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做的限制就是被集中力量人对力量的掌握度是否熟练,与修为的高低并没有直接的联系,这种联系在所有的修道者间流传,经过时间的流逝,做的越来越好。
而这种方法他们叫做合和,至于意思也很简单,我和你和他合作。
李逸弄清楚情况后心中一喜,知道大家都在准备合和的打法,当初起这个名字的时候,李逸多少有些迟疑。
总觉得如此厉害的一种配合,就该有一个能配得上它的名字,最起码让人一听就有一种被震慑的感觉,合和这个名字实在不妥。
至少不能很好的显示出它的厉害,而且还不是很高雅,按照凡间的说法就是怎么听都有一种土里土气的意味。
李逸的想法遭到大家的一致反对,还被李炎无情的嘲笑一番,说什么本不是什么饱学之士,还偏偏要什么高雅,说出去岂不是让人笑话。
当然也有站在李逸这一方的,李锦就同意他的想法,说应该要高雅一些,对于李锦的态度,大家只是默默一笑,只要牵涉到李逸,李锦关心的永远都不会放在事情的本质上。
其实李逸也只是随口说说,这是他有生以来如此认真的随口说说,很明显效果不是很好,虽然他并不是很放在心上,心里却多少有些影响。
李逸把这个过错归功到自己的身上,当他提出这样想法的时候,很大的程度是建立在得意之上的,人啊还是不能轻易的飘忽。
最后李元初出来总结一下,说所谓名字不仅是一个代号,它还能体现出本体的特性,“合和”二字未必就是最好的,但它却能最大限度的表现出特点来,李元初的话想来很少有人反对,况且还是这么有道理,合和的名字便最终确定。
之后几乎所有的修道之人有时间都会投入到这种练习之中,随着不断的练家发现,要想达到合和时最大的效果,人数是有一定限制的。
一般来说十个人是最好的,或多或少都会打上一些折扣,少了的话力量往往不足,多的话又不能更好的控制,效果也不是很少。
当然这里还取决与被集中力量的人,要是他控制好的话,人数就能相应的增加一些,要是不好的话,人数就要减少一些,这种影响很有限,增加或者减少的人数也就只是一两个。
无论如何瑞族人总是找到了一种足以改变战局的方法,在今后的战斗中,合和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其形式更加丰富,效果也更加好,合和也成为继阵法,结界之后,又一种有效的合作方式,这是后话。
合和能否发挥到最大的结果,除了被集中人对力量的控制外,最重要的还是集中人的力量的纯度,在同等条件下他们的力量越精纯,彼此之间的感应度就越高。
反馈到他们本身的信息就越多,效果自然也就最好,为了能够把最精纯的力量发挥出来,李元无和李元初用了上百年的时间才找出一个更有效的方法。
是人皆有力,无论是修道者还是一个普通人,力量都储存在四肢百骸,五脏六腑之间,只是普通人没有经过训练,深层的力量没有激发出来,他们的力量大都存储在四肢之中。
这里的力量是非常有限的,大多只能维持他们日常生活,这是最低限度,所有能动的生灵都有,稍微锻炼之人,其力量还是存储在这里,不过量相对大一些,比如说那些长期从事体力劳动的人。
凡间多有习武之人,他们的所具有的力量已经开始向丹田这里聚集,但毕竟很有限,丹田能存储的力量犹如浩瀚大海,而他们最多也就是利用了半个池塘。
尽管只有这些,在凡间的表现已经是异于常人,甚至能举起千金之力,由于其用力不得其道,大限也在与此。
再深一步就是悟道之人,他们已经开始向道而行,多是如远观泰山,明明清晰可见,路上有千里,总归来说他们已经突破凡人的极限,丹田能存储的力量依如江河。
可惜的是容器足够而能力不足,其量也不过是挪矮丘,移小溪不能成大事,此多为山精树怪,高僧真人,虽然未曾真正触摸到道,但已经知道其门路。
再进一步者,丹田之力充盈,举手抬足之前便可翻山倒海,此时所存之力已足够大,虽能收放自如到底还缺些火候,不能随心所欲。
此多为上仙大神,能达到这种地步,其道行多为高深,渐渐脱离本欲,对力量也开始淡之,也是这样,所存储的力量也开始由量向质转化。
最深层的力量遍布全身,凡有气息者皆可生成力量,此时便可力由心生,其意到处其力自生,无声无息无穷无尽。
能达到这一步的多为大罗金仙或者先天圣人,诸如女娲娘娘,其与道已经合一,她就是道,道就是她。
瑞族修道多与世人所知的不同,他们在丹田聚力知时,已经同时在提高其纯度,他们所掌握的力量或许不是很大,但控制多却要好很多。
尽管他们存储力量的方式不完全相同,但用力的步骤的却是一样的,当他们要战斗的时候,最先使用的力量是四肢中的,其次才开始从丹田中来,最后才会由五脏六腑中流出。
这其中的变化是非常快的,几乎是同一时间进行的,但总归有个先后顺序,也就是说如果四肢中的力量没有受到刺激,其他地方的力量是不会有反应的,即使这中间只是一瞬间的事,步骤是不会放生变化的。
这也是李元无他们要解决的原因,相对
喜欢全人类穿越玩游戏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