没有触碰到旁边堆上的橄榄核谁就是胜利者,胜利者可以赢得整堆的橄榄核。
唐伯强拿到石文化送给他的大约100个橄榄核,喜滋滋地躲在家旁边的一条安静的小巷里进行练习。这就是唐伯强,任何事情他都做到有足够的把握才出手,他很珍惜这些作为原始资本的橄
喜欢八角镇之子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