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秋华参加各类报刊组织的新闻报道培训班,还参加各种院校组织的写作培训班。时间对她而言,是最宝贵的,一天当作二天用。
作家都是独行侠。为了避免被打扰,她不得不深夜写稿。注意力高度集中,进入“心流“深度思考的状态,哪怕几分钟的打扰,都会大大降低思考的质量。她在门上贴条告示:晚上我要安静,都别烦我,有事明天再说,让我静静。但事与愿违,越发引起好奇,敲开门询问,你到底在干什么?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干到什么程度了?装神弄鬼干什么?真的不需要睡眠吗?太能熬夜了。你到底在学什么?这些东西真的有用吗?
袁秋华哭笑不得,她通常不解释,因为解释不清楚,从形而下到形而上,从粗象思维到逻辑思维,从有为法到无形式,中间隔着二十年的知识积累与观念更新,及头脑风暴,她又不知从何说起。当她在全神贯注思考一份琢磨了很久的方案,忽然一个灵感闪过大脑,这正是自己苦苦等待的结果,大脑立刻开启了“思如泉涌”模式,只恨自己狂敲键盘的速度达不到每分钟一千字。忽然,一阵敲门声,打断了她的思绪,“笃笃”像啄木鸟,啄穿她的脑壳,让她痛不欲生。原来是新来的租客,问她交水电费的情况。好吧,看在你还算有礼貌的份上,赶紧糊弄过去,赶紧滚蛋。
五分钟后,她回到了自己的状态上,赶紧“打捞”有点变模糊的思路。“咚咚”敲门声,又响彻云霄。她开门一看,楼下租客要借几瓣蒜头。她想象自己一记左勾拳,塞进她的大嘴巴里,可现实中的她,只能跑进厨房,拿几颗蒜头出来,送给她。
不到十分钟,门外又有人敲门。她开门,是某街坊在香港上班的儿子。他掏出一枚鹰洋,让她帮助鉴定真假。鹰洋,墨西哥银元,又叫做“墨银”。鹰洋是指1821年墨西哥独立后使用的新铸币,从1823年开始铸造,分为两种,早期和后期。早期的,是1897年以前的花边鹰洋,橄榄齿;后期的是1898年以后的直边鹰洋,直轮齿,属于新币。
袁秋华先向他普及鹰洋的这些知识,再告诉他,这枚鹰洋,看边齿,是直轮齿,是新币,看币上的年份,是1908年。估价嘛,一百以上,三百以下。跟银圆(袁大头)的市价不相上下。
他又掏出一块金绽,说是李闯王藏宝洞挖掘出的金锭。
袁秋华看都不想看。金锭,即金元宝。黄金首饰,皇家专用。汉代皇陵,只出土了金饼。明清王孙古墓只出土金耳环,金戒指。朝廷从国库调拨的军晌,都是银绽。给官员发俸禄,都是铜板。商贾流通,最大的钱,也是银角子,即碎银。金绽?古代百姓一辈子别说黄金,连白银都很少见到,使用最多的也就是铜钱而已。十五贯,就是十五枚铜钱。所谓的金元宝,金条,别逗了,有点常识,好不?你见过拿金条买菜的吗?说句得罪人的话,全是假的!没有一个真的!
他说:香港金店里的,金条,金元宝,也是假的?
袁秋华说:没验证的,我不说真假。但历史上,真没这些东西。真正金锭,金砖,什么的,都在博物馆里面躺着呢.。全国也只不过有十几个而已。民间能成筐,当土豆买卖?
他不服气:我家里传下来的,不可能假。
袁秋华说:首先吧,可能真是传下来的,但至多不超过20年,因为你家里的长辈十有八九,都是80、90年代在某个地摊上,或者假货贩子手中“捡漏”的,这些东西在当时十分吃香,为假货贩子带来了大量的利润!搞鉴定这么多年,所见收藏的“黄金”古董千千万万,但不好意思,没有一个是真金子打造的。确实,哪个假货贩子会傻到用真金子造假?
他骂人:据说,花了几百块,买层镀金。
袁秋华说:别急着骂人,教你一个方法,找个空闲的时间,去一家靠谱的金铺,或者回收黄金的地方,验一验成份。你会发现,能用实心黄铜造假,就已经很有良心了,但用其他乱七八糟的材质填充的,数不胜数。
客走,袁秋华关上门,骂骂咧咧地关上电脑,熄灯睡觉。躺下却失眠,灵感的碎步,忽隐忽现,时不时像冷水滴进油锅,“噗哧”沸腾起一圈圈油花,时不时像雷电,“轰隆”一下,在头颅里炸开,劈死不计其数的细胞。于是又起来,打开电脑,和灵感玩耍捉迷藏的游戏。煎到二点,虽然“打捞”了一堆想法的“尸骸”,但她能肯定,一些关键想法再也找不回来了。
迫不得已,袁秋华改变策略,七点早睡,到十点再起来,到六点再睡,八点再起来。这样就有了整整八个小时的一段时间,可以安安静静,安安心心地写作。
这种衣食无忧、自由状态下的工作状态,其乐趣妙不可言,却不足与外人道也。
每天时间都不够用,但生活总不缺乏意外。
蓝新颜回来,说王十月生日,请吃宵夜,他专门接她去。说实话,天气热了,白天什么都不想吃,晚上出来宵个夜,吃点烧烤撸个串,再来两瓶冰啤酒,爽歪歪。袁秋华本来不想去,还是经不住他的拖拽,上了摩托车。
经过广州大道公交站,远远看见蓝母在跳脚骂人。蓝新颜龙头一扭,要走岔路躲开。
袁秋华说:去看咋回事,耽搁不了。
蓝新颜说:她人来疯,越管越闹事,不管她自己息事。
袁秋华说:我看她没赶上车,要不你送
喜欢谢河畈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