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压力,这么一个状态;而出世间的禅修,有出离心、菩提心,还有无二慧,或者说是不缘的回向作摄持,这样的禅修是比较深奥的。
佛宗总是强调痛苦。
为什么人生有这么多快乐,他却只强调痛苦呢?
有人不赞同“苦才是人生”,理由是,我们既能感受到快乐,也能感受到痛苦,所以人生应该是苦乐参半的,为什么非要放大痛苦的力量?
实际上,佛宗很多大能,都是强调痛苦的。
除了学者,传统经论当中也反复提到“苦才是人生”这一观点。佛教《正念经》中云:“轮回如针尖,永无少安乐。”在六道轮回当中,所有众生都如同生活在针尖上一样。除此之外,佛经中还用火坑、罗刹洲等比喻来说明世间无有安乐、本性是痛苦的道理,即使众生能感受到一点快乐,它也是无常、不稳固的。可见,虽然生活中有苦受、乐受、舍受,但处处可见痛苦的自性。
也许有人疑惑:“生活中明明有很多快乐,为什么佛教只强调痛苦呢?”我们的确能在生活中感受到少许快乐,但是大多数时候还是痛苦的。
人类和其他众生所承受的种种痛苦,可以分为根本痛苦和支分痛苦。
根本痛苦中有一种叫“变苦”,也就是人们在感受安乐时,突然遭遇变故,之前所有的快乐消失无余,自己被无法想象的痛苦所逼迫。这种痛苦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遇到。
这种变故随时都可能发生,任谁也不能保证自己的生活永远不会变化。又比如,原本感情很好的夫妻,因为一些情况离婚,各自开始新的生活,原先的快乐也不复存在。
根本痛苦中还有“苦苦”,指多件痛苦的事情同时发生在一个人身上。比如,正在感受病苦的同时,又与家人发生了矛盾;正在忍受贫穷的痛苦时,却又急需钱用等。
由此可见,不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不论你是才高八斗,还是不善言辞;不论你是年轻有为,还是处于垂暮之年,每个人都必须要度过生、老、病、死这四大苦海。
从实事求是的角度来讲,不论人生中充满了快乐还是痛苦,人们都应该面对它们。有些年轻人不爱听“苦”,觉得佛教消极悲观,但现实本身就是痛苦,不能自欺欺人地把“苦”说成“甜”,否则,当痛苦到来的时候,有些人可能无法面对,进而选择一些极端行为,甚至自杀。
对于很多修行人来说,虽然生活中也会遇到痛苦,但他们能面对痛苦,并将痛苦转为道用,从而对治痛苦,因此,自古以来,很少有修行人自杀。
符雪园在蛰龙寺,修行佛法,进展很快。
就在他受戒的第三天,悟出了一首佛言。
佛在灵山
莫远求,灵山就在汝心头;人人有座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只个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灵物;
纵横妙用万境生,一切不如心真实。
红尘堆里学山居,寂灭尘心道有余。但得胸中憎爱尽,不学参禅亦菩提。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就这样,他留在蛰龙寺修行。
韦陀菩萨也不管他。
谢宝树则是带上杨山鬼,还有景宁,前往两界山。如今这里从一片荒凉之地,变得十分宏伟。远远望去,一道绵延不绝的长城通向远方。
除此之外,临近长城的时候,谢宝树还看见了一道通天巨门。
前往两界山的修士,都要通往这大门,为了就是隔绝妖族的奸细。
还有,道门的修士。
(本章完)
喜欢磨刀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