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为洪涛撑腰子。
洪涛与贾涎、蒋老七之间的矛盾往事,诸葛亮自然不知道,而且一路上又耽误了那么多时间,再不去书馆怕是李偃要下堂了,也就没再多想离开了。
等他来到书馆外时,只见只有一座不大不小的课室,外围围着竹篱栅,这之间的堂院算是孩子们的活动场地,相当宽广。看得出贾奢很注重教育,很多人家省出来的土地貌似都用在了学堂这里,而且与好多地方不同,课室里坐着的还有不少女童。
这时李偃正在上课,诸葛亮便站在窗边旁听,一边看。李偃讲得入迷,没丝毫注意到诸葛亮在屋檐下的窗外立着,倒是许多孩子纷纷转头看过诸葛亮这边来,然后又把头转回李偃那边去,不敢稍加多看一眼,知道是刁宇家暂住的大哥哥后便是。
最令诸葛亮意外的是顽皮竟然没注意到他,听课听得入迷,手中的笔墨也没停。虽然望去就知道顽皮的字写得不公整,甚至有些字都写错了,但这课堂上认真的态度与平时的表现反差特大……让诸葛亮不敢相信,然后只得自讽的笑笑……真是不能随随便便去看待一个孩子……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李偃右手扇着羽扇,边走边念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葛庄乎?”突然,停在了原地,呆呆的看着葛庄,心中暗道“还真来了……那我得展现一下为人师表才行。”
“哈哈哈哈哈哈~”孩子们一阵大笑,脑袋瓜子向来比较迟钝的张蛋儿张乐则与李偃一起出了丑,也跟着读道,“不亦葛庄乎?”。
本来十分入神的刁宇也让这事弄得拍桌大笑,“夫子,你错嘞,是“不亦乐乎?”啦。”,如此一来,其他人笑得更乐了,课堂一片嘈杂起来。
窗外的诸葛亮在李偃的目光转过来时用眼睛朝着他示意了一下,当作打个招呼,然后也让这句“不亦葛庄乎”引得捂腹大笑。
“咳咳,一时口误一时口误,都别笑了。”虽然李偃很是正经,却没能控制住局面,孩子们仍旧笑个不停,这可是枯燥课堂上难得的爆笑点,不笑个够怎么能行,“怎么?还不停?再不停可就要罚啦!”李偃提升了音量,扫视一遍还在笑的孩子,这才把局面控制住。
李偃在课堂上教的主要科目其实最主要只有两种:数和书,偶尔会涉及一点比较高深些的课题,加上每天李偃必让孩子们朗诵的论语和有些水分的诗经课等,就是学堂的基本课程了。整体而言,教学体系已算比较全面,只是教些简单的算数问题和字的认识、书写之类低阶的学问对于李来说偃也能够驾驭。
当然,义坞书馆的课程并不够标准化,和官府公办的书馆或某些名师大家设立的私塾之类的教学相比,差的不是半斤八两。特别是许多名师大家设立的经馆,那是专门研习经典的私学,更不是童蒙时期学得来的。所以李偃教的东西大多都是低阶的学问,只是这些对于义坞的孩子们来说却是日复一日学得津津有味的,因为他们是全天下少数能坐在舒适课室里的人……
就是李偃很多时候都只会讲儒家经典,而且真是一个故事讲不腻,听的人却腻了。还有那种老套的教学方式,呆木枯燥,着实让人听着打瞌睡。简而言之便是李偃教学上不懂得变通,又相当严厉,还不肯人否认儒家经典之说。因而许多孩子学倒是认真学,然而天天如此却是让好多孩子不免瞌睡,不过有课间活动这一乐趣多多的环节,每个孩子还是很期待来书馆的。
简单做个排列的话,刁宇他们目前处于“蒙学教育阶段”,一般是以识字识物为主的。李偃加入了儒家经典学说的课程,乃至安排在这方面的时间常常占据一次上堂的大半,业已让刁宇他们间接步入“初识经学教育阶段”了。只不过从具体课程来看,仍是蒙学教育为主,识字识物仍为基本课程。
倒是由于李偃学识有限,着实提升不到经馆的教学程度,而且坞里的孩童到了特定年龄以后,男的当兵卫坞,女的作坊干活,也没机会接着深入提升到“专研经书”的教育阶段。因此大多数时候,像刁宇张乐这样的男童,到十二三岁开始就要加入民兵队,而女童也差不多在这个年龄段要开始到作坊里帮忙。
但不论是书馆级别还是经馆级别,李偃上课时还是非常认真的,就是的确不讨孩子们多喜欢。但若是论基本职业素养,李偃有达之而无不及,至少孩子们的懂得了许多常识,也能识字能书字还能算数。
不知道是不是急切想在葛庄面前表现表现威望的一面,李偃连续向刁宇他们刁难,接连提出许多需深刻些认识经书后方能回答出的问题。但凡回答不出来的人,李偃就体罚之,当然只是罚他们站而已,然后李偃再逐一解析答案,也好彰显身为老师的威风,说什么“这次记住了吧?”。
其实他都不记得他有无教过刁宇他们这些……
李偃这点小心思诸葛亮当然看出来了,不说李偃,就是刁宇他们一看到葛庄大哥哥在窗外旁听,都争着表现。直让李偃不得不在心里吐槽,“平日倒不见你们如此积极,不过,谁都别想跟我抢风头……”
这样的李偃和刁宇他们,都是诸葛亮从未见过
喜欢汉家明月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