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还有另一个与佛结缘的开国皇帝,此人就是朱元璋。杨坚和朱元璋的不同点在于,朱元璋做和尚是因为生活不下去,杨坚寄养在佛门是为了日后飞黄腾达。
在这青灯古佛的寺院里,终日都是木鱼之声,也许你会觉得这对于一个孩童来说,似乎缺少了很多乐趣。那么请不必担心,孩童时的杨坚有一个非常要好的玩伴,这个人成了杨坚一生中的挚友,并陪伴了杨坚一生,他叫做窦荣定。
也许是因为缺少父母的温暖,幼年的杨坚,性格有些孤僻,和周围人的关系也有些疏远,窦荣定是唯一一个和杨坚志趣相投的人。而这个人的名字,以后还将多次出场。
也是在这个时期,窦荣定和杨坚,许下了报效国家,疆场的远大志向。终有一天,他二人的雄心壮志,将飞出这寺院的高墙,迎接他们的将是更为广阔的天空。
而这一天并不遥远。
就在杨坚在寺院中度过了13个年头的时候,13岁的小杨坚终于离开了寺院,离开了抚养他的尼姑智仙,步入太学读书。
太学不同于一般的学校,它自汉武帝时期设立以来,一直就是国家最高学府,如同今日之北大。
而上学读书,在今日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义务,但在古代,上学其实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往往都是官宦子弟才能读得起,普通人家的孩子,能认识几个大字就已经算得上是文化人了,更别提读书了。
而在西魏,太学更是贵族官宦子弟读书的地方,来这里读书的,不是皇室贵胄,就是将相子弟。总之一句话,在这里读书的都是“官二代”。
一群官二代子弟,聚在一起上学,在课堂上,也不认真听先生讲课,调皮捣蛋肯定少不了,先生肯定也没少吃苦头,而到了课余时间,他们干的做多的一件事,就是“拼爹”。
他们“拼爹”可和现在不一样。他们的爹,都是朝廷里一等一的人物,有的是财政部长,有的是部长,还有的是教育部部长,都是部长大员一级的,次一点的也是名门望族。今天的“拼爹”和这帮孩子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不值一提。
而这样的“拼爹”,并非是为了炫耀,也不是走捷径,更多地还是一种家族荣誉使命感。他们也想像自己的父辈一样满载荣耀,他们也想做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他们也想拜相封侯。杨坚便是其中之一。
杨坚和他的这堆小伙伴儿们,也形成了一张深厚的关系网。在这帮官二代小伙伴儿们中间,杨坚开始建立了自己的威望。很多同龄的小伙伴儿,逐渐的聚拢在杨坚的身边,甚至以杨坚为领袖,这一切都表明少年的杨坚有着非凡的人气。
同时,这一切也都给杨坚的日后的发展,建立了强大的人脉。因为当时还是南北朝时期,还没有科举,当时的官吏任免都是可以世袭的,当他们的父辈老去,他们都将纷纷步入政坛,未来的朝廷也必然是这帮官二代的天下。而人脉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无论在今日还是过去,那都是不可或缺的资源,重要性不言而喻。
其中,杨坚认识了一个叫做郑译的小伙伴儿,日后给予杨坚的帮助,无人能比。
在太学的学习生涯,转眼已是一年。这一年里,杨坚变得能文善武,在小伙伴儿们中间,也显得出类拔萃,成了这里的尖子生、三好学生。
有一天,当时的京兆尹薛善,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首都市长,突然来巡视太学的学生的学习状况。杨坚作为太学的优等生,被这位市长大人一眼看中。
京兆尹薛善非常欣赏杨坚,随即任命杨坚做了功曹,功曹就是协助市长处理行政事务的工作,类似于文秘。
这一出人意料的提拔,顿时让杨坚的小伙伴儿们都惊呆了。
看着杨坚离开校园,步入到市长的办公室,很多同学甚至都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跟着杨哥混。
但是,功曹的职务,毕竟只是市长个人任命的,并非公务,不是国家正式干部,同时,我们也能难想象一个14岁的孩子,如何去协助处理复杂的行政事务。很显然,杨坚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其实是个虚职,吃空饷而已,最多就是每天到市长办公室报个到。
就这样,毕业生杨坚顺利就业了。虽然职务是虚的、象征性的,但这毕竟是杨坚一生打的第一份工,这也是他步入仕途的第一步,日后的飞黄腾达,都是从这里开始的。
想想很多还没就业的孩子,杨坚是幸运的
神奇的府兵制
很快,杨坚在市长办公室待了没多久,可能股还没坐热,一份喜讯突然降临到杨坚的头上。
这份喜讯就是杨坚转正了,他成为了正式的国家公员。他被任命为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成纪县公。头衔有点多,也有点拗口,但不必去细究它,总之,杨坚大踏步地晋升了,正式迈入国家官员队伍。
对于这突如其来的升迁,并非是天上掉馅饼给杨坚吃,而是因为杨坚的父亲杨忠在攻打南方敌国的战争中,打了胜仗。
指挥这场战争的最高决策者叫做宇文泰。
宇文泰并不是汉人,而是个鲜卑人,他虽然不是皇帝,但却比真正的皇帝还要威风得多。因为皇帝就是他扶持立的,皇帝都得听他的话,所以,皇帝只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皇帝不过是个摆设,宇文泰才是真正的国家主席。宇文泰就相当于是曹操,当时的皇帝不过是汉献帝
喜欢隋唐风云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