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饱了,娘俩骑自行车回宿舍,一路上两个人还在盘算着。这房子有点大,落户人口太少,不太踏实,到时把许明镜的户口也一起迁过来好了。
说话间,到了学校,今晚宿舍还没人来。
这年头也没办法打电话报平安,王小丫同学拿出纸笔给老爸写信,说了下今天的报名情况,当然重点是汇报今天购置二套房的好消息。
许悠然同志是没多少话要说,这老夫老妻的,又才分开大半天,说啥。
不过她老人家为了适应这时候的潮流,还是另外拿了一张信纸草草写了几句话,主要是说自己把闺女照顾的不错,也叮嘱老王好好照顾小飞。
好吧,就算是老妈照顾自己吧,小丫把两张信纸放进一个信封,贴好邮票,明早出门顺便寄出去。
而远在王家庄的王成同志,还不知道自己家又在省城发了一笔横财。他老人家还是一如既往的奋斗在希望的田野上,兢兢业业为老乡谋幸福。
而且今天母女俩刚走,人家县长杨晓剑一行人就下乡考察来了,王成还不得承担起陪同领导考察的接待任务。
杨县长是带着自己的秘书,还带了另外俩公社书记一起下来。
四个人坐单位的吉普车先到了青云公社。
杨县长到了单位门口,吴青峰才知道,赶紧跑出办公室迎接。
“杨县长,你这没说来就来了,我这都没准备准备。”
“我早就想下来了,一直没空,你也不用准备啥,我们就随便走走看看。你猜猜我们今天想看啥?”
杨晓剑原来在部队就是吴青峰上级领导,俩人算是老熟人了,所以说话比较随意。
“你都带了其他公社干部来了,应该是看了我们那篇报道,想去王家庄瞅瞅吧。”
那俩公社干部听着有些不好意思了,他们真不知道报道王家庄这事,今天俩人是饿着肚子去县里头要救济粮的。
今年又是涝灾又是旱灾,可以说除了王家庄和廖家村,其他公社今年这晚稻,虽然不像上半年颗粒无收,但也减产了三分之二。
你想想,原本这时候水稻产量就不高,只有五六百斤,这一减产,亩产就不到两百斤了。
那些饿肚子的群众,好不容易熬到收割,看到打出来的稻子风车一吹,居然空壳占了一大半,好些农民看着这种景象,马上撑不住了,当场中暑晕倒在打谷场上了。
俩公社干部一着急上火就跑县城找县长诉苦了。
杨县长当然知道这情况,他最近也没少下乡。自己也是忧心忡忡,好多天没睡好觉了。
天不下雨,干旱来临,水库池塘也干了,水井也要见底了,九龙江都快成小河了,这时候也没人工降雨技术,谁也无能无力啊。
不过,昨天早上杨县长看到杨大明发的这篇报道,王家庄亩产一千三百公斤,还玉米实现全面大丰收。
居然有亩产一千三百公斤?可不得了。而且人家还种了玉米?
啧啧,这玉米可是好东西,也是粗粮啊。
杨县长一下子想起来了,最近总吃到新鲜玉米,还很好吃的,他就奇怪了,南方咋有这东西。
但是自己媳妇说就在供销社买的,还是本地种的,他本来也想抽空去问问是哪里种的,这不是被旱灾给压的,都没空去了。
现在看了这报道,基本可以肯定,这玉米就是王家庄卖给供销社的了。
杨县长本来今天就准备要下来看看的,那正好,带上这两位公社干部一起来参观学习了。
杨县长听着这俩书记肚子一个劲的咕咕叫,来的时候还特意回家拿了两根煮好的玉米,想让他们尝尝味道,再结合起来现场教育一下。
然后走到门口了,又犹豫了,家里也就剩这两根玉米了,听说供销社也卖完了。还是放回去一根吧,那一根用刀一切,一个人吃半根就好了。
那俩公社书记是吃着玉米,看着报纸读着报道,坐在车上还是半信半疑,而且很不服气。
“杨县长,真有亩产这么高的?我是没听过,不是浮夸风吧。”
“就是,这玉米这么好吃,哪是我们南方能种的,以前听都没听过。”
杨晓剑是很信任吴青峰,不过亩产那么高,他也心里头有些打鼓。
经刚刚俩公社干部一提醒,杨县长又清醒了点,要真是有浮夸风倾向,那就不能再报道了,得赶快把这事压下去。
玉米他是相信了,这时候北方的玉米能运到南方来,还这么新鲜,这是不可能的。
“亩产咋样过去看看就知道了,可不准随便提浮夸风这个词。
这玉米嘛,你们觉得会是北方运过来的吗?我们家买回来的时候那壳还带着露水呢。”
杨晓剑很严肃的跟俩书记说道。
“行,以后不提了。听县长这么说,那准是咱本地产的玉米。”
有玉米垫垫肚子,而且还这么好吃,俩人是舒服多了。
听着县长训话,俩人也不敢再对王家庄有太多质疑。
看吴青峰谈到王家庄那神采飞扬的样子,杨县长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
“你算是猜对一半了,我还想下去顺便见见王家庄那三位大学生。”
“我这就带你们下乡,不过大学生你们今天是见不着了,这会儿人家都上火车了。今早咱公社特意派拖拉机送他们上县城,师傅把人送上火车才回来呢。”
吴青峰说起来这事来,那表情,真是让那两位公社干部心里头酸都酸死了,咋啥好事
喜欢穿回七零,全家靠手机暴富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