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符箓,道门还有很多可取的地方。
这一次大战,全都用上来了。道教修炼,贵在真修实证,行一步有一步之效验,而且时刻不离人体本身。离开人身,所谈皆假。历代祖师留下的丹经著述,都是通过自己身心验证得出的结论,是“理法合一”的。
通过种种修炼方式而达到生命永驻的境界,这是道士们在宗教信仰支配下的神圣选择,也是他们生活的主要目的。在此过程中,道士亦展开了对生命的大敌即死亡的持久的反抗,在他们对生命奥秘的探索中,积累了许多有价值的经验和教训,在有意无意之中踏入了医学的疆域。
既然道士们生活中的种种修炼方式目的在于养生益寿,那么这些修炼手段便自然与医学有不解之缘,因此对医学甚至世界医学的发展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道士们在这方面的成就比之于古代巫师和神仙方士,堪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们通过自己的修炼实践或直接的行医实践,在病理学、药理学方面做出了诸多贡献,其中医术高明者也不在少数。
孙思邈的医学成就,是道门的一大骄傲。除上三人外,道士中精于医术者还大有人在,这里难以一一介绍。
另一方面,道士在修炼过程中,到达一定境界后,会开启人体的一些特异功能,比如天眼通。
总之,从道教的性质以及道土修炼的目的两方面来看,道士们的修炼方式除了其终极目的之外,亦有与医学科学相通的一面,这是有其内在的必然性的。
司马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了大医家扁鹊的故事:扁鹊又叫秦越人,曾遇异人长桑君,这位高人给扁鹊私授禁方,并取出怀中药,嘱他“饮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当知物矣。”
扁鹊依其言,收集未沾及地面的水,如露水之类,将药服下,三十日后竟可隔墙见人,视人体五脏六腑一清二楚。他经过虢,见虢国正举丧,中庶子告诉他虢太子“暴厥而死”,即将装殓。
扁鹊立于虢宫门下,断言虢太子是假死,他能起死复生。中庶子不信,扁鹊进一步断言:“试人诊太子,当闻其耳鸣而鼻张,循其两股,以至于阴,当尚温也。”
这种预测功能,在医圣张仲景身上也有,史载:张仲景和侍中王仲宣见面,时年20岁的张仲景已深悟医道:“仲景见侍中王仲宣,时年二十余,谓曰:君有病,四十当眉落,眉落半年而死,令服五石汤可免。仲宣嫌其言忤,受汤而勿服。居三日,见仲宣,谓曰:服汤否?仲宣曰:已服。仲景曰:色候固非服汤之诊,君何轻命也?仲宣犹不言。后二十年果眉落,后一百八十七日而死,终如其言。”
以上例子皆载于史书上信史,从中可以了解到,古时那些伟大的医家,修真养性,道德高尚,所以出了特异功能。奇特的习医经历,并有超常的医技,自不在话下。医生把修炼视为必须的,并用之于诊病、治病或预测吉凶。后世医家鲜有集中医和修炼于一身的人。古医家淡泊寡欲,所以能宁静致远。静能入定,定能生慧,才出高功夫。
历史源远流长,文化更是博大精深,而其中便包括了宗教文化。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最终确立了三大宗教——佛教、儒家和道教,三大宗教齐头并发,竞相绽放光彩,对中国百姓的思想起着很大的影响。对于佛教而言,世人往往会想到和尚和尼姑,而对于道教而言,世人往往会想到道士和道姑,但是看过电视剧中和尚和道士的人往往会有一种奇怪的感觉——为何古代道士都是瘦子,而和尚却都是胖子?
首先来看下道士,道教之人一般都追求长生不老之道,那么他们便会关注养生。如何养生?道教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
就饮食而言,道士们都会注重饭量的多少,他们往往会刻意节食,从而来保证自己不会吃得过饱,影响身体的消化系统。道士们追求长生不老的重要方式便是炼丹,有的丹药有使人厌食的作用。这样一来,道士们自然就很难成为一个大胖子了。
同时,道士们平时除了炼丹之外,往往还十分注重锻炼,目的是为了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这自然也是跟寻求长生有关系。此外,道士在闲时喜好下山云游四海,到处修炼,长途的跋涉,再加上未知的生活环境,道士自然不会成为胖子。
再来看看和尚,和尚一般都需要在寺庙中修禅,除了下山化缘之外,很难在市井之中看到他们的身影。这样一来,他们的锻炼便大大减少了。
不过和尚也不是一天什么都不做的,他们平时最爱做的事情便是打坐修禅。和尚们希望自己能够摈弃一切世俗想法,徜徉在一片毫无干扰的世界中,去探寻世间的真理,感受万事的逻辑。
虽然如此一来,和尚往往心境淡然,很难为世俗所干扰,对于他们的成长很有帮助。但是这样的人心情一好便容易胃口大开,同时由于和尚长期不吃肉使得他们的脂肪摄入量不够,这自然需要过多的米饭来充饥,于是乎,一个个就吃成了大胖子。
同时,长期的打坐修禅也注定了他们很难有时间和机会进行锻炼,虽然他们平时也会做些寺庙中的打扫、挑水等工作,但是这些工作仅仅是有一定的锻炼效果且收效甚微。长期的久坐再加上暴饮暴食,和尚的胖便也情有可原了。
因此,倘若你希望自己能够减肥的话,那么便可以学学道士的
喜欢磨刀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