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云柔摇了摇头,陆秉的心思已了然于胸,不觉间哑然失笑——
这个陆秉,还真是一点都没变啊。
她自小就与陆秉相识,师承一脉。这两位的武功,其实是一个师父教出来的。
若真要排资论辈起来,沐云柔还得乖乖叫陆秉一声师兄。
陆秉是永宁十一年的武举状元。
小伙子实在优秀,长得也帅,又是桓帝看着长大的,把这种稀有人才分派到边疆站岗吹风,实在是太过浪费了,于是皇帝大笔一挥,就留在锦衣卫做个镇抚使吧!
锦衣卫镇抚使,从四品官衔,听起来好像也没啥大不了——可诸位要明白,锦衣卫的最高官衔,也就是锦衣卫指挥使,也不过正三品!
直接任命一个二十一岁的毛头小子为从四品锦衣卫镇抚使,陆秉的仕途只能用扶摇直上来形容了。要换作旁人,早就被言官喷成筛子了,可直到永宁十三年,陆秉升任锦衣卫指挥使,也没人敢跳出来说半个不字。其中的原因很简单——
他实在是太优秀了。
武举和文举可不一样,如果说文举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那么武举就是千军万马走钢丝。没点真本事趁早别上场,刀剑可不长眼,文举考场上还可以混一混,要是在比武场上混,没准儿一个不小心就直接见祖宗去了。
就算挺过前头刀光剑影的几关,也别以为就大功告成了,还有最后一关在前头等着呢。这最后一关,叫作“策论”。
所谓策论,就是命题作文,考官出题目,让你写文章,内容多数和军事有关,基本要求格式正确,内容翔实,思路清晰......
这可就缺了大德了。
要知道,考武举的,一般都是武将世家出身,深受家风熏陶,自小干的就是砍人的活计,说白了,也就是个文盲或者半文盲,不识得几个字,能写把自己姓甚名谁写清楚就很不错了,就这帮人,指望他们写策论?!
这不是耍人玩儿呢?!
所以,说武举是千军万马走钢丝,绝对是一点都不夸张。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掉进了河里,上岸的也有,比如陆秉。
那陆秉优秀到什么程度呢?
人家不仅写出了策论,而且质量很高,文采斐然,还被众考官一致评为第一!
这么优秀(文武双全),又是桓帝看着长大的(有皇帝做后台),当个锦衣卫镇抚使,那还不是手到擒来?
至于两年后,陆秉升任锦衣卫指挥使,就更没人敢置喙了。
这个原因就更简单了,因为他是锦衣卫。
锦衣卫是啥?朝廷最大的情报机构,还管着诏狱。
你弹劾了他,没弹倒(后台太硬),改天人家偷偷往你家里塞几件龙袍兵器,你遭不遭得住?更要命的是,一旦下了诏狱,照样落在锦衣卫手里,那是压根儿跑不了你!到时候,半夜把你黑了,你死都不知道自个儿怎么死的!
怎么样,怕了吧?发现惹不起这孙子了吧?
而最难得的是,陆秉虽然后台强硬,做事却向来小心谨慎,兢兢业业,旁人是一点错漏都挑不出来。
所有跟陆大人打过交道的人,都会认为这是个如春风和煦般的好人;却鲜少有人明白,一个纯粹的好人,是镇不住锦衣卫的。
陆秉升任指挥使时,也不过二十三岁。他曾经的许多领导都变成了下属,这帮老前辈自然不肯服气,对这个新指挥使更是十分不满,更不可能听他号令。
对于这帮人的心思,陆秉心里一清二楚,却从来不开口,反而表现得谦虚温顺,恭恭敬敬。正当前辈们放松了警惕,以为这个毛头小子是个不错的好人时,陆秉不动声色地下了黑手。
对于这群不听话的属下,要么被调走,要么被退休,他的行动雷厉风行,很多人还没反应过来,陆秉已经完成了夺权大计。
对于这样一个几乎没有弱点的人,还有谁能扳倒他?
正因为扳不倒他,所以只能选择除掉他。
所以,锦衣卫指挥使陆秉,少聪敏,雄黠多智数,然陷于乱军之中,力战不支,卒于刀剑之下,年二十五。
......
......
......
“大小姐,你这么看着我干什么?好像我已经阵亡了似的。”陆秉又弯腰捡起那根草茎叼在嘴里,纳闷儿地望着沐云柔,“今天你是怎么了?喂,我说,你总不会是看上我了吧?怎么,终于发现我比郑……那个谁强了?”
“去你的,什么阵亡,”沐云柔瞬间回神,没好气地啐他一口,“我呸!谁会眼瞎看上你啊。快把你的鱼篓拎起来,当心螃蟹跑了!”
陆秉嘿嘿笑了起来,弯腰拎起鱼篓:“放心,早就用绳子捆成了粽子,跑不了的,我的大小姐。”
他的笑容在柔和的阳光下显得温暖灿烂极了,露出一口整齐洁白的牙齿,看着很有些傻兮兮的纯真,一点都不精明。
旁人怎么看都很难想象,这个阳光俊朗的年轻人是全国最大的特务头子。
沐云柔把他领进昭华殿,吩咐下人把螃蟹送进小厨房清蒸,正欲传膳,却想起宁悦还没到,故而作罢。
“忍冬,去把本宫埋在院里梅树下的那罐子雪水挖出烹道茶来。”
“是。”
不多时,忍冬便上了茶,随后识相地退回门外,方便他们说话。
一见忍冬走了,陆秉立刻丢了锦衣卫指挥使严肃端正的官架子,大喇喇地坐了下来,舒舒服服地伸了个懒腰,还打了个哈欠,最
喜欢病娇督主你要乖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