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阳十四年,六月初二
雍州,圣京
皇宫
自边境把大将军蔡华于彩石山战死,晋军大败,退守将军关,姬林兵两月之间连下北陵、南陵二府等一连串噩耗送到京城之后。
一向身体欠佳的历阳帝大病了一场,直到今日方才有所好转,急召重臣到御书房商议对周战事。
今年已经在位十四年的历阳帝,单名一个清字,如今刚过四十八岁寿辰不久,眼瞅着奔知天命的年纪去了。
在这个医疗情况不发达,导致平均成年男子年龄不足四十岁的封建时代,历阳帝这个岁数已经可以算是土埋半截了。
事实上,历阳帝的身体近几年一直不算康健,虽没有得什么大的症患,但也是小灾小病不断。
正是因为如此,北晋朝的储位之争才会如此白热化。
若是历阳帝正值春秋鼎盛,身体健康,端王和景王这两个皇子也不敢如此这么肆无忌惮的四处串联争权。
这不是明白打自己老爹脸,挑衅皇权嘛………
就算他们失心疯,众臣也不敢拿身家性命跟着赌啊。
所以,如今二王相争的局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历阳帝身体堪忧,朝廷、百官、乃至士绅百姓都希望能选出一个太子,将来万一历阳帝出事,有储君在,不会动摇北晋国本。
…………
对此,历阳帝自己也心知肚明,甚至这个眼下这个局面还有他在背后推波助澜。
历阳帝有意在端王、景王这两个儿子中,选一个各方面综合能力更出色的储君来接掌自己的皇位。
如今,历阳帝知道以自己的身体康健程度,恐怕是撑不到北晋统一天下的那天了,所以,他只能把希望寄托给儿子,希望下一代北晋皇帝能够带领北晋走向走向巅峰。
完成北晋太祖、太宗乃至他自己三代皇帝未尽的统一之愿。
因而,历阳帝不惜让两个亲儿子互相反目成仇,也要优中选优,选出未来能真正带领北晋崛起统一的储君。
就目前来说,历阳帝本身内心更喜欢端王,觉得这个儿子仁和宽厚却不迂腐,处事灵活不古板,擅长学习,是个当皇帝的好苗子。
只是,历阳帝对端王有些不满的是,这孩子太重情义,心软,必要时刻恐怕会有优柔寡断的缺点,如此,可是为君为帝之大忌,尤其是北晋还有两个大敌环绕。
端王这个性格,如果在和平时期,肯定是个明君圣主,但在这个三国鼎立的战乱时刻,搞不好会拖累北晋。
与之相比,景王显然是另一个极端,处事果断,性格强硬狠厉,十足一个野狼崽子,有这样的皇帝,北晋肯定不用守敌国欺辱,甚至还会主动欺负别人。
从这点上看,历阳帝理智上更看好景王,不过,同端王一样,景王也有自己的缺陷,其一好大喜功,历阳帝很怕景王如果当了皇帝,会穷兵黩武的发动战争。
第二,可能因为母亲玉贵妃的影响,景王为人有些刻薄寡恩,除了寥寥几个人,对待其他人都是以利用为主,极少付诸真心,这样久了,非常失去人心,绝非为君之道。
第三,景王这个人,性格孤傲,刚愎自负,有时很少听从他人意见,就连历阳帝,曾经几次告诫景王要待下以诚,景王都是当面点头答应,转身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弄得历阳帝对他大失所望,非常不满…………
…………
如今,边境大败,大将军蔡华战败身死,北晋最精锐的二十万边军十不存一,大半个雍州都暴露在西周兵锋之下。
只要姬林兵拿下将军关,广清、曲梁将再无重险可守,二府如果被北周拿下,平阳、同安危如累卵,就连圣京都有失陷的可能。
所以,北晋朝廷必要牢牢的把姬林兵挡在将军关外,然后择机击败对方,重新夺回北陵、南陵二府失土。
此前,端王曾经上表,要参加此次的对周之战,而景王看端王求战后,也同样上表愿前去前线参战,当时,历阳帝还在犹豫,现在随着西周来势汹汹,历阳帝反而觉得可以让二王去战场体会体会。
一来,为君不能不知战事,上前线积累一些军功经验对二王来说是好事,第二,此番边境大败,军中士气低落,两位皇子亲上前线可以激励士气,三嘛,历阳帝也想看看,面对如此危急局面,二王会分别如何应对。
顺境之下,谁都能做好事,逆境而上,方才是真材实料的硬本领。
这个考教二王的心思,历阳帝并没有明说,但当他宣布要把两位皇子派上将军关战场上后,此次被他召来御书房议事的所有重臣,第一时间都明了历阳帝的用意。
左相鲍怀威轻轻皱了皱眉头,看四下无人开口,忍不住站出来觐言道。
“陛下,二位殿下千乘之躯,岂能轻易到战场涉险,如若万一有个不测,岂不是有失社稷。”
鲍大丞相用词有些委婉,其实翻译过来直白的意思就是,两个皇子牵扯的事太大,万一在战场上挂了,皇位怎么办。
…………
左相的想法还是有不少赞成的,他一开口,兵部尚书、刑部尚书、御史中丞等人都纷纷符合。
这几位也都是朝中没有在夺嫡二党中站队的几个大佬,从西周的中立派一样,立足保持朝堂稳固,所以听到历阳帝准备派二王上前线,立刻出来表示反对。
与之相比,事先已经互相通过信的景王、端王二党的官员,则表示支持历阳帝的决定
喜欢演义级猛将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