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今天这事儿,谢涟漪是不能再继续待在东风楼了。石乙自作引路小厮,带了易文从东风楼后院侧门离开,去往谢涟漪在京都居住的私宅,之后他也没有多作停留,寒暄叮嘱几声便离开了。
说起这处私宅,石乙并不觉陌生,因为此处正是昔日他魂穿二世,醒来之初养病数月的那处宅子。
时隔数年,如今的石乙已经适应了现在自己的这副身躯。虽然前世常与精端杀戮科技接触的他至今还无法理解,死后重生、魂穿二世的事情怎么会在他身上实现,但经过了这几年的生活考验,至少他已必须接受这个事实。
即便是在前世,且不说游戏环境,即便是技术上还未公开过丝毫的军工全息模拟环境,都不可能把世界局面模拟得这么真切。
在学庐求学那三年时间里,大致脱离了东风楼的管束,得以有了一些自由空间,石乙也用自己的方式,对他心中存zai的诸多质疑小心谨慎的进行过一系列考究,证实的结果令他无比诧异。
自己现在身处的这个时代,初始时也有一个混沌期,由一场时长百余年的大战所肃清,这片陆地开始由大业帝国统领。数百年后,分裂成南陆周帝国,以及苦寒北域的雁国。
南周至中期,文制渐渐强于武制,弊端也渐显现,但这弊端的显像根源,重点还是因为南周君主懈怠国事,以及北边的雁国一天都未松懈强大自己。并且从始至终都坚持以武强国的策略。
舟行江上,若逢逆境,不思进取,哪怕能保持原始基础。站在大局上观望,这舟其实也是在自行后退的。在周边小国渐渐强盛起来的基调之中,南周若只想着眼前局面,将存zai被他国超越甚至覆盖的危机。
不过,周帝国行运三百多年,即便中后期没有什么卓越建树。只是在原地踏步,如此大国积累起来的底子也是够厚,域外邻国想要一股气撬开,一口吞并,也绝非易事。
令举国民众预料不到的是,周帝国最后亡覆,不是毁于敌国之手,国君昏庸也还只是到了削弱国力这个程du,真正给了帝国致命一击的,是边军反叛。
周帝国地域分三大州区。并驻有三大州军。西面川州军团战力最强,因为川州地势复杂,匪寇大多喜欢于此扎寨,川州军团一直以来逢大小战事不止,最为辛苦,耗损也大。东州临海。战事较少,因而东州军团偏安一隅缺乏实战锻炼,综合能力要排在三州军最后。
至于中州军团……那时的帝京所在,还未迁至东洲湖阳,于中州邺都设帝京三百余年,邺都无论是人口面积、繁华程du,还是军防实力,皆为举国都城之首位。时至如今,由南昭君主十年励精图治的新帝京湖阳都仍然无法将其超越。
然而正是因为前朝末年的迁都之事,硬是把这稳固的金三角格局给扯松、击散了。
帝都东移。三州军中战力最强悍的川州军团已然开始松缰,不仅如此,原来可以通guo中州军团连线,消息直达帝京的北疆边军,因为帝京东移。消息便需要转一个弯,内部传递系统多了道凝滞。
如果当时还在位的周帝国君主能够勤勉一些,也许会认真考虑这些因为迁都而带来的种种军事管理上的巨大漏洞,但话说回来,如果他能有勤勉精神,也就不会迁都了。
漏洞的存zai,外加上北疆边军王氏一族,外加上川州军团,对周帝国的失德之治早有积怨,崩溃之势一触即发。
当王氏一族带着在北疆百般磨练而得的精锐嫡系军队越过中州第二军防线,即将迈入中州核心城郡时,才在东州新帝京铺开仪仗没过多久的周灵帝才刚刚接到消息。
因为护驾迁都往东,周灵帝带走了中州军团中半数的精锐兵卒,若站在灵帝的看事角度来评定这事,做得倒也没什么大错。中州军团原本就有一半属于保卫帝京皇族的嫡系兵卒,各处武将重衔大多都由皇族亲系担任,权属捆绑得跟一张网似的缜密。
作为王牌之师,不管皇帝怎么贪玩,这支军团的综合战斗力却并不弱。用着远远精良于川州军团的军械兵器,又近临天子脚下,军纪不敢怠慢。不过……若到了要拼命的时候,在周帝国三大州军当中,中州军团一直被川州军团压在头顶,只能居于次位,原因也在于此。
所以,中州军以半数兵员,要对阵北疆边军嫡系,稳胜虽有险,但这预期结果对于逆向征程的北疆边军也是一样的,可直到……川州军团忽然一夜间消失的消息传入中州,这些没有机会护驾往东迁都,而留在中州,此时参与血战的中州军团兵卒,顿时就有些失了硬拼下去的稳心了。
川州地势古怪奇险,而驻守在这里的州军竟然一丝消息都未走漏,便直接自动解体,此事比起川岭之奇,更为诡异。最要命的还是,川岭之地变得令叛逆边军如入无人之境,成为屯兵驻防的天然堡垒,即便中州血战失利,残兵进入川岭躲避,也还能保存边军的星星之火逢时再生。
值此乱事之中,川州军团的自动解体,从大局上来看,明显算是帮了叛逆边军一把。
可是后来叛逆边军险胜,王氏终得霸业,那消失了的川州军团也再未出现过。如果这支消失的军团真的有意帮助王氏边军,为何在乱局得定的时候,这支作战悍勇的军团没有回归军事阵列?或者说,从一个冷森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倘若王家要干卸磨杀驴的事,川州军团十余万之众
喜欢归恩记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