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宝树来两界山,是来杀妖的。
不是来听这些人讲什么佛与道之间的禅理的。可是这两个大佬,分明就是不想放过他,拉着他讲一些修行之间的事情。非说是给谢宝树增强实力,这些可都是有用的东西。
世间一切,都是修行。
一个陶土罐,木头一架,煮顿饭,煮个蘑菇汤,香飘四溢。生活很简朴,但是精神很丰富,追求很伟大。简朴是一个赞语,简是简单,朴是朴素。不单单朴素,它是生命当中一种单纯的代表,是生命和自然之间相互和谐的一种状态。所以古人说返璞归真,生命要和“朴”这种境界融合一味地去体验。
有位诗人被誉为“梅妻鹤子”,简朴的山里面一个茅篷而已,他却享受着生命的快乐。人家问他怎么样获得生命的快乐?他说:“你看这梅花美不美,梅花是我的妻子啊。”他还把鹤买来放生,以鹤当子,在自己庭院里养着,感悟仙鹤婷婷玉立的美。
大唐有一位庞蕴大士,家里很有钱,但他后来把黄金白银载到船上,全部倒入汉江口,回到很简朴的生活。一家老小每天编几双草鞋卖了,换几文钱回来够生活就可以了,大家都安住在道里面。最后一家四人各个成就,大彻大悟,生死自在。庞大士也成为中国人洒脱自在、正身履道的典范。
一个人修养的这种境界,是生命回归之后才能达到的,靠外在的追逐是没有办法达到的,所以老祖先告诉我们安贫乐道。儒家最崇尚的颜回,一瓢饮足已,每天过着很简朴的生活,别人看着不堪其忧,他却不改其乐,这里面蕴含着华夏的道统文化。
佛弟子修行,要注重惜福,过简朴的生活。当我们把物质的累赘去掉之后,就给精神腾出了很多空间。弘一大师是佛教界律宗的一代宗师,他一辈子不蓄常物,很简朴,出家之后一直到圆寂,一个藤条箱拎了几十年,走到哪里都衣衫单薄,一件衣服穿了又补,补了又穿。弘一大师认为,我们纵有福气,也要加以爱惜,切不可把它浪费。
佛陀也是教化弟子三衣一钵,过最简朴的生活,甚至晚上睡觉没有床,就在树下跏趺而坐,禅定休息。我们现在虽然达不到,但是可以向往那种生活,对生活也要做减法,简单一点,适可而止。我们崇尚简朴的生活,返璞归真,突破外在物质的这层关系,才能直视生命的主题,去寻找生活中的佛性。
作为一个修行者,要从娑婆世界求解脱,如果占用这个世间太多,最后业障障住,想走是走不掉的。过去老修行们都是这样,拥有这个世界的、享受这个世界的非常少。
师父题过四个字——崇简习勤,崇尚简洁的生活,对于好的事情要多做,形成一种习惯。
我们在生活上追求简朴,消费的时候也要知道自我制约、保护国家、保护我们的家园,我们来到这世间几十年。我们更要清除生命里负面的垃圾,去除骄慢、虚伪,让真实的生命回归简朴,坦坦荡荡于天地间。最终,一个身语意清净的生命,一个有戒定慧的生命,才有资格去净土。
修行人就是要在这色、声、香、味、触、法的业识顺逆中求解脱,无魔不成道,成佛哪有那么便宜之事。不经苦行,不经魔障,如何去历练无明烦恼?修行人就是在修魔障,唯有冲破魔境中的无明烦恼,方能得到解脱。
也唯有舍下色声香味触法,心无挂碍,才能得到清净解脱,才能显出菩提心来。所以,修行人不能怕魔障,不能贪图安定顺境,那样是不会进步的。
修行最先就是要摄住这个心猿意马、随心所欲的心,不让它出去放逸,这很不容易,但我们要发愿,为消这些无始来的习气罪业,要提出勇气。
对三宝要敬,决定不要去谤。
普贤菩萨教给人们礼敬诸佛,有没有做到?
人们看这个人顺眼很欢喜,看那个人不高兴,这与普贤菩萨的教诲是背道而驰,这不是修学大乘。
人们要修行,修行这两个字怎么讲,是把我们错误的观念、错误的想法、错误的看法、错误的做法、错误的说法修正过来,叫做修行。修行不是叫你一天到晚在佛像面前磕头,叫你在念经、在念佛,不是这个意思,是叫你修正错误的行为。错误的行为如果不修正,你天天拜佛、念佛,还是要堕三途,这个诸位要知道。
佛法是心法,要在心地上用功夫,不在形式。要修一个真正能够敬人,能够尊敬别人,能够爱护大众,要从这个地方修。修礼敬要从哪里修起?从那个冤家对头修起,我最讨厌的人,最可恨的人,我先要尊敬他,对他都能尊敬了,那其他一切没话说了。
普贤菩萨是一切恭敬,没有一个人不尊敬,这不认真修就不能成就。修普贤行那是高段的,不是普通的,这是大菩萨修的。修普贤行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决定上品上生。
所以你要懂得什么叫普贤行,要了解意思,要知道怎样做法,不是口里说说那就行的,要真正去做。面对着这一切顺逆境界,是不是能够生平等心?是不是能够生清净心?是不是能够生慈悲心?那才叫真正普贤行。
努力修苦行,难做的,要去做,别人不愿做的,我们要去做,发愿自己要成就,像阿弥陀佛一样,如此的信愿行,业障才会消。业障消,则做任何事情都愉愉快快的,不觉其苦,虽住娑婆界,犹如西方境。
放下,并不是口头上的放下,是要临
喜欢磨刀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