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也是通过努力才过上好生活的,总不能自己做的全部都是无用功吧。
“以后会好的,毕竟这里也出了一位皇后。”
在他的心里,已经把民间的一些故事,融入到了自己的见解当中去了。
若不是因为高桂英上京找皇上了,皇上恐怕是不会派人,来这种穷的鸟不拉屎的地方进行扶持的,而且还是一位从道院出来的了不起的大人物。
找矿他认为只是一个掩人耳目的举动。
每个人都在崇祯的每一句话进行着自己的解读,然而能够说出口的很少,更多的则是自己的猜测。
而这种猜测,经常被他们自己当做的最正确的答案,从而埋藏在心底,不会对旁人说起一星半点。
或许等到老了,可以当做故事,教育自己的子女。
至于真实?
谁知道什么叫做真实?
阚玉树赞同的点了点头,随即苦恼的挠着头皮,他可是因为说错话的原因被发配到这种地方的。
若是真的找不到矿,自己的王盈,是不是要在京师孤独终老?
又或者等到自己回京的时候,两人偶遇。
一个孤身一人,另一位则是抱着一个小孩。
那样的场景,该会有多痛心。
“走了,咱们是要去米脂县,离这里还有这一段不小的距离。”
阚玉树觉得自己应该加紧步伐,不能再在路上耽搁了。
毕竟找矿,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陆鸿轩是很佩服道院的人的,一路上几乎很少问路,就凭着一张看不懂的地图,兜兜转转的就寻到了绥德。
比他所知道的一些斥候都要厉害。
**
《竹书纪年》载:“帝乙十七祀,西伯伐翟。”即指周文王与翟人作战。本境在翟国范围内。周初翟人很强盛,周人被挤到岐山一带。周强大以后,翟人活动范围向北缩小。
春秋时期,境内由白翟占据。前635年,晋文公重耳以“尊王攘夷”名义率军过黄河攻打戎翟,占据圁水(无定河)、洛水之间大片土地,翟人降晋,本土归于晋国。战国时期,韩、赵、魏三分晋后,本土归赵国,后由魏国统辖,建上郡。
周显王三十九年(前330),秦国军队在雕阴(今富县、甘泉间)打败魏军,两年后魏襄王将上郡15个城(含本地)割让秦国。周赧王十八年(前297),赵惠文王向西扩大地盘,从秦手中夺回肤施等,本地又归赵国。周赧王四十五年(前270),秦昭王反击赵,再夺上郡失地,本土归秦上郡。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秦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设36郡。本境在上郡肤施县内。秦二世三年(前207),楚霸王项羽率军打入咸阳灭秦,将上郡改为翟国,立秦朝降将董翳为翟王。
一直到元朝,全国设行省、路、府、州、县。米脂县属于陕西行省延安路绥德州。至元四年(1267),定戎县并入米脂。
明代,米脂县隶于陕西布政司延安府绥德州。
简直就是一个典型的千年古县。
无论是历史,还是人文,都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
然而,随着近年来天灾的加剧,当地早就成了一副衰败的模样。
花费了五天时间,在五月下旬的时候,阚玉树一伙人才走到了目的地。
“这里的土地原本应该是森林茂密,草原宽广,现在差点就是童山秃秃,植被稀疏了。”
阚玉树抓
(本章未完,请翻页)
了一把土,在手中揉了揉。
对于地质的勘探,他有着近乎于本能的嗅觉,只要看看当地的土壤,就能够分辨出,在很多年前,这里曾经的大概模样。
陆鸿轩左右瞧了瞧,稀疏的树木,远处的村庄更是看不到屋顶上有炊烟升起。
就连一路走来,遇到的行人,都没有几位。
大多数都是见了他们远远的避开,几年前这里闹反贼的事情,可是深入人心,谁知道遇到的都是些什么人。
毕竟现在老百姓的生活是很艰难,可也而不是过不下去。
“你怎么看出来的?”
好奇的陆鸿轩也抓了一把土,在手心中仔细的看了起来。
瞧瞧自己,在看看阚玉树的,两者的土壤并没有什么不同。
“这里应该是缺水导致,土壤是不错,就是已经留不住肥力了。”
水土流失这种专业性的东西,崇祯并没有随便的让人记载在书本上,那都是要经过长年的认知,才能够形成的一种新的看法。
毕竟这个时代的百姓,烧柴做饭,可都是要砍伐树木的。
就连烧山开田,也都被认为天经地义的事情,要是弄个水土流失,需要大量的种植树木,若没有一个稳定的国家扶持项目。
当地的百姓,可是真的会吃土的。
“缺水我知道,天灾年,咱们走了一路,也就这个地方最严重,就是缺少肥力可就不懂了。”
“不懂就对了,不过缺少肥力还是能够解决的,就是需要的时间太久了一点。”
阚玉树没有说出解决办法。
就是他自己也觉得异想天开,说出来只是徒增烦恼,还会被旁人调笑。
“什么叫不懂就对了,分明是你自己都说不清楚。”
陆鸿轩不忿的嘀咕了一句,在到了米脂县这个地方,他受到的,来自文化人的打击,比他一路上嘲讽阚玉树的尖酸刻薄的话都多。
喜欢崇祯大明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